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森林湿地得到恢复 野生动物重现生机

13.06.2014  14:19

河北日报、河北网记者 曹 智 通讯员 姚伟强

2013年4月30日,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一监测相机内发现金钱豹图像;今年4月和5月,小五台山上又分别出现了鸳鸯、黑鹳的身影……近日,笔者走进我省最大的自然保护区——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人工造林大县——涞源,探究人与动物之间的故事。

久违的珍稀野生动物,接二连三出现

小五台山是太行山主峰、也是我省最高峰。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83年,2002年晋升为国家级,总面积26700公顷。5月7日,笔者来到神秘而巍峨的小五台山,站在山脚下极目远望,天空晴朗,青山环绕。不远处的湿地波光粼粼、水鸟翩跹。

快看,那就是黑鹳。”顺着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李盼威手指的方向,笔者远远地看到几只黑鹳在湿地边散步。不一会儿,又有几只黑鹳飞落下来,细数竟有8只。“这里的黑鹳群有20多只,是个大家族。目前,全国黑鹳数量也只有1000只左右。”李盼威说。

最近的调查显示,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新发现7种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动物。至此,保护区内已有褐马鸡、金钱豹、黑鹳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6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22种。

上世纪八十年代,附近村民曾发现过金钱豹,重新发现它的踪迹是去年春天。”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宣教科副科长杨照说,“保护区还有一个动物明星,就是被誉为‘东方宝石’的褐马鸡,保护区成立时褐马鸡的数量是2400只左右,预计现在数量也会有所增加。

5月9日,笔者来到涞源县白石山林场,行走在山林间,密林深处不时传来环颈雉的叫声。涞源县林业局野保站站长陈汉章说,涞源目前有野生陆生脊椎动物149种,其中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动物21种。

同样是这片山林,几年前陈汉章还在为野生动物稀少而担忧。现在,他开始为野生动物增多而“烦恼”了。“今年,出现了多处野猪破坏耕地的情况。2012年,涞源石道沟村还发生过不明动物袭击羊群事件,21只羊被咬死,专家根据现场痕迹判断,极有可能是豹子。

保护区、人造森林成了野生动物家园

注意中介蝮!5月8日,在小五台山的山涧口沟入口处,保护区管理局几十名职工正在这里植树,身旁一张毒蛇的图片提示着人们注意危险。“虽然保护区内植被丰富,但是边缘、入口等地仍需绿化,每年管理局都会组织职工栽树。”李盼威介绍。笔者看到,由于山上都是石头,人们需要先把石头挖走,然后从山脚运来好土,才能把树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