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再造让政府服务更“智慧”

25.06.2015  11:33

“互联网+”颠覆了什么⑩
流程再造让政府服务更“智慧

      ■阅读提示
      今年的IT领袖峰会上,百度首席科学家吴恩达展示了一张照片,照片中有三个不同的杯子,他说:“依靠人工智能,我的团队已经能在几秒内识别出照片上是几个不同的杯子。”听到这个,现场几乎所有的人都笑了:“这算什么人工智能,难道识别杯子很难吗?
      的确,对于计算机而言,识别图像是其软肋。6月13日召开的2015中国互联网+创新大会·河北峰会上,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吕廷杰通过分享这个故事来告诉与会者,“智慧”不同于“智能”。
      他解释道:“‘智能’这个词在计算机科学中对应的是计算机进行逻辑键盘分析的数据,而‘智慧’则是非结构化数据,如图像、声音等,这些让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的,对于计算机而言,接受起来却很困难。”
      从这种解读中延伸思考下去,人们赫然发现,当前“互联网+政务”系统运转所存在的问题,有点类似识别图像困难的计算机,当前需要在“智慧”上下功夫。
      业界认为,互联网与政务的结合,对政务系统的结构和程序重构提出要求,这也是让政务系统变得更加“智慧”的必由之路。
      拿数据说话,改变政务决策方式
      截至今年6月底,单独二孩政策实施近一年半的时间,最初曾经存在的那些“政策放开后会否引发生育高峰”的疑问,已经在现实面前消逝了。事实证明,这项决策是科学的。
      但可能很少有人知晓,赖以支撑这项决策的一项大数据——国家卫计委宣传司司长毛群安曾对外表示,单独二孩政策调整往前追溯,相关的机构和部门做了为期十年的研究,对于人口政策采取什么样的调整都进行了数据的模拟。
      毛群安所说的数据模拟正是使用国家人口管理与决策信息系统(PADIS系统)完成的。这是目前大数据应用于政府决策的成功案例。
      当“互联网+”迅猛崛起,数据作为一种资源,开始被人们重新认识。而政府则是各类组织中最大的数据源和信息源,政府治理每时每刻都在产生源源不断的大量数据,这些权威的数据能不能被盘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自身的变革。
      有专家指出,大数据本质上是“一场管理革命”,大数据时代的决策不能再凭经验,而是要“拿数据说话”。因此,大数据应用正在改变着政府的管理模式、决策方式和组织形式。
      事实上,目前的政务系统并非不重视关于数据和“量化”手段的使用,但往往使用“多数”、“大多数”、“少数”、“极个别”等词汇来表达对某些事件、某类现象的认识和评价,当这些词汇反复出现,久而久之,也令人产生了质疑——这样模糊的表达背后,究竟有没有科学的依据来作为支撑。
      专家指出,如果把大数据作为决策的依据和支撑,类似这样的质疑恐怕就不会产生了。相应也会少一些“拍脑袋”决策。
      6月17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指出,运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是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有效手段。专家表示,大数据在政府决策等方面将进一步发挥重要作用。
      一位常和大数据打交道的金融部门负责人就此解读:“大数据实际上不是简单理解的数据量和规模大,它是一种方法,是数据的集成、处理、清洗和功能的开发,所以才变得有价值。
      从全球角度来看,2009年5月,美国率先建立了政府数据开放网站,旨在实现公众对联邦政府各机构形成的高价值、机器可读数据集的便捷存取,进而鼓励社会各界在海量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性应用。
      此外,法国、加拿大、印度、巴西等发达和发展中国家,以及欧盟等国际组织均已加入到开放数据运动中,通过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对数据的开发利用,进一步激发了社会的创新潜力。
      让大数据在政府决策过程中真正发挥作用,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探索中难免发生波折。但政务公开,在中国,已经成为国家正在大力推进的一项重大改革事项。
      利用大数据提升政府科学决策水平,已经逐渐成为从中央到地方的共识。我省有关人士建议,利用大数据处理,对医疗、“三公”经费、食品药品安全等改革焦点问题提供重要数据基础和决策支撑,并最终形成用数据分析、用数据决策、用数据创新的治理思维和文化,实现“数据治省”。
      建设政务“”,提升政府办事效率
      当社会各界更多地从服务和便民角度去解读“互联网+政务”时,业内专家则注意到了“互联网+”对于政府自身管理运行所具备的优化意义。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汪玉凯教授认为,现代化政府是基于信息网络技术支撑的政府体系,“互联网+”首先要打造整体政府、开放政府、协同政府、智慧政府。
      在专业人士看来,当前出现许多不正常的现象,恰恰显示出了政务系统在以上方面存在缺陷:“本来一两个月就能办完的手续,经常需要半年甚至一年”;有些办事机构让群众提供材料证明“你妈是你妈”、“你爸是你爸”、“你女儿是你女儿”……这样的问题不仅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也成为了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关注的话题。
      国家部委有关负责人分析认为,出现以上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公民户籍、教育、就业、生育、医疗、婚姻等一些基本信息处于分散、割据的碎片化状态,不能实现部门间、地区间互通共享或共享程度不高。此外,一些基层部门和单位也存在懒政、推卸责任甚至设租寻租的问题,需要加以整改。
      6月17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指出,要用政务“”提升政府服务和监管效率,造福广大群众。这是国务院常务会上首次提到政务“”。公开资料显示,政务“”实际是利用云计算技术对政府管理和服务职能进行精简、优化、整合,实现信息共享。
      在此之前,国内各地方政府已经纷纷启动政务“”建设,国内网络巨头阿里巴巴、腾讯也先后在此领域布局。截至今年5月份的数据显示,阿里云已经和国内16个省份签约,其中已在5个省份实现落地。
      阿里云数据中国事业部总经理潘立维接受有关采访时介绍,阿里云为地方政府搭建起一套“”平台,地方政府的各个部门需要将相关软件、数据逐步迁移至该平台,汇集成一个数据池,进而进行筛选、分析和挖掘,最终实现大数据开放,形成应用而服务于民。
      潘立维表示,阿里云从底层上打破了之前各委办局厅IT系统相互独立的状态,将这些数据汇集到一起,以便各部门相互调用。对于普通公民来说,未来到政府部门办理相关事项,亦可能无需逐个部门去开具证明,只需要在一个部门即可完成所有信息的核对。
      而汪玉凯则表示,推进“互联网+政务”的实现路径,首先要变革体制和机制,消除制约政务信息化的体制和机制障碍。他设想,要探索政府的组织结构,如何结合“互联网+政务”并使之更能够发挥信息化本身的作用。
      借助互联网手段,调动群众广泛参与
      中央纪委监察部6月18日在官方网站手机客户端上开通了“反‘四风’一键通”举报窗口。
      “随手拍”对于广大的中国网民来讲,已经不是新鲜事儿了。此前,“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随手拍监督公车私用”等活动已经在网络上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网民参与的高潮。同过去大多为民间行为的“随手拍”不同,中央纪委监察部此举,将一项民间创造正式纳入了“执纪”手段之列。
      在河北,今年“五一”前夕,衡水市纪委监察局也曾尝试在全市开展“‘四风’现象随手拍”活动,通过在线实时受理举报,将“四风”问题置于社会各界的监督之下。据介绍,“五一”期间他们收到“四风”问题举报13件,查实2件,对责任人进行了严肃问责。
      专家认为,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需要依靠群众。
      长期以来,政务部门大都存在着类似“人手不够”、“警力不足”的现象,也因此造成了对于某些违法违规事件监管不到位,导致一些领域出现了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现象。
      在专家看来,作为政务部门的执纪、执法如果依靠更智慧的方法,可以形成执纪、执法的威慑力。“互联网+”背景之下,发动群众监督违法违纪现象,建立对违法违纪现象举报的畅通渠道,就是不错的选项。这种举措完全可以进一步扩展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食品药品安全、交通、环保等领域发生的违法违规行为。
      同样的议题,也进入了国家层面。6月17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要在环保、食品药品安全等重点领域引入大数据监管,主动查究违法违规行为。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未来要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在我看来,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首先需要政府治理现代化,而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汪玉凯认为,“互联网+政务”将改变政府存在的形态,将为政府治理现代化提供强大支撑,是政府治理的历史性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