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粮油市场三月份月度报告
河北省粮油市场三月份月度报告
2015年3月份,我省小麦市场价格保持平稳,玉米市场价格上涨,面粉市场价格保持平稳,大米市场价格微幅下跌,豆油市场价格基本保持平稳。
需求疲软 3月份小麦市场价格平稳
供给充足 预计4月份价格保持稳定
一、本月我省小麦市场走势
3月份我省中等小麦平均收购价格为1.270元/斤,较上月上涨0.002元/斤,较去年同期下跌0.014元/斤,跌幅1.2%;平均出库价格为1.287元/斤,较上月持平,较去年同期下跌0.015元/斤,跌幅1.3%。
分市来看,邢台小麦价格最高,平均收购价格为1.285元/斤,平均出库价格1.29元/斤,石家庄平均收购价格为1.28元/斤,平均出库价格1.29元/斤,廊坊平均收购价格为1.28元/斤,平均出库价格1.29元/斤,保定平均收购价格为1.27元/斤,平均出库价格1.28元/斤,邯郸平均收购价格为1.27元/斤,平均出库价格1.28元/斤,沧州、衡水价格最低,平均收购价格为1.25元/斤,平均出库价格1.27元/斤。从当月价格情况看,我省小麦价格整体平稳,全省小麦平均收购价格一直保持在1.27元/斤。
二、市场分析
3月份随着传统节假日氛围的消退,国内麦市购销逐步恢复,但用粮企业阶段性的补库小高潮并不明显,小麦收购价格一直保持稳定,国家临储小麦周度成交均价整体走高。具体分析如下:
一是市场需求整体疲软,南北麦价出现分化。春节过后国内小麦市场购销恢复情况一直不甚乐观,进入 3 月下旬以来,国内小麦市场基本面变化不大,供强需弱的市场格局延续,各地储备小麦的轮换出库使得小麦市场的供给更显充裕。由于国内小麦市场运行价格整体围绕临储小麦拍卖底价,而临储小麦投放区域主要集在南方麦区,这也使得北方麦区价格走势明显好于南方麦区,山东、河北、河南价格基本稳定,江苏、安徽小麦价格相对偏弱。
二是临储麦成交量有所提升,成交均价整体走高。3月份以来的4次国家临储小麦周度拍卖平均成交量为29.1万吨,较2月份的周度平均成交量25.26万吨、1月份的周平均成交量27.93万吨均有所增长;从周度平均成交率来看,3月份为28.52%,2月份为27.33%,1月份35.91%。从3月份国家临储小麦周度成交均价来看,其成交均价为2452-2477元/吨,成交均价整体呈现走高态势。
三是制粉企业开工情况不及上年,小麦采购热情较低。受需求疲软及行业产能过剩影响,一季度国内 面粉 加工企业开工情况不如上年同期, 面粉 加工企业的生存环境较为艰难。但 面粉 加工企业之间经营情况不一,大型 面粉 加工企业因其规模化优势较为明显,其经营情况明显好于中小型 面粉 加工企业。受麸皮市场价格明显下跌影响,国内 面粉 市场行情相对较为坚挺,这对 面粉 购销量形成制约。在国家临储小麦持续投放使得粮源供给有保障的情况下, 面粉 加工企业减缓 小麦 采购力度,降低 面粉 加工企业的采购成本。
后期影响我省小麦价格的主要因素:
从当前 小麦 市场来看,短期内基本面偏空的格局仍然难改,尤其在市场供给充足而需求偏弱、且新 小麦 生产形势乐观的大环境下,估计4月份的 小麦 市场仍将保持平稳。
一是市场供给将维持充足。一方面,虽然市场流通 小麦 不多,但由于需求回暖缓慢,国家临储小麦拍卖每周100万吨的投放数量基本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另一方面,进入4月份各地储备 小麦 轮换出库将会加快,虽然储备 小麦 轮换出库对 小麦 市场价格不会造成很大打压,但必定增加了市场的供给数量,尤其后期其出库节奏将会是影响市场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是短期内需求回暖仍然困难。3月份以来,虽然 小麦 市场购销逐步回暖,但制粉企业开工情况并不充分。据了解,目前大型、特大型企业开机率基本在70%左右,中型及中小型开机率在40%左右,多数小型及小微型企业依旧处于半停产状态。尤其随着天气的转暖, 面粉 消费将进入淡季,对市场的支撑也将会减弱。
3月份以来,国内 玉米 价格上涨迅速,而 小麦 价格相对稳定,导致 小麦玉米 之间的比价有所收窄。目前 山东 济南 小麦 进厂价在2550元/吨左右, 玉米 进厂价为2400元/吨左右, 小麦 、 玉米 价差缩小到目前的150元/吨左右。由于主产区 小麦玉米 现货价差仍为正值,当前 小麦 饲用替代仍不具备条件。
三是新麦生产形势乐观,稳定市场心理。 农业部 消息,今年春耕春播开局良好。当前 小麦 返青期一二类苗比例88.8%,同比高1.8个百分点,是近10年同期比例最高的一年。特别是占全国 小麦 面积40%以上的 河南 、 山东 两省 小麦 苗情明显好于2014年。河北 小麦 一二类苗亦高于常年,为历史上较好的年份之一。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今年 小麦 产量略高于去年的1.26亿吨。由于当前市场对今年新季 小麦 产量预期持乐观态度,这将在一定程度上稳定市场的心理。
总的来看,4 月份国内面粉消费步入季节性淡季,且面粉加工企业受产能过剩及需求疲软等因素制约,后期对小麦采购的积极性不会太高。目前国内小麦市场库存量明显高于上年同期,后期再加上轮换出库和新麦上市邻近的压力,国内麦市购销难以出现明显改观,预计小麦价格将以平稳偏弱运行为主。
各方收购加快 3月玉米价格快速反弹
粮源不足但需求有限 预计4月市场平稳运行
一、本月我省玉米市场走势
3月份我省玉米平均收购价格为1.078元/斤,较上月上涨0.037元/斤,较去年同期上涨0.06元/斤,涨幅5.69%;平均出库价格为1.139元/斤,较上月上涨0.038元/斤,较去年同期上涨0.065元/斤,涨幅6.05%。
3月份,随着临储玉米收购进度快速推进,国内玉米市场价格整体上涨,华北地区深加工企业涨势最为明显。3月前三周我省玉米收购价格累计上涨0.05元/斤,下旬涨势放缓。分区域看,北部张家口、承德、唐山、廊坊和秦皇岛月初入库均价为1.07-1.09元/斤,月底达到1.14-1.16元/斤;石家庄、保定、衡水、邢台、邯郸、沧州等地月初入库价为1.05-1.07元/斤,月底达到1.13-1.15元/斤。
二、市场分析
3月份,国内 玉米 市场购销活跃,价格“涨”声一片,以主产区深加工企业及北方港口价格涨势最为明显,进而带动南方销区售价上调。对3月份国内 玉米 市场行情回顾可以发现,临储收购加快和企业备货是此番行情的重要推动力,下面具体进行分析。
东北产区:截至3月30日,临储玉米累计收购量为7612万吨,较2月28日的5959万吨增长1653万吨,赶超去年全年收储总量,当前收储量已占东北总产的77%。随着临储的大量收购,东北产区市场粮源见底,玉米收购价格月度涨幅120-140元/吨。
华北产区:截至3月25日, 河北 、 黑龙江 等11个 玉米 主产区各类 粮食 企业累计收购新产 玉米 12387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1563万吨。3月份华北各市场主体采购意愿强烈,抢购造成 华北 地区 玉米 价格不断攀升,单周涨幅30-50元/吨。经过半个多月的抢购,3月下旬深加工企业阶段性补库已基本结束,上涨行情基本结束,价格高位调整。
销区及港口:3月份北方港口散粮收购价格平均涨幅100-120元/吨,月底涨幅放缓;3月份 南方销区 玉米 售价先上扬后窄幅震荡,月度涨幅80元/吨左右。不断上行的玉米价格刺激了销区玉米替代品的使用,高粱和大麦成交火爆。3月底广东港高粱加大麦的库存总和高于玉米库存。
目前来看,此轮上涨行情启动早,持续时间短,部分透支后续涨幅。急涨之后,华北及南方部分地区行情企稳,开始高位窄幅波动,而饲料消费复苏缓慢、进口谷物替代等因素可能导致市场出现阶段回调行情。后期国内玉米市场多空因素并存,价格中长期看涨,但短期涨幅有限。
利多因素:
一是临储可能破“8”,东北玉米将维持强势。今年离临储收购结束还有近一个月,若按照本年度周均收购量350万吨计算,理论上收储总量在9000万吨左右,但考虑到东北产区余粮有限,2014/2015年度临储玉米收购量或突破8000万吨,创下历史新高。自临储政策开始,2008/2009和2012/2013 年度收购量达到3000万吨,其他年度在100-1100万吨左右,2013/2014年度接近7000万吨。若本年度收储量达到8000万吨,则占到国内玉米年产量的37%左右。后期市场有较大用粮缺口,市场看涨预期较强。
二是6月份之后粮源将依赖成本较高的政策粮。商品粮源的缩减导致后期市场仍将依赖政策性粮源投放。2014年临储拍卖起始时间5月22日。据悉,2015年临储拍卖将在4月份开始。临储收购成本将是储备粮拍卖底价的参考依据,而在前期临储高价收购前提下,后期政策粮入市价格很难低于其收购成本价。市场价格将向政策价靠拢,继续向上可能较大。
三是 生猪 价格反弹,饲料需求缓慢回暖。3月下半月期间,我国生猪市场演绎今年年内首轮强劲反弹行情。其中仔猪市场已经升至近一年多来的高位,活猪收购价格反弹0.1-0.2元/斤,全国生猪收购价格的短期涨幅普遍达到5%-10%以上。由于未来5-10个月中国商品猪供应缺口的隐现,包括清明节、端午节对于肉品需求的阶段性提振,以及 屠宰 企业寻购意愿的整体回升,预计4月份我国生猪市场有望延续底部抬升,饲料需求或继续受到提振。
利空因素:
一是高粱和大麦替代升温,销区高价玉米成交不畅。当前销区进口高粱大麦等能量饲料替代较为成熟,保守预计将会减少30%左右国内玉米消耗。2013/2014年度,替代玉米用量大致在1700万吨,2014/2015年度,该数量或将增加至2000万吨左右,对玉米价格形成压制。
二是进口 玉米 数量同比增长。海关 数据 显示,今年2月份我国 玉米 进口量达到60.2万吨,其中乌克兰 玉米 进口量达到57.3万吨,占比95%,美国 玉米 进口量仅1万吨左右。不过,市场传闻中国已经购买12万吨 美国 新作 玉米 ,在MIR162转基因问题解决之后中国对美国 玉米 大门或将重开,届时低价进口玉米将对销区市场造成不小的冲击。
三是优质粮源紧缺,霉变现象将会愈发明显。受去年入秋以来气温偏高等因素影响,导致 玉米 霉变隐患再度浮现,尤其 黑龙江 及 吉林 省中东部,局部霉变率高达20%。据了解,目前 黑龙江 和 吉林 局部地区贸易商手中 玉米 霉变普遍在6%-8%之间。气温转暖后 玉米 的保存难度可能进一步加大,在原本霉变等指标偏高的基础上再度埋下忧患,后期优质 玉米 供应将更加紧缺。
综上所述,在临储收购支撑下,未来东北粮价下跌空间有限,后期拍卖重启后,在高成本压力下,市场价格将逐步向拍卖价靠拢,同时,养殖行业缓慢复苏也支持玉米中长期向上趋势。然而,进口谷物替代、低价进口玉米冲击仍可能导致市场出现阶段性回调。预计4月份我省玉米价格将小幅上涨。
3月份面粉价格平稳运行
预计4月份价格仍将保持稳定
一、本月我省面粉市场走势
3月份,我省县级集贸市场面粉(25公斤/袋富强粉)平均批发价为1.68元/斤,较上月持平,较去年同期上涨0.02元/斤;平均零售价为1.75元/斤,较上月持平,较去年同期上涨0.02元/斤。
二、市场分析
每年的三到四月份是都是小麦消费淡季,制粉企业小麦收购热情较低。截至3月底, 北京 特一粉出厂价3200元/吨,较年初下跌20元/吨; 浙江 杭州特一粉批发价3440元/吨,下跌20元/吨; 广东 广州特一粉批发价3380元/吨,上涨40元/吨。截至3月下旬,国内特一粉与三等白小麦均价的价差为810-820元/吨,较年初价差有所拉大。受困于麸皮价格大跌,“面强麦弱”格局显现。
4 月份国内面粉消费仍是季节性淡季,且面粉加工企业受产能过剩及需求疲软等因素制约,面粉价格将保持稳定。
临储收购结束 粳强籼弱依旧
市场供给充足 后期走势趋稳
一、本月我省大米市场走势
3月份,我省集贸市场东北圆粒粳米(25公斤装)平均批发价为2.47元/斤,较上月下跌0.01元/斤,较去年同期上涨0.03元/斤,涨幅1.2%;平均零售价格为2.59元/斤,较上月下跌0.01元/斤,较去年同期上涨0.04元/斤,涨幅1.6%。
二、市场分析
进入3月份,东北粳稻仍在最低收购价执行期内,大部分国有粮库仍执行1.55元/斤的收购价格,而加工企业收购受到市场粮源偏紧的影响,价格持续上扬。3月底,东北产区临储收购结束。南方籼稻产区加工企业由于市场供应相对充足,且籼米市场总体需求偏弱,价格走低,南北粳籼价差有所扩大。预计后期稻谷市场价格将维持平稳走势。
分析后期影响我省大米市场价格的因素:一是东北粳稻价格走高。东北地区粳稻收购量较大,市场粮源趋紧,推动价格上涨。春节前期市场对东北米消费量较大,特别是对于优质东北大米,在全国各地受青睐程度较高。前期轮换出库的低价粳稻基本消化完毕,市场行情稳步走高。由于收购集中在东北地区,苏皖地区粳稻供应相对充裕,苏皖粳稻行情保持平稳。二是临储稻谷轮出,增大供应压力。在储备稻谷轮出不断加快的同时,临储早籼稻轮出的供应压力也在不断增大。2013年收购的临储早籼稻达567万吨,2014年又收购了419万吨,合计达986万吨,占2014年早稻产量的近三成,临储早籼稻后期面临较大的去库存化压力。为减少压力,今年年初,国家举办稻谷专场交易会。其中,投放2013年早籼稻199.5万吨,成交68.45万吨,是2014年全年临储早籼稻成交量12.27万吨的四倍多。短期如此大的临储早稻投向市场,将不可避免地对市场造成较大的压力。三是加工企业大米出厂价格上涨。3月份,东北产区农户手中水稻所剩十分有限,市场供应粮源偏紧,部分加工企业库存原料紧张。随着市场需求恢复,提振加工企业收购水稻和生产大米的主动性,同时,农户提价卖粮心态较强,优质水稻价格呈现不断上涨的态势。受生产成本高企的推动,部分加工企业大米出厂价格有所上涨。
总体来看,因市场粮源趋紧,收购困难的因素影响,短期粳稻市场有继续小幅上涨的可能。而储备轮出影响较大的早籼稻市场供应压力将逐渐增大,“粳强籼弱“依然显现。预计近期省内稻米价格维持平稳。
豆油基本面缺乏亮点
预计价格弱势平稳运行
一、本月我省豆油市场走势
3月份,我省集贸市场豆油(小包装5L/桶)平均批发价格为4.68元/斤,较上月上涨0.01元/斤,涨幅0.21%,较去年同期下跌0.44元/斤,跌幅8.60%;平均零售价格为5.05元/斤,较上月上涨0.02元/斤,涨幅0.40%,较去年同期下跌0.47元/斤,跌幅8.51%。
二、市场分析
本月,我国沿海油厂压榨利润稳固,开工率大幅提高,随之而来,大豆库存不同幅度收缩。马棕油出口关税恢复在即,国内豆粕未执行合同量削减,油粕消费缺乏崭新驱动力,国产豆、进口豆供应压力逐渐显现出来,油脂油料或延续震荡下探行情。分析后期影响豆油价格走势的主要因素有:
一是4月中旬前大豆库存将降。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消息,由于近期巴西罢工结束,巴西大豆装运基本正常,预计4月份我国大豆到港量将提高至550万吨左右,低于去年同期的650万吨。根据船期推测,巴西大豆在4月中下旬开始集中到港,4月中旬前大豆库存将下降。二是大豆压榨利润良好。4月份进口大豆平均成本为3180元/吨,比3月份下跌120元/吨,跌幅3.6%,是美国3月船期,采集的点价时间是去年12月20日至今年3月10日,其间最高价3375元/吨,最低价3015元/吨,高低价差360元/吨,波动比较剧烈。三是豆油供给略显紧张。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我国年度食用油消费量为1250万吨,工业消费115万吨,合计1365万吨,平均每月消费豆油113.7万吨,6个月消费682.5万吨。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其中3月是预计数),6个月合计进口豆油23.1万吨,合计出口豆油6.1万吨,供给量为679.7万吨,供给略小于需求2.8万吨,面临挖库存。
总体来看,国内豆油基本面缺乏亮点,随着时间的推移,豆油将进入夏季消费淡季,市场短期抗跌但中长期难以摆脱弱势行情,预计国内豆油价格将弱势平稳运行。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