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江地区再生稻高产栽培栽培技术
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种植大户普遍存在请工难、用工成本普遍较高、经济效益不高的问题。目前的“一稻一麦”模式同样存在用工难、请机械难的问题,由于 小麦 让茬迟,造成部分种粮大户水稻移栽秧龄拖到50多天,小老秧导致水稻产量只有500公斤左右。同样,水稻由于迟插,其生育期也相应延迟,水稻生育期推迟,又影响到 小麦 的播种和产量。稻麦两季年亩产只有700-800公斤,产值只有1700-1800元,纯收入在300-400元。。种植再生稻加绿肥模式,不仅与广大农户的种植模式错开,解决了用工难、用机难的问题,而且不需播种、育秧和插秧,不需耕犁耙田,省种、省工、省肥、省水、省药,投资少,生育期只需60多天,再加上种植绿肥,年亩产可以达到800-900公斤,产值2200-2400元,纯收入在500-600元。这样“稻麦”连作与“再生稻”两种模式比较,“再生稻”种植模式比“稻麦”种植模式产量高100公斤左右,经济收入高200元以上,是一项值得示范推广的种植模式。
1、把握好头季稻的健康栽培关。
要想再生稻的再生季获得高产,必须管理好头季稻,让其有足够的基本苗和生育期,否则,是难以获得两季同时丰收的成果的。为此,在头季生产上要重点抓好以下几点:
1.1、适时早播,力争8月20日前后头茬稻能够收获。 为确保头季稻在8月20日前成熟收割,就要适时早播。一般地,现有的水稻品种的全生育前在140天左右,如准两优608,其生育期在145天左右,从生育期倒推,其播种期应该在4月初,考虑到4月份气温偏低,生育期要有所延长,因此,适宜的播期应安排在3月底到4月5日比较保险,直播也应安排在4月15日以前,在确保气温稳定通过12度的情况下,播种越早越好。
1.2、合理密植,确保头茬超级稻亩有效穗数达19~22万。 再生稻是利用生育期较短的超级稻有效穗稻桩为母体,应把高产结构建立在有足够有效穗的基础上。因此,机插秧株行距为13.5×30cm,中等肥力田块每亩达到6~6.5万基本苗,高肥力田块每亩达到5~6万基本苗,这样头茬超级稻每亩就有可能达19~22万有效穗数。如果是抛秧,要确保每亩用种量要在2公斤,并且保证秧苗全部抛插到田里。准两优608再生力强,每个母茎平均可培育约1.2个有效再生苗,这样亩再生苗可达20万左右,从而确保再生季稻有20万的有效穗。
1.3、施好促芽肥,最好要在头季稻齐穗后15天施下。 再生稻是利用生育期较短的超级稻收割后稻桩上存活的休眠芽,给予适当的水、温、光和养分条件,加以培育,使之萌发再生蘖,进而抽穗成熟的。因此,施好促芽肥,增强再生季水稻腋芽萌发数量至关重要。促芽肥不但可以延长早稻顶三叶的功能期,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更重要的是可以促使早中稻潜伏腋芽的萌发。为此,务必要施好促芽肥,即在早稻齐穗后15天(收割前10天)进行,每亩施尿素7~15公斤,促进休眠芽的生长。
1.4、搞好病虫害的防治,确保头季稻收获时秆青籽黄 。要千方百计搞好头季稻中后期病虫害防治,保护好母茎及叶鞘不受病虫为害。因此,头季稻栽培全过程要根据当地农部门病虫情况,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特别要做好水稻纹枯病等病虫害的防治。在水稻分蘖至孕穗期、抽穗期,丛发病率15-20%时,分别用药防治,确保水稻再生芽没有被纹枯病损害,以免影响再生季产量。
2、把握好再生稻头季稻科学收获关。
头季稻收获后,后季稻才能萌发生长,其收获时间、收获方式、收获质量对再生季水稻都产生重要影响,必须把握好再生稻头季稻的收获关。
2.1、适时收割 。一般应安排在头季稻8.5成至9成黄熟期收割为宜。这样既能尽量提高早稻产量,又能使稻桩发芽快、再生能力强、为再生稻高产打下良好基础。收割时不要踩斜踩坏稻桩,尽量使其保持直立。
2.2、留好稻桩 。留稻桩高度直接影响到再生稻的发芽速度、生育期和产量。理想的留稻桩高度为30-40厘米。收割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熟期较早可以待头季稻完全黄熟后收割;对熟期较迟,且没有完全黄熟的可适当提前收割。留桩也可根据早迟留桩,如头季收割早不影响再生稻的灌浆结实,可留稍短一些,一般在25-30厘米;如头季稻收割稍晚可适当留桩长一些,一般在30-35厘米。
3、把握好再生稻再生季科学管理关。
3.1、合理管水 。头季稻收割后田间要保持湿润,也不能长期积水或者淹水,以免降低水稻根系活力。收获后如遇高温干旱,要及时灌薄水,以防稻桩失水萎缩,降低潜伏腋芽生活力,影响腋芽萌发和生长。再生季稻够苗后,保持薄水,间歇轻露,长期保持湿润;抽穗扬花、灌浆期保持浅水层,黄熟期间湿润自然落干至成熟。
3.2、适时追肥 。早中稻收割时,稻桩上再生芽已趋现青,幼穗分化发育在进行,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并进。因此,早中稻收割留稻桩后应及时追肥,促进低位分蘖发苗、壮苗,提高成穗率、增加有效穗数,提高再生稻产量。早中稻收割后3天内每亩施尿素10~15公斤;再生苗长出15~18天,每亩施尿素5公斤、氯化钾7.5公斤。再生稻始穗至齐穗时间较正常晚稻要长,约需20天左右,当抽穗达20%时每亩用花多乐40ml加磷酸二氢钾120~150克兑水50公斤喷施一次,促进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增加产量。
3.3、防治病虫鼠害 。再生稻往往较正常晚稻早生快发偏早抽穗成熟,因而其病虫害较正常晚稻有稍为偏重的趋势,要加强“过渡田”的管理,特别做好病虫鼠害防治,重点注意防治稻蓟马、螟虫、稻飞虱、稻瘟病、鼠雀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