浅谈审计监督全覆盖的实现路径
总结近年来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的实践,我们不难体会到,“走马观花”式的审计不行,只讲速度,追求数量,审计质量不高,效果不好;“亦步亦趋”式的审计也不行,单项成本高,审计数量少,难以达到审计全覆盖的目标。要有效解决审计全覆盖带来的审计能力和责任的矛盾,重在讲究审计方式方法,正确选择审计路径,提高审计效率,做到事半功倍。
一、加强培训,建设能征善战的审计队伍。“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审计人员特别是审计人才是审计事业发展的关键。过去,审计人员只要懂得财会专业知识,了解审计操作技能,就能独立上岗从事审计工作。如今在审计全覆盖的要求下,一是审计人员要有更多的宏观视野,站在全局政策的层面去判断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二是要有更广的专业知识,不仅要有财会知识,还要有计算机、投资、环保、林业、土地等管理专业知识,以适应各项审计工作需要;三是审计操作能力要做到“快、准、狠”,遇到项目能快速进入角色,翻开资料能准确抓住问题,审计结果能切中问题要害。审计人员的这些知识和能力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从社会上招不来,在实践上学不全,必须立足现有的审计人力资源,加强审计培训,培养一批“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审计干部队伍,这是实施审计全覆盖的基础。
二、摸底分类,建立被审计单位数据库。俗话说“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如果审计对象都不知底,不可能搞得好审计全覆盖。审计机关要建立被审计单位数据库,按财政预算管理级次、国有资产监管关系、组织人事管理、投资项目资金来源进行分类管理,在此基础上制定审计全覆盖规划和年度项目计划,实行审计对象或项目年度销号,保障审计全覆盖的有效实施。长期以来,国家审计机关对于审计工作实行的是年度审计项目计划管理方式。地方各级审计机关根据上级审计机关计划安排,本级党委、政府、人大的要求,结合审计工作的实际,制定本地审计项目年度计划,报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准后,由本级及下级审计机关具体组织实施。也就是说,每年审计机关审什么?审哪些?审多少?主要取决于计划的安排,这种计划管理考虑上级机关的要求多,结合审计监督的需要少;考虑重点资金、重点项目的多,讲全面、扫盲区的少。实行审计全覆盖后,审计年度项目计划在充分考虑上列因素的同时,要把销号作为一项重要因素,列入计划,全面组织实施。
三、划分责任,明确职能部门的责任范围。划分职能部门的职权范围,是审计部门的传统分工。但是由于近几年统筹审计工作,谈化了职能分工,在基层审计机关出现了责任不明,界线不清的问题,有的科室常年无固定审计对象,成了“派出科”、“打工科”,有的科室审计对象繁多,自己无力审,又不想别的科室审,造成大片的审计盲区。实行审计全覆盖就要分工明确、责任清晰,把履职责任落实到科室、落实到个人,谁出了问题谁负责。把审计全覆盖的责任压实压紧,倒逼审计人员增强履责自觉性。
四、统筹协调,充分利用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力量。审计全覆盖最大的难点就是审计的力量与审计的职责范围不相适应,如果仅靠审计自身的力量,很难完成审计全覆盖的任务,必须借助于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的力量。一是将内部审计工作纳入年度审计工作计划,由国家审计机关统一制定审计工作方案,规定审计的对象、内容、时限和要求;二是实行内部审计结果必报制度,对于内部审计的项目结果,必须按时报国家审计机关,审计机关各相关科室要认真审核,并建立备案登记制度,对应审计的对象进行核销清零;三是对于重大的审计项目、政府临时交办的审计项目、专业性较强的审计项目,经局主要领导同意,可以使用采取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聘请社会审计参与。
五、改进方法,大力推行大数据审计。实施审计全覆盖,没有工作效率不行。一个科室一年只审计四到五个项目,很难达到全覆盖的目标。建立大数据库,是提升审计效率最有效的途径。一是可以减少审计工作量。如建立财政数据库可以减少业务科室对财政拨款及预算、决算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工作;二是减少重复工作。如建立被审计单位数据库,审计就可以利用原来审计的成果,可以减少对往来账款的追朔和审核,甚至审计取证、判断问题、审计报告都可以利用;三是可提高审计工作的判断能力。如建立社保资金数据库,可以直接将审计年度的数据与以前年度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寻求不同点和相同点。对于相同的地方,就以原来确定的问题为问题,不必再花力量。对于不同的地方就进行详细审核,寻找新的突破点;四是可以实现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的对接,扩大审计成果。如建立土地资源数据,将土地储备、变更、出让等业务数据与财务数量进行有效对接,审计的问题就会更深、更具体;五是可以利用数据库的平台,更于审计及时掌握情况,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向市民答疑解惑。如建设投资项目数据库、融资平台数据库等等。总之,数据库的建设是磨刀与砍柴的关系,是审计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审计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把握大势,抓紧抓好。
六、因地制宜,采取灵活多种的审计方式。“全面审计、突出重点”是一个工作的两个方面,既相互矛盾,又相互统一,如何处理好这两个方面的关系,就要学会“弹钢琴”,有张有弛,相得益彰。具体而言,一是采取“一拖N”审计。也就是说对于会计核算相对集中的单位,实行一个审计方案,一个审计通知进点,对多个单位进行审计,根据审计的结果,形成多个审计报告和决定,这样能大大地节约审计资源。二是“混合型”审计。对于同一个审计单位,尽量根据审计工作计划安排,将经济责任审计、部门预算审计、工程建设项目审计、专项资金审计融为一体,这样在一个审计方案、一个审计通知、一道审计程序情况下,产生多个审计结果。三是“以上带下”审计。也就是说,在对一级单位进行审计的同时,尽量覆盖对所属的二级、三级单位,达到一次审计覆盖一片的效果。四是“简易程序”审计。大家知道,审计的程序很复杂,如果对很小单位也采取正常的审计程序,这对审计来讲是一种浪费,但又不能不审,怎么办?只有采取简化审计程序的方式进行。当然审计“简易程序”目前还没有法律依据,但可以通过政府临时交办等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
七、注重策略,保障审计工作的全面性。审计全覆盖不仅要求审计对象全覆盖,而且要求审计内容全覆盖。审计内容不全面同样会给审计带来风险,有的事项未审到,不能说明其原委,不能满足政府、社会对审计结果的要求。有的问题没有查到,导致大案要案的发生。这些给我们带来的是责任追究和行政诉讼,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和重视。审计内容全覆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审计的事项要全面,无论是否有问题都要有记录;二是问题的各个环节要全面,每个问题都要从决策、执行、财务处理的各个环节查清楚,事实要清、原因要明、结果要实、责任要准;三是审计报告要全面。自国家审计机关成立以来,我们出具的审计报告向来是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是对就对,是错就错,从不含糊。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追责问责的实施、法制建设的规范化,审计所面临的审计事项不再是说得清楚就说,说不清楚就不说,想说的就说,不想说就不说简单局面。如:有些事情没有形成最后结果,但有可能产生问题的;有的看似有问题,但又一时无法取得证据证实的;有的审计查证是问题,但又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予以支持的;有的审计认定的问题,但又不是被审计单位责任产生的。对于类似的问题,过去审计可以一放了事,但今天不能放,因为国家审计机关对有关事项有教育、警示责任,有向有关部门报告的义务,如果这些是似而非的事情一旦给国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审计将被追究连带责任。对这样的情况审计必须发表保留意见说明,或在审计建议中专项提示。例如在建项目审计中,发现监理部门提供的工程进度不实问题,由于工程未进入最后决算,该问题有可能被工程建设方忽视而给国家造成损失,有可能在工程决算中加以了纠正,因而对此问题,审计不能作为专项问题反映,但在审计报告中要作专项说明,以提请工程管理方注意。(雷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