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激情在每一个岗位上持续迸发——河北省财政厅实施标准化绩效管理改革纪实

01.12.2016  17:43

  “马上就办、办就办好”“夙兴夜寐、激情工作”,这是河北各级部门对省财政厅干部的新印象。而这种工作面貌的改变源于河北省财政厅持续三年实施的标准化绩效管理改革。  

  标准化绩效管理,是基于现代管理理念,将标准化管理和绩效管理有机融合的一种行政管理新模式。这项改革不仅充分调动了财政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从根本上解决了干部 “不能为”“不想为”“不敢为”的难题,同时也在财政工作面临诸多困难的形势下,助力河北财政交出了一份亮丽的成绩单。  

  河北省财政厅厅长高志立表示,标准化绩效管理改革是一次管理机制和管理方式的变革,更是一次思想观念和传统习惯的改变。标准化绩效管理改革不仅提升了财政工作质效,更重要的是打造了一支有激情、有担当、又有责任的财政队伍,实现了财政干部从“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转变。如今,对工作质量、数量、时间的高要求已逐渐成为财政干部自然而然的工作习惯,迎难而上、激情干事、锐意创新、事争一流已经成为财政厅内的工作常态。  

  三年潜心话改革   

  河北省标准化绩效管理改革启动于2013年年底。当时,随着全国深化改革的纵深推进,财政职能定位正处于重大的变化期,加上经济迈入“三期叠加”新常态,以及河北省化解过剩产能、治理大气污染等特殊困难,财政工作头绪多、任务重、难度大,但有力的抓手少,让人常有事倍功半之感。  

  高志立感到,靠单项的改革创新,或者引入单一的管理工具,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从战略上、根本上、机制上系统思考,从管理理念、模式和方法上整体创新,才能突破困境、实现整体提升。通过反复比较研究,河北省财政厅决定实施标准化绩效管理改革。  

  事实上,最后“拍板”决定实施标准化绩效管理改革,高志立下了很大决心。因为这项改革将触及每一位财政干部的切身利益,要达到改革的预期目标,需要克服诸多阻力、压力和困难。但高志立深信,随着改革的推进,标准化绩效管理总会得到干部们的认可,因为这项改革从根本上是为干部们提供一个最为公平的竞争平台,一切评价标准都来自工作,而且标准是可量化的。  

  2013年年底,河北省财政厅内部悄然开启了这项改革。也曾有人怀疑,面对阻力与压力,甚至因为改革过于庞杂,这或许不过是一次实验,最终很可能无疾而终。但没有想到的是,这项改革一推就是三年,而且一步一个脚印。更令财政干部们感到惊奇的是,身临改革第一线,曾对改革存疑,曾感叹管理太严格的自己,最终成为了改革最坚定的拥护者,甚至将标准化绩效管理的方式运用到自己的家庭管理中,比如孩子的教育。  

  河北省财政厅的这项改革受到了全省的瞩目。河北省省级领导和其他省直部门最直接感受到了财政厅工作面貌的变化——财政部门的工作特点历来是领导交办事项多、来文办文多、服务对象多,但财政厅在工作中不仅反馈快、质量好,而且财政干部还始终保持着干劲足、富有激情的工作状态。省级领导和各个部门纷纷向财政厅求解。  

  答案正是标准化绩效管理改革的实施。推行这一改革后,财政厅的每一项工作都有严格的规范和流程,每一项任务都明确了时间节点和质量要求,每一名干部职工都定有工作计划和目标,工作推进周密、高效而有序。  

  以2015年河北省财政厅的工作为例,当年财政厅共承办省委省政府交办重点任务68项,均纳入了标准化绩效管理系统;全年接文办文达到13000多件,从登记到办结都纳入办公自动化流程,什么时间在哪个环节、谁在办理、办理进度怎样,在办公自动化系统即时可查,随时提醒督办,公文流转效率明显加快;全年支付资金100多万笔无差错,省级支出进度达到95.7%,创近年新高。  

  三年潜心改革,玉汝于成。河北省标准化绩效管理改革的成功,取决于完备的制度设计、合理的路径选择,更取决于领导干部的信心、决心和恒心。而正是这“三心”,促使河北省财政厅在开展这项改革的过程中,敢于直面矛盾,敢于担当责任,有效化解了各种阻力和压力。  

  同时,这项改革的成功也取决于河北省财政厅在推行改革的过程中,达成广泛的共识。这种民主的做法直接提升了干部们对这项改革的理解和接受度,也因“广泛吸收建言献策、凝聚集体智慧”使得标准化绩效管理系统本身天然就具有民主的基因,而这种民主理念为整个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实施基础。比如,在制定绩效计划的过程中,财政厅借鉴了预算编制“两上两下”的做法,通过将绩效计划下达征求意见、反馈修改、再次下达征求意见、最终修订确认的反复沟通过程,提升了绩效计划的民主性、科学性;在绩效考评中,并非全是“考官”说了算,绩效成绩公布后,干部可以申辩申诉,“对有客观原因的扣分项申请复议,避免出现差错”;在改革多次面临困难时,干部们成为推进改革最可靠的力量,集众力众智创造性地解决了各种难题,确保标准化绩效管理改革真正做到了“量体裁衣”,取得了实效。  

  千斤重担众人挑  

  从领导着急到一般干部着急,从单位的压力到个人的压力,标准化绩效管理激发出了财政干部的内生动力,让“千斤重担众人挑、人人头上有指标、人人心中有压力、人人工作有动力”成为常态。  

  对此,河北省财政厅资源环境保护处处长冯鸿雁感受颇深。他说:“现在,抓工作越来越顺手了,每项工作都有具体时限和标准,不用我催了,反过来,大家都在催我。”  

  那么,河北省财政厅标准化绩效管理在实施中有哪些关键之处呢?  

  河北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实施标准化绩效管理首先要制定合理的绩效计划,即将年度目标任务层层分解为可量化、可执行、可衡量的具体指标,落实到所有单位和人员。比如,2016年,河北省财政厅设立战略目标7项、一级指标52项、处室指标1622项、个人指标2141项。每一项指标都有相应的编码、名称、指标释义、指标类型、考评周期、指标星值、考评标准及评价办法以及负责人、分管领导等要素,这样对每一项工作都可以从时间、质量、数量三个维度进行考量。  

  河北省农业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周云龙表示,财政厅的这种做法触动了他。“标准化绩效管理有效提高了行政效能,把工作人员日常的‘德能勤绩廉’的表现,通过量化的形式、信息化的手段体现出来,应该说对激发大家工作动力、提高工作质量、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起到了一个重要的作用,是一个非常好的管理工具。”  

  但明确指标并不意味着管理僵化。高志立表示,要做到科学严密,管理规范高效,又要有一定的弹性,为各级领导干部留下制度内的管理空间,确保实施过程中能够把握方向、掌控全局,工作开展中能够突出战略重点、树立正确导向。比如,在上级部署指标和重点指标的确定上,应由各级领导干部最终审定,创新性、突破性工作也要让领导干部有一定的裁量权等。  

  有了指标就要去监控、去考核,毫无疑问,绩效是贯穿标准化绩效管理全程的主线。在绩效考核方面,河北省财政厅自主研发了一体化信息化平台,每个单位、每名干部都在信息化平台上周记、月结,实现每项工作过程留痕,各级领导干部可以随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提醒、及时纠偏。  

  在周记、月结的基础上,每季度末和年终,财政厅会对照约定的标准,考核评价单位、个人工作完成情况。为了体现公平,不管是核心业务单位,还是非业务单位,都实行工作指标和党风廉政建设指标“双千分”考核,即业务工作1000分。党风廉政建设1000分;对个人采取“双百分”考评,即业务工作100分。个人德勤廉100分。同时,实行创新性和突破性工作特别加分、重大失误特别扣分的制度,激励增比进位、评先创优。  

  在绩效评价方面,如何处理团队和个人的关系也是实施标准化绩效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了既强调个人奋斗,又突出团队协作,河北省财政厅在完善这一制度的过程中,提出了单位绩效结果占个人绩效结果40%的做法,有效引导干部在进行我管理、自我发展的同时,时刻关注团队、关注他人等。  

  对此,河北省科技厅副厅长李丛民表示,对工作的谋划、落实以及绩效考核,特别是对工作结果的目标导向,是财政厅实施标准化绩效管理过程中的重要创新之一,直接形成了财政“千斤重担众人挑,人人头上有指标”的良好局面,形成了干部“想干事、敢干事和干实事”的良好局面。  

  结果应用是改革的生命力所在  

  高志立表示,在推行标准化绩效管理过程中,他的一个深刻感受就是结果应用是标准化绩效管理的生命力所在,结果不运用或者运用不充分,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  

  在实践中,河北省财政厅逐步建立起了“位子、票子、板子、面子”四位一体的全方位激励约束机制,每年将绩效结果拉出清单,对排名前60%进行公示,并将绩效结果作为干部选任、年度考核、评先评优、各种奖励以及实施惩戒的重要依据。  

  河北省财政厅人教处副处长马桂生介绍:“绩效考评结果已成为河北省财政厅干部选拔的重要依据,厅里会根据绩效排名,按照1∶5的比例初选,如果干不好工作,在绩效评价中不突出,这样的干部根本就没有机会入围干部选拔。”  

  据统计,在这一机制下,按照“绩效初选、民主推荐、能绩评定、党组研究”的程序,河北省财政厅2015—2016年度先后选拔处级干部35名。这种做法树立了能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位置、兢兢业业有出路、老老实实不吃亏的鲜明导向,得到了财政厅干部的高度认同,激发了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也为标准化绩效管理的顺利推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对于绩效突出的干部有位子、有票子,对于连续在绩效评价中排名靠后的干部则是打板子、没面子。这主要体现在对连续两年排名居后或排名后移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约谈;在每年公示绩效结果单位同类别、个人同职级排名前60%的同时,还将对连续3年排名居后或排名后移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公示。  

  河北省工信厅副厅长刘永亭对此感受很深。他表示,标准化绩效管理结果的运用,使管理结果跟“四子”——“位子、票子、板子和面子”挂钩,这样的结果运用能够保证标准化绩效管理有持续长久的动力。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全国政府绩效管理研究会会长高小平对河北省财政厅开展的标准化绩效管理改革也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表示,绩效管理要创新是比较难的,特别是本身内核的制度创新更难。河北省财政厅探索的标准化绩效管理在绩效沟通、信息支撑、闭环管理、奖惩应用等方面,都有创新,很有特色,这种集成创新的路子确实行得通,而且对优化行政管理很有意义。  

  绩效的力量  

  在河北省财政厅,标准化绩效管理已经开花结果,激励着广大财政干部,自觉将决策变成行动,让理想落在岗位,也引领财政干部为财政事业交出了一份亮丽的成绩单,尤其是在一批创新性工作中取得了重大突破———  

  在全国普遍面临经济下行压力的情况下,2015年,河北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3%,超额完成全年任务;2015年,预决算公开在财政部检查中排名全国第一;2015年,入选财政部第二批PPP示范项目13个,总投资额902亿元、申报成功率全国第一位;2015年,利用国际金融组织优惠贷款增长1.6倍,取得历史性突破;2016年,河北省财政厅被中央宣传部、司法部评为全国“六五”普法先进单位;等等。  

  2015年,河北省财政厅得到上级领导肯定性批示34次,41项工作和26人次获得省部级以上表彰,6次在全省性重要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6项工作在全国作了经验介绍。  

  剖析河北省财政厅标准化绩效管理的体系架构,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其核心理念是追求创造客观公正的制度环境和自强不息的人文环境,靠绩效导向提升牵引力,靠目标认同激发内生动力,靠考核奖惩增强外部推力,靠过程控制强化自我约束力。而且,最为难得的是,这套管理体系有效找到了组织和个人的最大公约数,形成价值认同,达成“契约”,促使每名干部都主动而为、自觉而为,最终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提升、自我完善。  

  如今,标准化绩效管理已经走出财政系统,开始在河北全省更多的省直部门内落地。相信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时代契机下,标准化绩效管理将进一步激发出河北干部苦干、实干的持久动力,成为河北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重要支点。(张瑶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