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河北抗战大事记】敌后抗日政权建起来
1938年1月,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在阜平宣告成立,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建立的第一个抗日民主政权,它的建立标志着以五台、阜平为中心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形成。它的建立,更加坚定了人民群众跟随中国共产党抗战到底的信心。
1937年11月7日,八路军创建了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但随着根据地建立,日本鬼子常来突袭、围攻和扫荡。如何巩固敌后抗日根据地,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抗日,建立政权成为当务之急。
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宋学民:当时一些旧政权已经难以起到组织群众抗战的作用,处于半政权状态的战地动员委员会也还不是健全的政权机构,不能行使政权的全部职能,要打破各自为政,财政混乱的局面,保证战争,必须建立一个统一的边区政府。
1938年1月10日,晋察冀边区军政民代表大会在阜平县城召开,来自深山僻壤、冀中平原、游击区和敌占区的148名代表齐聚阜平。他们当中有共产党、国民党的代表,有各抗日的正规军和群众武装游击队、义勇军代表,还有各抗日阶层119个群众团体的代表等等,在这里他们民主选举出宋劭文为边区政府主任委员。至此,敌后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赵胜军:政令统一了,根据地各方面的事业都由政府来主导,这一下都正规了,就不是一盘散沙了,从边区政府、专署、县政府、区政府都有了,一个政权的链条,到时候一有政令全都执行。
成立边区政府首要的职责是带领广大人民进行抗战,抗日政权建立后,边区数十个县的1000多万人民的抗战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有力地配合了八路军的抗日行动。当时,由于敌人进攻常使用汽车、装甲车、骑兵等快速部队,为了改变平原地形有利于敌、不利于八路军的局面,根据地的人民群众发起了破路、拆城,改造平原地形的运动。
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宋学民:1938年1月到2月两个多月的时间,他们就将冀中腹地的24座城堡拆掉。特别是在冀中,为了使部队在夜间活动时不被敌人发现,群众自动把所有的狗打死了。
作为边区政府,还有一个任务就是要组织生产,恢复经济,巩固根据地,支持抗战前线。为此,边区政府制定了军事、行政、财政、经济、教育等一系列的举措方案。其中,在经济方面尤为突出,1938年3月份边区政府成立了边区银行,发行边币,当时老百姓都称“抗日票”。
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宋学民:在 3个月的时间我们发行的边币在根据地处于主导的地位,阻断了伪币在边区的流通,对伪币在边区的存在进行了打击,因为伪币过来以后,他就是靠货币在边区的发行使用,涉及的物资才能拿到手。
不久,晋冀鲁豫也建立了抗日政权,红色抗日政权在河北敌后战场得到巩固和扩大。 8年抗战,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在边区政府的领导下,与日伪军作战65000多次,歼敌33万人,有力地牵制、削弱了侵华日军的力量。
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宋学民:边区政权的成立,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情况下,推动团结各党派、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参与抗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再就是晋察冀边区政权组织形式,也为我们新民主主义社会新的社会状态进行了探索,打下了一个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