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面孔中国心:李忆祖行走新疆 故事如书

11.02.2015  16:44

    新华网记者 吴丽娜

    初次见到李忆祖,这位77岁的老人白发微卷、精神矍铄。屋外风雪飘摇,他站在门口等候,为我们这些年轻人拉开门,一派谦谦君子风度。他高鼻梁、深眼窝,一张西方的面孔,带着笑容,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亲切有礼。仅仅是这些初见印象,就足以让人对他充满好奇与敬重。

李忆祖接受采访,神采奕奕

    外国血统,却有一颗中国心

    这个“洋面孔”的老人,是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人。他的身份证上写着“汉族”。

    1938年,李忆祖在天津刚出生,就与生身父母失去了联系。一对中国夫妇收养了他,视如己出。在中国父母的爱护下,李忆祖幸运地在那个年代就接受了良好的 教育 。他在北京上了小学、中学,1961年从北京地质学院地质测量与找矿专业毕业。

    毕业后,李忆祖被分配在北京的单位。他两次打报告,希望到当时比较落后的新疆工作。“70多个人报名,母亲一开始不愿我来。但年轻人想报效祖国,她还是支持的。”李忆祖说,50年代后期,他先后在北京房山、周口,湖南韶山、怀化,大连,福建等地区实习实践过,“去了这么多地方,西北未去,也想去。

    边疆工作设期5年。没想到,“边疆干上5年,回不去了。”李忆祖爱上了大美新疆。

    上世纪80年代初,李忆祖曾当过一段时间的中学校长,后被调到乌鲁木齐市教育局工作。

    1998年退休后,李忆祖闲不住,从事起“关心下一代”工作,到各处义务讲学。

    年逾古稀的李忆祖很在意自己的中国身份。每逢有人称他“老外”,他都会耐心解释,“我不是老外,我是外裔中国人。”有趣的是,养父母家的孩子后来都移居美国,只有他,一直留在国内。李忆祖觉得,人应当有感恩之心,养父母将自己抚养成人,自己的家就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