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林科院“十二五”期间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

05.01.2016  11:24
  “十二五”期间,省林科院在省林业厅的正确领导下,以建设省内一流院所为目标,以完善平台建设、提高创新能力、加快人才培养为重点,以改革创新和制度建设为保障,以科技四结合为抓手,抓重点、攻难点、出亮点,为全省林业生态建设供了有力科技支撑。   一是科技项目经费大幅增长。紧紧围绕“谋划一批、上报一批、争取一批、实施一批”的总体思路,着力抓好科研项目和经费的争取工作,科研项目数量和层次明显提升,科技项目经费显著增加。“十二五”期间,新上科技项目106项,项目总经费达到5500多万元,经费比“十一五”期间翻了一番。特别是国家科技支撑、948引进项目、科技部转化资金、林业行业公益性专项等一批国家重点项目明显增加,占项目总数的32%,有力的推动了科研综合实力的提升。   二是科技成果奖励取得重大突破。“十二五”期间,共取得科研成果61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主持完成的“彩色植物新品种-中华金叶榆(美人榆)选育及产业化技术”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冬枣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创新与应用”、“葡萄防雹防鸟网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和参与完成的“枣树重大害虫绿盲蝽蟓和皮暗斑螟综合治理技术”3项成果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5项;省山区创业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省农业推广奖2项,获奖层次之高、数量之多,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三是知识产权保护跃居省级科研院所前列。选育成功的美人榆、青云1号国槐、朝霞杨3个品种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权证书。1个品种获得美国专利商标局保护,这是河北省首个获得美国保护的植物新品种。毛白杨、枣、山杏、红国光苹果、核桃、萱草等30个林木良种通过省级审定。获得国家专利授权58件,其中发明专利20件、实用新型16件、外观设计专利22件,专利授权数量跃居全省省级科研院所前列。“十二五”期间制定“八仙花盆花产品质量等级”和“中华金叶榆生产技术规程”2项国家行业标准,制定省级地方标准13项;出版《北方葡萄减灾栽培技术》、《都市观光农业产业理论研究与实践探讨》、《林果花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专著3部,发表学术论文210篇(185),影响因子0.5以上的国家级文章达到68篇(42),论文篇数和影响因子比“十一五”期间分别增长13.5%、61.9%。金叶榆(美人榆)维权工作取得较好成效,成为全国林业植物新品种权维权的第一案例,为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律的修改和维权实践提供了经验和借鉴。2014年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全国林业知识产权试点合格单位。   四是基础平台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建立2个国家级生态定位站。省林科院承建的“河北小五台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和“河北丰宁沙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2个国家级生态定位站获得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复立项。小五台山森林生态站已展开定位观测工作,丰宁沙地生态站正在建设之中。两个生态站的建设,将为河北省乃至全国生态建设提供翔实准确的林业生态数据。建立了国家榆树、核桃良种基地。依托河北省林科院建立的河北省林木良种繁育中心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第二批国家榆树、核桃良种基地。基地先后引进榆树、核桃良种60多个,选育出榆树良种1个,并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选育出核桃新品种2个,通过省级林木良种审定。完成的2个项目分别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省山区创业二等奖,为推进全省榆树、核桃良种化进程奠定了坚实基础。省林木良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取得良好等次。依托省林科院建立的河北省林木良种工程技术中心先后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84项,获省级以上科技奖励11项,制订5项省地方标准;授权知识产权34项,顺利通过了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评估,2011年、2013年分别被确定为良好、合格等次,跻身省级重点工程中心前列。组建了国家级葡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由省林科院牵头联合11所高校,13家研究单位,24家企业,共计48家单位组建了中国葡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实现了产学研的有机结合,2012年被省科技厅认定为第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013年被科技部确定为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重点培育联盟。(省林科院 徐振华)(第0001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