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文化宝岛行”纪行:共同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记者 韩现军
“两岸一家亲,文化同源根”——9月17日至23日,由文化部、省文化厅、省委外宣局与台湾新象环境文创集团联合举办的“河北文化宝岛行”活动,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周时间,却得到了海峡两岸人民的高度认同,两岸人民在交流、合作中进一步感受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
燕赵丹青润两岸
书法、绘画,无疑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这次“河北文化宝岛行”,在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的台南市,集中展示了冀台颇有影响的部分书法家、画家的150多幅代表作品。那一幅幅功底深厚、意境深邃、技艺高超的书画作品,让观众深深领略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为展示我省近年来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的最新成就,这次专门来台湾的是我省擅长画山水、工笔花鸟、水墨人物的中青年画家段朝林、王旭、范家美、郝双良、孔祥乔。他们不仅有多幅作品参展,还现场与台湾书画名家王西崇、曾兴平、王仁志、吴明昌等一起挥毫泼墨。凝聚了两岸一家亲的水墨写意山水、具有唐风遗韵的水墨仕女、枯枝盛开的腊梅等传统国画作品,或气韵飞扬、或潇洒飘逸,都受到了冀台业内人士和观众的称赞。
范家美是这次来台的唯一女画家,专攻人物画。在现场,她三笔两笔就勾勒出了一位仕女形象,再调色润散。20多名观众聚目凝神欣赏她的高超技艺。一个多小时后,芭蕉叶下,一位端庄秀丽、唐韵犹存、眉目传神的仕女图生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许多观众鼓掌叫好,并纷纷与她和仕女图合影。专门翻山越岭从台东市赶来的也是主攻人物画的叶女士激动地说:“只有亲临现场,才能体会到河北画家的深厚功底。只是淡淡几笔,就让气韵生动的仕女跃出了画面。”
王旭是一个近一米八的壮汉,但他的工笔画却细腻、柔美。半叶翻卷的淡青色荷叶、垂头雅致的棕褐色莲蓬,在若有若无的水面上飘然而出,让观众仔细品味、啧啧称奇。一个20多岁来自台中市的小伙子不好意思地说:“王老师,我能收藏您的作品吗?您的荷叶画让我倾慕已久了。”王旭爽快地把这幅画送给了这个年轻人。小伙子激动地握住王旭的手,声音有点颤抖地说:“我会好好珍藏的,它和我的爱人一样珍贵!”
台南市文化局局长叶泽山观看两岸书画家现场泼墨后对记者说,两岸本就同根同源,这次冀台文化的交流,将会进一步推动海峡两岸文化的合作,共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河北梆子唱心声
“哒、哒哒、哒……”小鼓一敲,场内鸦雀无声。9月23日19时30分,小雨淅淅沥沥,台湾桃园剧场,河北梆子剧院在台湾岛内举行的第5场巡回演出准时开演。座位上,上百名观众凝神聚目紧盯着舞台。过道旁,一位96岁高龄的老者坐着轮椅在认真观看。老者叫韩麟,祖籍南宫,是一个老兵。他得知家乡的剧团来台演出后,就在家人和祖籍保定、饶阳等地老乡十几人的陪同下前来观看演出。舞台上,演员的一个连环跟头,一段字正腔圆、抑扬顿挫的优美唱腔,让韩麟一个劲儿地叫好。
中场休息时,韩麟激动地说:“演得太好、太精彩了!21年啦,再次看到了家乡戏。”说着,他留下了热泪。他说,1993年,裴艳玲曾率团到台湾演出,他就专门看过。看着来自家乡生龙活虎的演员,听着家乡婉转优美的曲调,他好想念家乡……
河北梆子,虽然是地方戏种,但在台北、宜兰、桃园的巡演,却同样吸引了众多观众,特别是祖籍河北的人,更是呼朋引伴,早早来到了剧场。看演出的,不仅仅是从大陆过去的老年人,还有许多年轻人。在台北城市广场演出时,20多岁台湾土生土长的李家思对记者说:“演得太棒了,这才是原汁原味的传统戏。不像现在有的演出大道具、大布景,让人眼花缭乱。而河北梆子只是一桌二椅,却让人随着剧情的跌宕起伏和文白、武打,或紧张、或叹气、或高兴。”
在宜兰演出时,河北梆子演员一边演,还一边做示范传授技艺。演员在台上演,观众在台下学,台上台下互动,把演出推向了高潮。
梅花奖得主、河北梆子剧院院长许荷英介绍,这次他们42个演员赴台,其中有著名的国家一级演员扈晓波、冉金钊、邢少燕等,带来了《窦娥冤》、《杜十娘》、《雁荡山》等十几个经典优秀传统剧目,每次演出都受到观众的热烈称赞。“他们看的不仅是戏,更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