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头技术创新筑起产业发展新高地

05.03.2015  20:31

  张孔杠铃公司对杠铃杆、杠铃片进行了改进,使杠铃杆轴线弯度值达到0.2毫米以内,比国家技术标准提高了0.3毫米,杠铃片重量误差控制在5克以内,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并顺利拿到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的“入场券”;新科环保公司研发的切圆式螺旋喷射湿法脱硫装置,使锅炉脱硫排放指标由每立方米178毫克降低到20毫克,将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减排效率提高8%,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些科技创新成果是泊头市引导扶持千家企业实施技术创新的收获。

  泊头现有两千多家中小企业,虽然近年来结构调整的力度不断加大,但“散弱低粗”的现象依然存在。“一个地区、一个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就要在发挥传统优势的同时,加大科技创新、人才创新的力度,让资本、资源、人才向高技术领域集聚、向高端发展,让产业以及企业、产品都脱胎换骨,这也是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必然选择。”泊头市委书记谢荣珂介绍说,去年以来,泊头市主攻存量调整,挖掘增长新动力,以创新引领转型升级,以增量带动结构优化,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和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全力打造机械装备深入推进制造业基地。

  创新是经济结构调整的原动力。泊头市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采取财政、金融等扶持措施,出台了加快工业产业升级发展的若干扶持政策,对首次认定的国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授权的发明、实用新型专利,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省级)制定且被列入标准文本的企业,给予奖励。这些完善的“点火系”,把创新驱动的新引擎全速发动起来。自去年以来,泊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6家、科技型小巨人企业14家,13家企业的技改项目入选省千项技改项目库,4家列入省军民结合产业项目库,争取国家科技项目4个、省级科技项目13个、沧州市级科技项目12个,获得授权专利92项,大气除尘设备、汽车加热器、防爆工具、杠铃等产品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此外,泊头市还与河北工业大学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组建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中心泊头分中心”;宏业永盛公司的“汽车加热器工程技术中心”成为省级工程技术中心。

  “我们早在1965年就开始研制生产汽车加热器,是国家《城市客车燃油加热器》标准起草单位。但拼数量拼低价的时代已经过去,如今通过转变思路,我们开始拼技术。”安吉宏业公司有关负责人说,公司每年都拿出产品销售收入的10%作为下一年的研发经费,对工人的小改革、小创新,给予30到1000元不等的创新奖励,对有重大突出贡献者,按产品销售收入的5%至20%予以奖励。公司先后拥有了车用水暖踏步散热器、燃油加热器故障报警系统、车用电辅助加热水暖散热器等30多项专利,自主创新研发的挥发式小功率加热器和除霜器等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承担了宇通、福田等汽车生产厂家驻车加热器的100%订单,还出口到俄罗斯、加拿大、北欧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产业集聚演绎发展加速度。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成立了重点工业项目招商小组,开展以“扩大配套份额、延伸合作领域、促成投资合作”为核心的面向京津、面向发达地区的招商活动,深入对接央企、对接军工、对接高端,全力推进机械装备制造业向高端、整机、现代迈进。去年,泊头共实施亿元以上项目63个,总投资350.9亿元。其中,投资26.5亿元的汽车零部件项目、投资11.5亿元的苏州贝思电子军民两用压电石英晶体器件项目已开工建设。与央企有配套、合作关系的企业达100多家,涵盖机床、汽车、船舶、航天等十多个领域,对增强泊头发展后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没有规模经济,就不可能有规模效益。泊头市狠抓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两个重点,以工业区更名为省级经济开发区为契机,投资4000万元,实施了东环路、北环路雨污分流排水、迎宾路延伸到东环、天然气管网扩建等一批工程,努力打造“产城融合、宜业宜居”的现代化园区。同时,围绕数控机床、铸造、汽车模具、环保设备、泵阀、压型机械等行业培育产业集群7个,环保设备、铸造产业分别成为“中国大气污染治理装备制造产业基地”“中国铸造产品出口共建基地和省铸造产品出口聚集区”,交河镇和寺门村镇分别被认定为“省机床配件产业名镇”和“省铸造产业名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