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疾控中心提醒:谨防“害人虫”威胁健康

01.07.2019  19:11

   近年来,病媒生物种类、密度和分布不断发生变化——

   谨防“害人虫”威胁健康

  河北新闻网讯(记者张淑会)随着天气转热,蚊虫等“害人虫”密度快速上升,各种虫媒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几率大大增加。省疾控中心专家提醒公众,不仅要防范蚊子、苍蝇、蟑螂等人们熟悉的“老害虫”传播的传染病,还要警惕蜱虫、螨虫、恙虫等公众不太了解的“病媒生物”传播的各种传染病。

  所谓虫媒传染病,就是由病媒生物作为媒介传播病原体而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的疾病。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资料显示,全球每年有10亿多人感染虫媒传疾病,100多万人因此而死亡。仅蚊子传播的恶性疟疾每年就造成70万人死亡。在我国法定报告的39种传染病中有10种属于虫媒传染病,如鼠疫、肾综合征出血热、乙脑、登革热、疟疾等。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城市化进程加快、旅游和贸易增加等,病媒生物种类、密度和分布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省疾控中心有害生物防治所所长黄钢介绍,从目前监测结果来看,以前在城镇居民区并不是优势蚊种的白纹伊蚊种群现在的构成比例有所增加,过去居民家中的大蟑螂(美洲大蠊)还占有一定比例,而如今小蟑螂(德国小蠊)已成为绝对优势种群,过去只流行于我国海南、广东等地的登革热,如今也出现了由南向北迁移扩散的趋势,在河南、山东等地也有了本地二代病例的发生。

  “在我省,虫媒传染病主要有由蚊子为媒介传播的流行性乙型脑炎和由鼠为媒介传播的肾综合征出血热,每年都有人被感染,病例报告均为散发的本地病例,局部地方偶有由蜱虫、恙虫等媒介传播的莱姆病、恙虫病等病例发生,但病例不多。”黄钢说,疟疾、登革热除个别输入病例外,近年来我省没有本地二代病例发生。

  为做好虫媒传染病防控,我省在全省各地建立了4020个病媒生物监测点,其中219个老鼠监测点、1291个蚊子监测点、340个苍蝇监测点、498个蟑螂监测点、292个蜱虫监测点、1380个臭虫监测点。按国家要求对这些卫生害虫进行监测,掌握了解蚊、蝇、蟑螂等害虫的种群构成和季节消长规律,及时发布害虫预警措施。

  与其他传染病防控工作一样,做好虫媒传染病防控的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切断或消除传播途径。对此,黄钢提醒公众,一定要搞好生活卫生环境,及时处理生活垃圾,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减少害虫孳生的条件。平时要有防虫害意识,在蚊蝇等卫生害虫活动的季节家里应准备有防蚊蝇或除虫设备,网购的物品包装盒进家后应立即查看有无藏匿蟑螂。外出游玩时要有防护意识,尽量避免去野外树林、灌木丛等,野外作业时最好穿长袖衣物和长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