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法院工作报告亮点解读之——深化司法改革篇
2016年是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一年。在省委坚强领导、政法委的协调推动下,全省法院加快改革速度,全面攻坚克难,深化机制创新,全力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
员额制改革全面到位
坚持择优遴选,严格考核,全省法院仅用2个月时间,完成首批法官入额工作,共有5719名法官纳入员额管理,占具有法律职务人员的59.4%,占中央政法专项编制的32.8%,完善人员结构,院长、副院长仅占20.7%,一大批年富力强的业务专家、业务骨干担起员额法官重任。精简综合行政人员,审判一线的法官和司法辅助人员达全体干警的85%,大大充实了审判力量。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亲切关怀下,符合法院特点的薪酬制度已基本建立,司法改革的整体进度跨入全国法院第一梯队。
司法责任制改革全面落实
省法院及时出台落实司法责任制意见,组建“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新型审判团队,赋予入额法官更多的决定权,明确院、庭长带头办案和监督、管理职责。落实办案法官责任,不能完成工作任务或被追究违法审判责任的,要坚决退出员额。入额法官肩上责任更重、职业尊荣感更强,办案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幅提升。2016年,全省法院新收案件比去年增加21.15万件,结案增加21.56万件,进一步消化旧存案件,基本实现收结案良性循环。2016年民事调撤案件同比增加2.58万件,审理周期同比减少14.9天,全省法院审判质效明显提升。
执行改革全面发力
着力建成执行工作大格局,克志书记主持省委常委会和深改会,专题听取省法院党组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汇报。省委、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意见”和“对失信被执行人联合惩戒的实施意见”,形成党委领导,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解决执行难的整体合力。着力推进诚信河北建设,建立起覆盖全部银行金融产品,以及工商、税务、车辆、户籍等信息的执行查控体系,全年网络查询750万笔,形成了“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新机制。着力规范执行行为,实现“一案一账户”执行案款管理,完善执行监督制度,有效解决消极执行、乱执行。着力推广唐山“两分一统”新经验,全国法院审执分离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在唐山中院召开,唐山模式被确定为全国执行体制改革重要模式。2016年,唐山法院执结率达91.64%,同比上升近8个百分点,被中国社会科学院列为早期基本解决执行难的重要样本。着力开展基本解决执行难“飓风行动”,共开展集中执行行动339次,公布失信黑名单23896人次,审结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犯罪案件327件,司法拘留4386人次。着力强化主动执行理念,全年共执结案件22.30万件,同比增加近10万件,结案率达84.05%,同比上升12个百分点;长期未执结案件同比下降35.7%,全省执行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果。
人民法庭改革全面落地
大力推广“互联网+诉非衔接”人民法庭工作新机制,自主研发了“人民法庭专用办公办案系统”和“诉非衔接平台系统”,在全省2009个法庭统一安装使用。邢台、承德等法院通过搭建与乡镇、行政单位、行业组织等机构的诉非衔接平台,实现委托调解、特邀调解、指导调解。全省法院全年诉前调解和指导调解案件6.67万件,司法确认3110件,提供法律咨询21.97万人次,使偏远地区当事人也可享受到与法院本部同质化服务。探索特殊类型案件跨行政区划法庭设置,成立涉旅游纠纷案件审判业务指导小组,在秦皇岛沿海岸线、白洋淀、涞水等重点景区设立多个旅游巡回法庭,统一司法尺度,方便群众诉讼,成立以来化解纠纷297件。唐山法院在世界园艺博览会期间设立临时法庭,提供法律咨询300余次,审理、调解案件40件,为世园会提供优质司法服务。
网上电子诉讼平台
立案信访改革全面创新
坚持有案必立、有诉必理,当场立案率达95%以上,立案难问题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升级诉讼服务,全省诉讼服务大厅覆盖率达100%,诉讼服务网开通率89.6%,50家法院已开通手机APP诉讼服务,设立12368热线308条,多位一体的诉讼服务中心功能不断完善。石家庄、邯郸、唐山、衡水等法院设立调解工作室、服务窗口,引入调解员、律师、志愿者,形成各具特色的全新诉讼服务体系。建立律师服务平台,完善网上立案、查询等功能,积极推行律师代理申诉工作,省法院与省司法厅协商选派律师代理申诉,妥善化解矛盾纠纷。继续完善河北法院驻京接访站功能,涉诉进京访数量实现同比下降18.63%。推进网上申诉信访和远程视频接访工作,将平台延伸到基层法院和人民法庭,全年视频接访1003人次,减轻了当事人的奔波劳苦。注重发挥“院长信箱”、“给大法官留言”功能,坚持每信必阅、分类批办、及时反馈、全程跟踪,全年共办理来信、留言6568条,督导案件办理,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智审1.0系统
庭审智能化巡查系统
便携数字法庭
信息化建设全面升级
不断完善审判流程、裁判文书、执行信息、庭审直播、减刑假释案件和司法拍卖等六大信息化公开平台,共公开审判流程信息86.65万条、裁判文书48.78万件、执行流程信息20.96万条,当事人到处托关系打听案件进展的现象大为减少。网络庭审直播由民事案件扩展到全部案件类型,全省直播案件11.02万件。加大减刑假释案件公开力度,依法应当开庭审理的六类案件实行公开审理,公开开庭1116次,裁前公示减刑、假释案件3.02万件。司法拍卖、鉴定、评估等全部纳入流程管理系统,在淘宝网建立司法拍卖专页,小额标的物兑现更加便捷,总成交额9600余万元。自主研发六大创新系统,其中智审1.0系统辅助法官办案,减少法官案头工作量30%以上,被写入中国法院信息化蓝皮书;庭审智能化巡查系统实现“每庭必查”,发现并纠正着装不规范、标牌违规、审判员中途离席等问题,促使司法行为不断规范。以上两个系统在乌镇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被专题推介,得到国内外尤其是法院同行的高度评价。自主研发便携式数字法庭,与移动办案平台相融合,实现全地域无线数据加密传输,2016年3月29日,海南高院借助我院设备和平台,成功将三沙永兴岛的庭审实况传给最高法院,彰显国家主权,服务国家海洋战略,推动全国法院司法视频数据实现全覆盖,得到最高法院肯定。
2016年共邀请视察、座谈、旁听庭审5260人次,当面或以其他形式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见10315人次,为切实加强和改进法院工作提供了重要保障。依法接受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认真办理抗诉案件736件和再审检察建议156件,加强协调配合,共同维护司法权威。主动争取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积极发挥特邀监督员作用,就知识产权、司法公开、环保审判、执行飓风行动等进行专题新闻发布,举办法院开放日,召开社会各界人士座谈会,有效畅通民意沟通渠道,确保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