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金库”的审计方式

16.10.2017  16:27
  随着审计监督的不断深入,多数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行为日趋完善合理,账目处理更加规范,财务违纪问题明显减少,这是可喜的一个主流。但也有许多单位为了部门不合法利益,甘冒风险,采取不同形式隐匿违纪问题,从而使一般的违纪问题向多样化、复杂化、隐蔽化发展。特别是在行政事业单位统一纳入核算中心核算、违纪问题受到了核算中心的监督后,账外账或小金库有增无减。这些账外账或小金库,表现形式更具神秘色彩,手段多样,让人防不胜防。不经过认真研究和采取切实有效的审计方法,很难揭露。如何揭露这些深层次的违纪问题,成为当前审计部门亟待解决的棘手问题。下面结合审计实践中发现的小金库和账外账的主要表现形式,对小金库的审计问题作以浅析。

   一、收入对比法
  收入对比法主要是发现通过采取收入不入账的方式,私设小金库和账外账问题。我们审计的各个部门、单位,除特殊情况外,收入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遵循这一规律,采取向前追溯三年的方法,看各项收入的变化幅度是否符合正态分布规律。对收入增加或减少变化不正常的,通过查其原因,可从中发现有否隐瞒收入设小金库和账外账问题。
  二、支出排除法
  支出排除法主要排除正常的支出项目和金额,对不正常的费用重点审计,从中发现虚列支出私设小金库或挂往来形成账内小金库问题。被审计单位的人员经费支出基本固定,公用经费各单位间虽有不同,但每个单位都有其内在规律。通过认真分析支出结构、简单绘制支出曲线、再对照多年支出曲线的基础上,总结各项支出规律,剔除不正常的支出基数和物价指数上升因素的影响,发现有悖常理的不正常支出项目,采取详查法,可以从中发现不合理支出、虚假支出、虚列支出问题。
  三、走访调查法
  在被审计单位账目上无法取得的证据,开展审计调查已成为取证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有的放矢的审计调查,不但能提高工作效率,而且通常会有意想不到的突破。审计实践中发现,凡是乱摊派、乱罚款、乱收费、超标准收费和不服务就收取经营服务性收费及不使用正规票据收费的单位,明知这些资金放到账内会受到审计部门的监督而行不通,基本都报着侥幸心理把它放在账外。同时由于收不合理,在支出上也往往隐藏着严重的违纪问题。对此可结合被审计单位的具体特点,有重点地到群众中去走访、调查,到收费对象或可能出现的收费对象中去,到服务对象当中去,到行政或业务职权管辖的范围当中去,摸清各类收费情况。
  四、固定资产详查法
  处置固定资产资金收入不入账的现象现阶段还比较普遍,其原因主要是固定资产使用时间较长,特别是固定资产账记载不及时、不全面,往往现任领导说不清上任的情况,就是本任领导如果任职时间较长也很难说清楚。许多单位,特别是行政事业单位,经常在固定资产购进和转售环节中资金出现体外循环、私设小金库甚至造成资金流失问题。审计的重点要放在固定资产进进出出领导一手操办、没有经手人,甚至单位财会人员都很难说清资金来源和去向的单位和实行报账制管理的下属机构。其方法就是采取详查法,一件一件固定资产对号,一个阶段一个阶段跟踪。对有账无物的,看是否有残值体外存放或固定资产丢失问题。对有物无账的,注意是否掩盖着由于来源不正常不入账、反复购入售出不入账、资金差额不入账的问题。
  五、账簿、账户清理法
  有些单位多头设置账簿或账户,这对于有特殊要求的资金,符合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是可行的。但有些单位的财会部门却把应当在同一个账簿核算的资金人为地设置多个账簿或账户,还有的单位干脆在财会部门外的其他股室另行设置账簿,审计人员在对其审计时,只提供一个基本账簿,将其他账簿隐瞒起来。对这些账簿不作清理和甄别,很容易形成账外账和小金库。清理账户就是检查设置一账多户的单位,各账户之间有否多次转移资金或者通过本单位一个账户将资金转移到外单位(挂往来)后再转回本单位另一个账户(挂往来)的方法,达到转移资金的目的的问题;清理账簿就是看那些一账多设或者在所属科室另行设置账簿的单位,是否存在设置账外账或小金库的可能。对于那些没有财政部门的账簿启用章或虽然有财政部门的账簿启用章,但财会报表中不作体现,其资金收支不合规,且在审计期间未向审计人员提供的账簿,多具有小金库或账外账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