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报》:一个村 一口锅 一家人——河北省威县孙家寨村“孝亲敬老大餐”见闻
一个村 一口锅 一家人
——河北省威县孙家寨村“孝亲敬老大餐”见闻
本报记者 周 亮 曾庆民
“盼了初一盼十五”,可能是对河北省威县孙家寨村以及周边十里八乡的老人们,最贴切的心情描述了。该村每月初一、十五都会支起大锅,给少则四五百、多则上千位的农村老人做一顿孝亲敬老饺子宴。这顿大餐从2011年发展至今,其意义已不仅仅是一顿饭那么简单,而是成为当地凝聚孝心、爱心、民心的敬老品牌。
10月27日,农历九月十五,记者走进孙家寨村,品尝了这顿丰盛的饺子宴,感受了浓浓的犹如过年般祥和的气氛。
1
27日上午10时,在距离村口还有两里地的地方,记者遭遇堵车。十里八乡的老人们都赶来吃饺子宴,他们的自行车、三轮车、电动小摩托、拖拉机等把村口围了个水泄不通,路两边还停满了特意赶来帮忙的志愿者的小轿车。
记者一进村口就被热心老人带着穿过人流,来到村子的中心广场。这里好不热闹。正北的舞台上正在上演威县乱弹传统剧目《高平关》。舞台背后,十二三名志愿者正热火朝天、有条不紊地和着面、揪着面剂子、擀着饺子皮。广场东侧至少有6位老人在享受志愿者的免费理发,看那一地头发,记者估摸他们已剪了30多位了。西侧和南侧,六七个人围坐一桌包饺子,足足31桌,每张小桌子上都摆放着一盆韭菜鸡蛋的馅儿以及一盖帘擀好的饺子皮。从30公里外的芦头村赶来的志愿者张银兰和儿媳刘艳芬,坐在其中的一张桌子旁,和其他志愿者一边聊着天,一边包着饺子。每当饺子像鱼鳞一样整齐地排满一盖帘后,就会被来自威县贺钊乡的身穿红马甲的义工岳金枝收走。广场西北角一字排开20多个置物架,每个置物架17层,每层都放了一盖帘饺子,从远处看去,就像一堵“饺子墙”。
2
这得有多少个饺子?记者拦住从面前跑过、穿着红马甲、拿着步话机的工作人员想一探究竟。“我也不知道包了多少饺子,反正已经和了400斤面了。”这人急匆匆,并没有想要停下脚步,记者只好跟上去继续询问就餐老人人数。“现在有四五百位吧,还在陆续来的!”这里像您这样的工作人员有多少位,才能服务这么多老人?”
“
“我不是工作人员,是义工!”52岁的邱书军终于停下脚步,向记者做了介绍,他住20里地外,在孙家寨村做孝亲敬老义工已第4年,每个月初一、十五都来帮忙。“当初听说这个村要给留守老人免费做饭,觉得新鲜就来凑个热闹,以为又是个一次性的爱心活动,谁知每个月都做。我觉得是个挺好的事儿,就参与进来帮忙擀饺子皮、包饺子。”邱书军指了指广场,“穿红马甲的都是长期义工,每次活动都来。志愿者就数不清了,你随便抓一个就是。”
来自保定市24岁的贾尚德在孙家寨村已待了整整一年。“之前来当过一次志愿者,被这里的孝文化所感染。俗话说‘先学做人,再学做事’,我就决定住在村里好好净净心、静静心。”贾尚德介绍,除了每月初一、十五的孝亲敬老大餐,他们每天还会给村里的空巢老人送三餐。“其实,就是去看看他们,有个病什么的能及时发现。”志愿者夏金凤今年27岁,她是在邢台从传统文化教育讲座中得知孙家寨村孝亲敬老大餐的,早上8点就赶到现场帮忙。来自廊坊的孙秀玲早上5点出门,开了3个多小时的车就为给老人们包顿饺子。石家庄的线雅静更是带着爸妈、公婆和老公一起来当志愿者,早上7点到达现场就开始打扫广场、摆桌子、包饺子。“我们想给正在上幼儿园的孩子做个榜样,告诉她中国的孝亲敬老传统文化是多么宝贵。”线雅静说。
“这口煮饺子的大锅啊,就是用大家的孝心和爱心烧旺的。”孝亲敬老大餐的发起人付宏伟感慨地说。
3
孝亲敬老大餐,最初只是事业有成的付宏伟的个人爱心行为。因父病回村侍疾的他,看见古朴农村的传统孝道风气越来越淡,不免有些心寒,便从石家庄卷铺盖回村,想为农村老人做些事情。付宏伟从为7位空巢老人送饭开始,发展到为全村老人在初一、十五做饭,再到为周边十里八乡的老人做饭。
“我自己的力量是有限的,但众人拾柴火焰高。”孝亲敬老大餐一传十、十传百,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参与。“我们有固定参加活动的义工,有全省各地赶来帮忙的志愿者。包饺子需要的面粉、油、蔬菜、肉,除了自产自用外,大部分是爱心人士捐赠的,义工和志愿者大多也不是空手而来。”付宏伟介绍,因为弘扬了孝悌文化、树立了农村新风,孝亲敬老大餐还得到了村委会、乡镇政府、县委县政府以及慈善基金会的大力支持,逐渐从个人爱心行为上升为举全县之力打造的孝亲敬老传统文化品牌。
变化总是在不经意间发生,在“大餐效应”的影响下,村里的风气发生了变化,原本对老人爱答不理的儿女和年轻人也开始关照老人。老人受到了尊重,有了地位。家风、民风、社风逐渐正向良性发展。
孙家寨村78岁的空巢老人许二春高兴地竖起了大拇指:“好好好!”简单的三个字透着老人满满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