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洁:“春运囤票”并非“提前开售”的错

24.12.2014  05:00

    自从铁路总公司11月份公布60天预售期后,空气开始弥漫浓浓的焦虑。这个本应在春节前两三周发作的群体病,今年发病期明显提前。已经屯了21张票的 季先生说:“去年过年早,而且预售期短,可以临近过年才买票,不耽误工作;今年过年晚,可买票却大大提前,每天有这档子事儿,很影响年底的工作状态。” (《新京报》12月21日)

    春运抢票年年有,今年来得格外早。离春节还有接近两个月,居然已有乘客囤积了20多张回家车票,被戏谑为“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还真不夸张。而如此紧张的春运车票竟然可以被囤积,原来只有“黄牛”才能干成的事儿,普通乘客居然也能做到了。尽管这一案例可能有些极端,未必十分普遍,但在相当数量热门而运力紧张的春运线路上,类似的做法恐怕也绝非个例。那么,火车票提前开售,何以竟引发了囤票潮,买到一张理想的火车票,为何难度并未降低,倒是愈发令人纠结。

    按说,春运火车票开售时间的提前,其实应当更有利于人们游刃有余的安排行程才对,相比行程临近才集中售票所引发的忙乱与无措,甚至连铁路订票系统都不堪重负,屡屡瘫痪。放票时间大幅提前,不仅有着分流购票高峰的良好设想,对于公众而言,也意味着将享有更从容的选票权利和购票机会。

    不过,丰满的理想,常常会撞上骨感的现实。火车票提前60日开售,这一由铁总精心奉上的春运大礼,未曾想却并不受待见。更加始料未及的是,原本指望分流购票高峰的售票日提前,最终的结果却不过是抢票高峰的提前到来,不仅如此,火车票的确是提前60天开售了,但人们春运期间的假日与行程安排,却仍然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既然“计划赶不上变化”,出于稳妥起见,多抢些春运期间的车票囤着,等到行程最终确定,再将多余的票退掉,也就不失为规则之内的理性选择。

    乍一看来,春运囤票现象,似乎是火车票提前开售惹的祸,因为人们的行程无法预知,却又不能错过被大大提前购票时机,也的确是囤票现象的直接诱因。不过,假如就此认为火车票提前开售完全是个馊主意,也未免辜负铁总的一片好心。事实上,让公众能够更早的安排行程,可以更早的做出选择,本是一种权利的归位。既然飞机票提前一年订都没惹出什么囤票闹剧,欧洲铁路如果提前很长时间订票,甚至还有相当幅度的优惠。可见,春运囤票现象,与其说是火车票提前开售的错,毋宁说根本还是缘于春运期间火车票太过紧张,人们的出行选择相当有限。既然蛋糕还是那块蛋糕,僧多粥少的局面丝毫未变,仅仅是提前切分,当然并未从根本上解决供需矛盾。不仅如此,本就紧俏的春运车票,却因为提前订票的不确定因素而遭遇囤票,反过来加剧春运车票的紧张,倒是大概率事件。

    可见,为抢2张理想票而囤积21张回家车票,板子当然不能打在回家心切的乘客屁股上,本质上也非火车票提前开售的错。但完善的订票系统,其实应当有效避免囤票行为,并确保车票资源最有效最公平的释放流通。不难设想,假如购票人对自身的决策无需承担任何成本,其结果必然是对随意性决策的鼓励。从这个意义上说,对于铁总而言,仅仅是提前开售火车票,的确还难以成为春运大礼,假如能完善自身售票体系,以确保车票的有效流通,避免人为囤积行为,并根据提前售票数据分析预测客流,及时增加紧俏线路的运力,这样的火车票提前开售,或许才更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