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河湾首个洞穴遗址露真容

27.01.2016  10:55

 

河北省东方人类探源工程昨日披露新发现

泥河湾首个洞穴遗址露真容

稿件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周家山岩厦遗址。

□本报记者 黄蓥

泥河湾遗址群位于张家口阳原县,以其约200万年的人类历史、世界罕见的160多处旧石器遗址、连绵不断的历史文化和举世公认的第四纪标准地层闻名于世,是目前唯一能与东非奥杜维峡谷媲美、对“非洲单一起源论”提出挑战的世界级人类文化宝库,被誉为“东方人类的故乡”。2013年我省在阳原正式启动“东方人类探源工程——泥河湾人类起源、地质及环境背景研究”项目,如今第一阶段(2013年—2015年)已经完成,今年将进入新阶段。昨天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石家庄经济学院、河北师范大学主办的“泥河湾东方人类探源工程2015工作汇报会”在石家庄举行,披露了新发现——

发现一:

第一处洞穴遗址用火遗迹多

这次调查主要有三个收获,其中之一就是在泥河湾首次发现洞穴遗址。”2015年4月至12月,河北省文研所在泥河湾大田洼台地及周围地区展开旧石器专题调查,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址33处。负责此次调查的考古队领队王法岗透露,收获之一是在山兑村南发现比较集中的遗址群,“面积大,范围非常广。地层比较清楚,距今三四十万年,可以从中探寻人类迁徙和生活方式。”还有在后沟遗址发现一处人类生活面:“试掘12平方米发现密密麻麻的石制品、动物化石800余件,是原生的人类打石器生产生活场景。目前看分布面积非常大,有上万平方米。距今78万年。”王法岗还透露首次在泥河湾发现了洞穴遗址,该遗址叫做周家山岩厦遗址,“位于周家山东坡一坍塌洞穴内,试掘2平方米,发现了近3米厚的文化层。其中很多用火遗迹,好几层灰烬,而且两平方米范围内发现8000多件石制品、动物化石等遗物,堪称首屈一指。”王法岗表示,初步推断该遗址距今1万年到3万年间,属于旧石器晚期,应该是一处古人类长期居住地点。

发现二:

距今150万年前的古人类很被动

2012年,河北张家口泥河湾马圈沟遗址发现200万年前人类餐食大象的“远古人类的餐厅”,轰动一时。去年我省考古工作者在距今约150-160万年的石沟遗址再次发现了古人类的用餐场面。

河北师大泥河湾考古研究院赵海龙副教授透露,石沟遗址位于泥河湾盆地的东缘大田洼台地的北侧,西距马圈沟遗址1.1公里。“2013年在这两处遗址区中间发现了‘黄灰红’标志性地层组,根据以往对马圈沟遗址纵向剖面的完整古地磁测年数据可知,‘黄灰红’地层组年代约为距今140万年,因此石沟遗址第一文化层年代约为距今150万至160万年。”去年6月至11月,河北师大泥河湾考古研究院与河北省文研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石沟遗址进行发掘,6月下旬在石沟遗址A区第一文化层3平方米的范围内清理出哺乳动物的化石残块和人工石制品,石器和动物骨骼化石的共生再现了当时泥河湾早期古人类餐食动物的场面。

赵海龙表示,目前看该遗址当年处于入湖三角洲,三面环水植被丰富,动物和人类活动较多,“出土的动物化石中马最多,还有犀牛和羚羊,从动物骨骼化石上的咬痕初步判断,更有可能是鬣狗的咬痕,我们在石沟遗址发现疑似鬣狗粪便化石。”他表示,通过与西方资料对比可见,生活在150万年前的泥河湾人生活得很被动,很可能不具备猎杀大型动物的能力,“当时的人的食物主要靠采集植物和吃腐肉,谈不上狩猎。现在的疑问是:150万年前谁猎杀了犀牛、马等动物?会是人类吗?人类和鬣狗谁先享用了这些食物?

发现三:

珠串出土说明古人类挺爱美

咱们的泥河湾老祖先还挺爱美,去年南家沟遗址出土的珠串就是有力的证明。2015年8月初到10月初,河北师大泥河湾考古研究院与张家口市怀来县博物馆对怀来盆地进行旧石器考古调查,并对西沟湾遗址与南家沟遗址进行试掘。

河北师大泥河湾考古研究院牛东伟昨天介绍说,以往大家常说的泥河湾遗址主要指阳原,河北省“泥河湾东方人类探源工程”首席科学家谢飞提出“大泥河湾”的概念,将范围向东扩展到涿鹿和怀来盆地,西到大同盆地。此次试掘的南家沟遗址属于旧石器晚期,初步判断不超过两万年,出土石制品、动物化石、装饰品等文化遗物1300余件,“其中就有两三颗串珠,材质类似鸵鸟等鸟类的蛋皮。”目前还不能判断串珠主人是男还是女,“非洲早于7万年前就有类似装饰品,这属于艺术考古领域。我们这次发现的串珠非常小,大约一厘米。其中还有个半成品,这对于考古更重要,可以研究制作和加工流程。不过这个珠子跟今天的珍珠等不一样,是用蛋皮磨制钻孔的薄片。”值得一提的是,南家沟遗址是怀来盆地内首次试掘确认的包含细石器遗存的旧石器晚期遗址,为研究中国北方细石器遗存的起源、扩散等增添了新的坐标和证据。

编辑: 林福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