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严治理渐次铺开 诗意洱海凝聚绿色正能量

19.05.2017  10:03

        时间虽不长,但在不知不觉中,洱海的入湖水质已经大变样,十八溪“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美丽画卷正铺展开来…… “洱海保护治理‘七大行动’以来,洱源县围绕改善和提升主要入洱海河流水质的目标,采取一切措施,动员一切力量,全力推进洱海保护治理‘七大行动’。迄今,主要入洱海河流水质朝着持续改善的方向发展。”大理州洱源县副县长段孔明介绍道。

  如今,在以“诗意生活”著称的云南洱海流域水生态保护区核心区内,“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保护洱海,人人有责!”“洱海清,大理兴!”这样的宣传标语随处可见。

  “疗伤胜地”大理正为自己刮骨疗伤,迎来了史上最严的洱海治理。洱海是闻名遐迩的高原明珠,洱海一度成为“全国城市近郊保护得最好的湖泊”之一。作为全国第七大淡水湖、白族人民的“母亲湖”,洱海同时还是大理主要的饮用水源地。然而,洱海正处于富营养化初期和保护治理的“拐点”,水环境承载压力持续加大,洱海保护治理已到了必须开启抢救模式的时刻。

  对洱海水质多年的监测亦显示洱海形势危急。据国家水专项调查,2016年,洱海流域污染负荷排放总量与2004年相比增加了50%以上。其中,餐饮、客栈服务业带来的污染增长最快。而且,这两年的趋势是,越来越多的游客成为长时间流连于此的度假客,客栈就是这些度假群体的主要载体,由此产生的生活垃圾也必然是增多的。

  3月27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政府发布关于划定和规范管理洱海流域水生态保护区核心区的公告,宣布从4月起,核心区内所有餐饮、客栈经营户一律自行暂停营业,接受核查。按照通告,房屋建设手续合法且法定必备证照齐全的餐饮、客栈经营户,必须自建污水处理设施,经验收合格后可以继续营业;证照不齐、房屋建设手续不齐的,依法取得法定必备手续后方可营业。

  而在更早之前,一场史无前例的环保行动已在洱海边展开,不仅是客栈老板,当地几乎所有人都或主动或被动卷入到这场“保卫战”中。另据人民网此前报道,截止目前,总投资56.7亿元的“十三五”规划项目已启动实施26个,其中4个完成主体工程建设,47个正在抓紧推进,累计完成投资9.42亿元,占规划总投资56.7亿元的16.6%。

  公开资料显示,洱海保护治理“七大行动”,主要是实施洱海流域“两违”整治行动、村镇“两污”治理行动、面源污染减量行动、节水治水生态修复行动、截污治污工程提速行动、流域综合执法监管行动、全民保护洱海行动。与此同时,洱海界桩、环海路以及入洱海河道两侧的相应规定范围内,都要划入洱海流域水生态保护区核心区,执行最严格的整治。

  “七大行动”之下,当地人生产生活的方式正在改变。“政府主导、依法治理、科技支撑、社会支持,这十六个字是洱海项目得以完成的不可或缺的条件。”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洱海项目负责人孔海南表示,按照项目规划,等洱海环湖截污工程一期、二期工程全部结束后,“流向洱海的生产、生活污水将被彻底截断”。

  此外,洱海环湖截污PPP工程正在稳步推进。洱海环湖截污二期工程将在保证工程质量前提下,计划于2018年6月30日前全面完成,争取早日实现环湖截污全覆盖。大理州环保局的相关负责人毫不讳言地指出,目前,“洱海保护治理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所幸,洱海治理已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