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速慢、泥沙多、易结冰?院士回应南水北调三大质疑

28.12.2014  12:25

    经过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一千多公里的输水,12月27日,丹江水正式抵达北京、天津两个城市,以缓解京津缺水难题。南水北调正式通水后,每年将给北京供水10.5亿立方米,相当于100个西湖的容量。其中5到6亿立方米的江水将通过自来水厂直接进入北京市民家中。而丹江水入津后,将逐步替代天津饮用了31年的滦河水,各大水厂将采用丹江水和滦河水的双水源切换方式,供居民使用。

    南水北调:京津今迎丹江水

    然而,近日一篇题为《南水北调通水即失败》的文章却因在网上疯传,让不少人开始对这项经过50年研究论证和12年建设的工程表示担忧。为此,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科院水资源所名誉所长王浩,对网文中提及的“流速过慢”“泥沙沉积”“半道结冰”等三大质疑作出解答。

    【质疑1】 水速太慢,调水目标难实现?

    网文称,根据本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当天电视新闻中“大黄鸭”的漂流速度,推算出“通水时的平均水流速度为每秒0.1米,输水量为每秒22.4立方米”。由此文章推断,南水北调真实水流量远远达不到设计指标,工程设计的“每年平均输水量”95亿立方米无法完成,并得出结论——“水流非常缓慢,证实工程完全失败了”。

    【回应】“不科学、不准确

    王浩表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输水基本上是自流输水,主要依靠重力。中线干渠渠首陶岔到输水终点北京团城湖之前落差约为100米。“根据我们的计算,输水正常流速应是每秒1米到1.5米。

    王浩认为,根据“大黄鸭”运动轨迹推算流速“不可靠”,因为不管水流流速多少,任何一个渠道断面的流速分布都是一个“子弹头”的抛物线状,水面和水底的流速会慢一点,而渠道中心流速最快,“不能仅根据水面轨迹来推算流速,而要精确的水利计算”,否则就是“以偏概全”。

    此外,95亿立方米是“多年平均调水量”,并不是每年必须调水95亿立方米。在最丰水年,中线工程可调水120多亿立方米;而在枯水年份,须优先保证汉江中下游用水,调水量会根据来水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