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钢铁集团邯钢:三代人的“钢铁梦”
《工人日报》【头版】
【行进中国•精彩故事】
三代人的“钢铁梦”
本报记者 赵巧萍 李昱霖 本报通讯员 吴兆军
“钢铁红铸工”——爷爷、“先进生产者”——爸爸、“青年之星”——孙子,这是河北钢铁集团邯钢公司马卫华祖孙三代在不同年代取得的荣誉称号。虽然称号不同,但他们却铸就着共同的“钢铁梦”。
近日,在邯钢2号镀锌线操作室里,马卫华紧盯着电脑显示屏,观察2号镀锌线的生产。 他身后,薄如纸、亮如银、柔似锦的镀锌钢带,如银色瀑布从十几米高屋顶中的缝隙“直泻”而下。车间的另一头,一个个钢卷,欢快地走下生产线。
“你们看,它像不像锦缎?”望着银色的“瀑布钢带”,马卫华满脸自豪,“爷爷如果能看到我和工友们生产的产品,一定会朝我笑。”
1958年,马卫华的爷爷马德顺来到邯郸钢铁厂,成为一名工人。马卫华关于钢铁的最早记忆,就是从儿时趴在爷爷肩头听他讲邯钢故事开始的:白天一片人,晚上一片灯。1958年4月1日,邯钢1号55立方米高炉“跃进号”破土动工;6月17日,仅用了77天,邯钢生产出第一炉铁水,提前3个半月实现了高炉投产。
爷爷是炉前铸床工,整天和1400多摄氏度的铁水打交道。当时没有铸铁机,高炉生产的铁水全部出在铸床上。铸床就像农村种地为了浇水方便打的菜畦。出完铁,就赶快用水管给铸床内的铁水“冲凉”,铁水就变成了铁块。
“爷爷说,夏天,帆布工作服一拧,哗哗流水。冬天,工作服一遇冻,能立起来。但爷爷告诉我,那时苦是苦,可每天浑身是劲儿,得为国家多出铁不是!”
1965年7月25日,3吨1号、2号空气侧吹转炉投产,邯钢结束有铁无钢历史;10月14日,一轧300/250小型轧机投产,结束了邯钢有钢无材的历史。
1980年,“钢铁红铸工”马德顺退休,退休金每月54元。
而在1970年,马卫华的父亲马国振入厂,父子两代在邯钢一起当了10年“工友”。
马国振是620立方米高炉的上料工。从手推上料、半自动称量车送料,到料斗机械运输上料,再到如今的全自动化皮带上料。“邯钢发展太快了,体力活越来越少,工作越来越轻松。”马国振精神矍铄,嗓音洪亮。
马国振经历过邯钢的辉煌。1980年后,邯钢由一个年产十几万吨的地方中小型企业跃入年产百万吨的特大型钢铁企业行列。上世纪90年代初,邯钢独创并推行的“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的经营机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全国学邯钢”,邯钢由此成为“工业战线的一面红旗”。
2012年,“先进生产者”马国振退休,养老金每月3000多元。打打羽毛球、接送小孙子,马国振的日子过得很舒心。
马卫华和父亲在邯钢“共事”了12年。“我大学的专业是爷爷和爸爸参谋的,金属压力加工,他们想让我接着干钢铁,我自己也喜欢。”马卫华说。 从岗位操作工做起,马卫华先后当过工长、作业长,现在是邯钢新区冷轧厂镀锌车间副主任,邯钢的“技术标兵”,邯郸市的“青年之星”。
如今,邯钢高炉的有效容积已从原来的620立方米扩容到3200立方米。
“现在我们除检修外,全部实现自动化。”马卫华说。先进的技术工艺装备,为邯钢成功冶炼高纯度汽车洁净钢和轧制宽幅面、薄规格、高强度的高端产品创造了条件。目前,邯钢的家电板产品主要供给美的、格力、海尔、志高、新飞、容声等知名家电企业。汽车板主要供给长城、一汽、大运、中国重汽等。海外主要出口意大利。
爷爷时的邯钢从无到有,父亲时的邯钢从小到大,到了马卫华这一代,又赶上大发展的好时候。马卫华每月工资6000多元,有自己的住房和私家车。“企业发展了,职工才有好机会,我会努力把邯钢建设得更强大、更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