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黑缘,中国情——记一对中波跨国夫妻的情缘
新华社萨拉热窝1月27日电 通讯:波黑缘,中国情——记一对中波跨国夫妻的情缘
新华社记者张修智
“一切都好。”面对“当初你看上了他哪几点”这一未能免俗的问题,阿勒玛毫不犹豫地说。
说这话时,平素表情有些严肃的她,眼中闪动着温暖而笃定的光芒。坐在阿勒玛身边的高良笑眯眯地望着妻子,满脸幸福洋溢。
高良,河北沧州农村走出来的中国男子;阿勒玛,萨拉热窝长大的波黑女子。跨越地域、种族与文化的差异,两人的生命轨迹,已经重叠了近20个春秋。
1999年,22岁的高良来到波黑首都萨拉热窝,在远房亲戚开的一家中餐馆里帮忙。此前,烹饪专业毕业的他在海南三亚一家餐馆里打工。
1999年至2001年是萨拉热窝中餐馆的黄金时代。彼时,在萨拉热窝的国际组织众多,加上北约多国稳定部队数量可观的官兵,让当地三四家中餐馆生意风生水起。
然而好景不长。2002年后,国际组织退潮,北约多国稳定部队被欧盟驻波黑维和部队代替,官兵数量锐减,而本地人对中餐接受程度又很低,中餐馆生意萧条,纷纷关门,高良的生活也随之陷入窘境。
不过,人生低谷时,阿勒玛出现了。2005年,这对异国恋人缔结姻缘。同年,已经有了第一个孩子的夫妻俩回到河北老家,阿勒玛与中国公婆相处融洽。
2007年,高良与阿勒玛重返萨拉热窝,尽管受到亲人的接济,但他们的生活依旧艰难。
2012年,中国倡导的“16+1”合作机制启动。此后,波黑与中国的经贸关系与人员往来开始不断增多。在这一大背景下,高良与阿勒玛于2015年开办起自己的餐馆,取名“独一处”。
餐馆开业第一年便收支平衡。2018年,餐馆交了2万波黑马克(1波黑马克约合3.9元人民币)的增值税,雇用4名当地员工。波黑的人均月收入不足1000波黑马克,这些看起来并不惊艳的数字,却带给高良夫妇实实在在的成就感。
经历过波黑战争的阿勒玛对物资匮乏有着深刻记忆。平时,家里的日用品都要储备得足足的。餐馆的成功让一家人有条件过上优裕的生活,也有助于消除战争带给阿勒玛的创伤记忆,这让高良格外欣慰。
闯荡波黑20年的高良,早已能说一口流利、标准的波斯尼亚语,也交了许多当地朋友。阿勒玛的汉语也达到一般性交流的水平。
在外多年,中国仍是高良的牵挂。每天晚上,高良都要看央视4套的电视节目,阿勒玛也与他一起看。受父母影响,在萨拉热窝长大、正在上学的3个孩子也都对中国有不少了解,完整地看完了电视剧《西游记》,还喜欢吃饺子。
“我们家的饺子馅都特别大。他们3个,一次能吃60个。”高良开心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