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河北科大副教授韩春雨:“我很享受搞科研的过程”

13.05.2016  18:11

韩春雨在向媒体记者介绍技术细节。 河北日报记者郭伟摄

5月2日,世界顶级学术刊物《自然·生物技术》刊发河北科技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韩春雨题为《NgAgo DNA单链引导的基因编辑工具》的论文。由韩春雨及其团队发现的NgAgo技术,有望成为新一代“基因剪刀”。世界级的科学发现,“非知名学者”的身份,让韩春雨不仅在学术界“一鸣惊人”,更引发了媒体和大众的关注。

5月11日,记者来到韩春雨的实验室。

笑时弯弯的眼睛里闪过一丝“狡黠”,韩春雨向记者做自我介绍时,喜欢套用周星驰电影《喜剧之王》中的经典台词“其实,我是一个演员”介绍自己:“其实,我是一名科学家。

□河北日报记者 郭伟

我非常想和您资源共享,但现在实验室只有4个人,实在忙不过来。

每天都有一百多封邮件,抱歉无法及时给您回复。

合作的事情我们暂时不考虑,如果需要实验样本您可以来实验室拿。

……

个子不高、圆寸发型、运动装,河北科技大学分子药物学研究室外走廊里,42岁的韩春雨边走边接电话,一个电话刚挂,下一个铃声又起。

5月11日晚7时,天色渐暗,但实验室里扎堆前来采访的记者还未散去。两名北京大学的博士也在等待,希望能拿到一些实验样本。

空气浴振荡器和离心机像平时一样传出低频噪音,但它们似乎不再是这间实验室的“主旋律”。

这座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大楼门厅里的成果展示栏里,还未来得及添上基因编辑技术相关内容,但韩春雨和他的NgAgo,已名声在外。

一切似乎来得太快。

我是不是成‘网红’了?

新闻纵深:什么时候感觉到,自己“”了?

韩春雨:5月2日论文刊发几小时后,学术圈里的朋友就开始有打电话祝贺的。和我做同领域研究的上海科技大学黄行许教授,第二天就派了手下得力干将从上海坐飞机过来。一是祝贺,二是交流。在论文刊发后,MIT(麻省理工学院)的BBS上就开始有人讨论这个话题,引发了业内更广泛的关注。《生物通》等国内专业领域网站也开始陆续报道。

在学术圈里火了是有心理准备的。但到了5月8日,微信公众号“知识分子”采访和报道后,论文内容才被许多大众媒体关注,开始在网上广泛传播。

说实话,真的是很意外。我对学生们开玩笑说,我是不是成“网红”了?

新闻纵深:很多“圈外人”可能并不了解您的专业,您怎么看待大众对这一前沿科技成果的关注?

韩春雨:中国经济的发展正在由“制造”走向“创造”,高科技在中国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都开始步入大众生活。大众对我的研究关注,其实是对科学的关注和追捧。以一个科学工作者的身份来看,这有利于科学知识的普及,当然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