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经报:河北省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系列报道(一)
在河北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水资源监控中心的大屏幕上显示着水资源管理信息平台界面,遍布全省的1970个地下水位监测点定时上传数据,系统进行数据存储、分析、处理,实时监控着地下水开采量和水位的变化。
河北省的地下水超采量和超采面积均占全国的1/3。从2014年起,国家在河北省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办法,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刻不容缓
2014年6月的一天,衡水市景县龙华镇贾吕村的一块苜蓿地,细细的沙土在地头摊了一片,足有篮球场大。
贾连海说,前几天犯了一个错误。浇苜蓿时发现水变浑了,有人说是不是井坏了,自己不信反而敞开浇了一晚上,早晨一看抽上来的全是沙子,这才赶紧停下,把泵拔了出来,否则几万块钱的泵就毁了。
贾连海是景县津龙公司的董事长,这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当时流转了2.1万亩地,主要种小麦和玉米。地里一共30多眼机井,当年上半年就坏了3眼,原因是水位在逐年下降,一抽进沙子就把叶轮打坏了。
他说,15年前打到八九十米就出水,眼下至少要120米。
据县水务局副局长刘兰生介绍,景县基本没有地表水,属于严重资源型缺水地区,200多条干支渠、900多个坑塘常年干着,每年0.7亿立方米的用水缺口靠地下水尤其是超采深层地下水填补。深层地下水不可再生,越采越少,水位每年下降2—3米,水泵几年一换,提水成本逐年增加。
隔着南运河,与景县相邻的沧州市东光县水系发达,但也属于严重资源型缺水地区,人均、亩均水资源量分别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9.3%和5.6%,也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同时,境内80%的浅层地下水是苦咸水,无法饮用和灌溉农田,长期以来主要靠开采深层地下水维持生产生活,年均超采约0.2亿多立方米。
该县地下水位也是连年下降,漏斗区面积不断扩展,地面持续沉降,而且深层地下水含氟量严重超标,氟骨病、氟斑牙普遍,影响群众身心健康。
这两个县的处境,是河北省整体情况的缩影。
河北是典型的资源型缺水省份,也是唯一没有大江大河过境的省份,人均水资源量307立方米,仅为全国的1/7,全省一般年份缺水124亿立方米,经济社会发展不得不长期依靠超采地下水维持。
“(上世纪)50年代,全省只有1800多眼井,现在已经达到90.1万眼。”河北省水利厅水资源处处长苏建平说,以前主要是开采浅层地下水,后来井越打越深。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全省年均超采地下水50多亿立方米,累计超采1500亿立方米;超采面积达到6.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1/3多、全省平原国土面积的92%。
全省形成了7个大的地下水漏斗区,并且深层地下水位以每年0.5—1米的速度下降,造成农村群众饮水困难,引发地面沉降和地裂、河流断流和干涸、湿地萎缩和泉水断流、海(咸)水入侵等地质环境灾害。
刻不容缓!地下水超采治理已到危急关头。
综合施治
“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是河北的命脉工程,意义重大,影响深远。”2014年6月,在全省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推进会上,河北省省长张庆伟说。
以这次推进会为标志,试点正式启动。当年,先在超采最严重的黑龙港流域包括衡水、沧州、邢台、邯郸4市的49个县(市、区)开展,后来逐步扩大,今年更是扩大到全省11个设区市中的9个市和省直管的定州市、辛集市,一共115个县(市、区),涵盖全部7大漏斗区。
这是一项范围广、投入大、历时长的系统工程,涉及广大用水主体,关系地下水开发、利用、保护、修复的方方面面,需要工程、技术、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相结合。
省里成立领导小组,省长张庆伟任组长,财政、水利、农业、林业、国土等部门参与其中,办公室设在省财政厅。
按照治理规划,结合水源条件,坚持目标导向,坚持问题导向,“节、引、蓄、调、管”五项措施综合运用。
——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实施节水优先战略,完善从水源到田间的水利工程建设,全面推广喷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最大限度引用地表水。优化利用南水北调等外调水源,进行区域间、行业间统一调配,用足用好国家分配的长江水、黄河水指标。
——加快实施蓄水工程。建设河湖库渠蓄水工程,构建布局合理、蓄泄兼备、引排得当、丰枯调剂、循环通畅的水网体系,确保外调水、过境水和雨洪水蓄得住、用得好。
——着力调整产业结构。按照以水定产、适水发展的要求,利用市场手段,引导企业调减高耗水产业,引导农民种植高产量、低耗水的农作物,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水资源环境系统协调发展。
———从严管控取用地下水。严格经济社会取用水总量管理,特别是地下水资源,在确定产业发展、生产力布局、城市建设时充分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因水制宜,以定供需。强化执法、强制监管,对非法取用地下水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确保各项禁采限采措施落实到位。
模式初成
贾连海的津龙公司农业产业循环园区成为景县试点的重点区域。该县实施了地表水灌溉项目,扩挖县级干渠、坑塘,铺设田间输水管道,今年以来两次引蓄黄河水3000多万立方米;实施了井灌区高效节水项目1.15万亩,上了喷灌、滴灌、大型喷灌机组,省时、省工、节水,实现适时灌溉,可实现年压采深层地下水41.5万立方米。
东光县则着力打造沟塘渠库全面联网,引蓄排灌有机结合,旱能浇、涝能排的农田水利系统,压采深层地下水,涵养地下水环境。
据东光县财政局局长张立春介绍,该县配套实施了漳卫新河调水工程,去年引蓄上游客水6000万立方米。客水入境后,由遍布全县的河道、沟渠、闸站等截引工程输送至各个角落,主要依靠坑塘进行集中蓄存调剂满足灌溉用水需要,实现了引得来、蓄得住、用得好,能保灌农田100多万亩次,可为全县农民节省浇地成本2000多万元。
2014年度、2015年度试点已形成农业压减地下水开采能力15.2亿立方米,相当于大约106个杭州西湖的水量。
“我们初步探索出地下水超采的综合治理模式,试点工作已由探索路径、总结经验阶段转入全面推行治理模式阶段。”河北省财政厅农业处处长贺志说。
这一模式被概括为“确权定价、控管结合、内节外引、综合施策”,即明确水权,制定水价,大力实施水价综合改革;控制总量,强化管理,从严管控地下水开采使用;节约当地水,引调外来水,着力发展现代节水农业和增加替代水源;通过综合治理,压减地下水开采,修复地下水生态。
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减缓超采到采补平衡再到逐步恢复。按照河北省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规划,到2020年,实现地下水基本采补平衡;到2030年,实现采补平衡。(李继学 丁楠 和辉 何菲 马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