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法院公众开放活动呈现纵深之势

08.06.2015  11:53

  最近一周来,省内跑法院口的记者们真是跑断了腿,全省三级法院的公众开放活动如火如荼,一批批社会各界人士受邀进法院大门参观旁听交流提意见,一个个法院法官主动走出去,开展大走访、进社区、巡回讲坛、广场普法,更有很多法院把法律服务触角延伸到社区学校甚至田间地头。

   记者发现,河北三级法院公众开放活动越来越密集,开放程度也越来越高。包括新乐法院在内的一些基层法院,甚至每周举办一次开放日活动。河北高院称:公众开放正在成为法院工作的新常态。

   此举不但让越来越多的群众对法院不再陌生,也一定程度上赢得了社会越来越多的信任。

   敞开大门:看法院  观庭审  深度体验流程

   6月3日,衡水中院院长周廷生向参观公众开放了自己的办公室,20多个公众代表兴致勃勃地在他办公室狂拍照片,问东问西,并跟他交流合影,好多人表现的很惊讶,“原来法院院长的办公室这么简朴”。

   当日,在河北高院,有40位来自学界、企业界、律师界和新闻界的“客人”受邀走进法院大门,参观法院的信息化建设、执行指挥系统,了解司法公开全方位进展,他们分别法院执行指挥系统的强大功能、信息化建设的高速发展。法院对他们详尽介绍了审判流程、司法文书的公开、庭审直播的推广,以及不断深入的司法拍卖改革,还有河北高院正在推行的网上预约立案、庭审公告公示。

   “以后我拿公民持身份证就可以预约旁听庭审了”,一位法学院的学生显得很有兴趣。

   在廊坊、沧州、保定、邯郸……全省所有中、基层法院都有二三十个记者和社会监督员,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走进法院,参观法院、旁听庭审、交流沟通,主动展现各法院的审判流程信息、裁判文书和执行信息公开和具有自身特色的司法公开亮点,并听取公众代表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邢台桥西法院邀请媒体及五四社区群众代表走进法院,来到了数字法庭旁听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案件的庭审,法官随后跟大家交流观摩庭审的感受,并解答了大家提出的疑问一一进行了解答。会议室内不时发出阵阵笑声和掌声让当地一家报纸发出感慨:没想到法官和社区居民之间的关系这么亲近。

   廊坊三河法院精心为公众代表安排了一场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案件的观摩庭,让大家旁听了案件审理的全过程,并在庭审结束后举行庭审评议,并请代表们为法官的庭审活动现场打分。

   在省会石家庄,裕华区法院邀请了陪审员、群众代表及河北师范大学部分学生代表约20人旁听了一起刑事案件。通过直观的法庭现场,让大家亲身感受到了法庭的威严、审判的专业和法律的权威。

   张家口市桥西法院新华街法庭专门举办了青少年法制教育开放日活动,来自利民小学的学生们怀着兴奋和激动的心情与法院来了一次近距离接触。当天,新华街法庭庭长李鹏翊和法官牛洁结合真实的刑事、民事案例对未成年学生进行了全面的法制教育,教育大家在平时要加强与老师、家长的沟通交流,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走出法院:司法触角从社区学校延伸到田间地头

   在法院开放活动中,很多法院采取“走出去”的办法,主动将法律服务送到公众身边。

   保定中院抽调20名法官组成了普法小组,在机关门口进行司法公开宣传,利用展板、条幅等宣传品展示了法院办案流程、收费标准等法律实用信息,宣传法院近年来的发展变化和司法公开成果,耐心细致地解答群众咨询。

  石家庄市新华区法院组织了多名干警深入到赵陵铺镇燕都·金地城社区,采取讲座、案例剖析、现场咨询等形式,开展了一场法律进社区普法宣传活动,宣传《民法》、《婚姻法》、《继承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来自赵陵铺镇政府及社区的干部和社区居民约200余人到场听宣讲。

   6月5日环境日,石家庄市两级法院结合各自实际组织开展环境资源刑事案件集中宣判、行政、民事案件审判等活动,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市民发布环境污染及保护等方面的典型案例,提高公民对环境资源问题保护意识。 

   新乐法院的法官们通过普法进乡村活动,打造零距离司法服务品牌,他们深入到田间地头,现场向瓜农讲解有关购销合同的法律法规,并就订立西瓜、甜瓜等瓜种购销合同注意事项、发生纠纷时的解决途径等向瓜农们提供法律咨询,提醒他们避免交易风险,防止合法权益受损,从源头上减少纠纷发生,深受群众们欢迎。活动中他们向当地群众发放普法宣传材料500余份,接待群众各类法律咨询50余人次,现场解决瓜农矛盾纠纷2起。

  张家口沽源法院交通法庭法官们深入到平定堡镇、闪电河乡、高山堡乡等蔬菜种植重点乡镇开展“交通法规进乡村”活动,将印有以宣传交通安全为主要内容的《致全县农民朋友的一封信》发放到当地农民手中,并对村民讲解交通事故案例,  向群众发放普法宣传资料360多份,现场解答法律咨询90多人次。 

  张家口经济开发区法院开展“五个一”活动,即:一次法制宣传,一次开放日,一次巡回审判进社区,一次送法进校园,一次集中回访当事人,营造浓厚的法制氛围,增强公民的法律素质和法律意识。

   开放活动新常态:密度越来越高  深度越来越广  百姓越来越满意

   在越来越密集的开放活动中,全省法院也在不断听取社会各界人士对开放的意见建议。 

  在河北高院组织的最近一次座谈中,  一位企业界的代表深有感触地说,“以前在网上看到过一些批评法院、法官的帖子,但今天真的走进法院来,却怎么也没想到法院得各项工作这么公开透明,我以后要对他们说,大家要相信法院,相信司法公正。

   作为法学理论工作者,省社科院法研所所长王艳宁提出建议,希望公开活动更多与公众需求对接。

   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副院长赵德勇认为,河北的司法公开力度令社会感到欣喜,他同时建议司法公开继续从形式到实质进行探索,“比如文书的公开,除裁判文书外,是否还可以包含审判过程中的其他文书,甚至包括某个领导对某个案件的批示留痕,都要公布于众。”他提出,“裁判文书的公开,要尽量让‘本院认为’之后的裁判说理部分更加充实,让所有的人看完就能理解法官判的是不是有理,更加体现一种实质的公开。“

   河北典范律师事务所主任邓南燕以自己的体验对法院提出了批评,她说,以前总以律师身份走进法院代理诉讼,还曾经遇到过一些法院工作人员接待当事人时态度恶劣,所以对一些法院和法官是有些成见的。今天第一次以普通公众身份看法院,发现法院的顶层设计这么好。她以一名法律工作者的身份提出建议:“希望公开的理念要切切实实体现在各级法院的司法实践中。

   针对公众代表提出的建议意见,河北高院新闻发言人不但认真进行了记录,表示将总结改进工作,还出乎意料地主动向大家介绍了法院司法公开以来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他诚恳地告诉大家,“司法公开就是一个法院直面问题的过程、一个不断规范司法的过程、一个促进公正提升公信的过程,作为司法公开的载体之一,公众开放今后将日益常态化。

   一位大三学生参加活动后激动地对记者说,“日趋常态化的法院开放让我们感到信任。我是学法律的,这次体验坚定了我对法律的信心,也坚定了我对未来职业的选择。

责任编辑:马红娟  

文章出处:河北法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