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打好四大攻坚战 重点突破促转型
□河北日报记者 赵建
全力打造沿海地区率先发展的增长极;
大力培育环京津地区新的发展增长极;
下大力量把县域经济和县城搞大搞强;
下大决心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和环境治理。
在深入分析世情、国情、省情的基础上,2013年5月6日召开的省委八届五次全会,吹响了打好四大攻坚战的号角。
这是河北多年发展战略的进一步深化。一年多来,四大攻坚战深入推进,京畿大省河北砥砺前行,坚定不移走绿色崛起之路,开始了由经济大省向全面小康的河北、富裕殷实的河北、山清水秀的河北的跨越。
顶层设计——四大攻坚战完全符合中央精神和我省实际,是推动河北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重大战略和现实路径
邯郸市荣喜钢铁有限公司总经理韩喜顺曾是市场的宠儿,在钢铁行业最好过的岁月,曾尝过甜头。然而,2013年11月24日,我省打响了化解过剩产能“第一枪”,该公司580立方米的高炉轰然倒下。韩喜顺坦言,近几年来,市场上钢铁产能普遍过剩,价格大幅走低,成本又无法降低,公司亏损,不得不停产。
当曾经大幅盈利的市场主体感受到产能过剩带来的阵痛时,在全省经济的更深层面,早已出现了令人忧虑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去年以来,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展开密集调研发现,河北经济总量虽然位居全国第六,块头很大,但“五低一大”问题比较突出:经济增长质量低,资源利用效益低,经济开放度比较低,经济发展速度低,干部群众收入低,环境治理压力大。
我们用全国1/12的能源消耗,仅仅创造了全国1/20的GDP和1/34的财政收入;
粗钢产量全国第一,却面临着平均吨钢利润仅为上海宝钢1/4的尴尬;
严重的雾霾成为社会舆论焦点,市场、资源、环境和政策约束卡紧喉咙;
……
在深入分析河北省情的基础上,省委书记周本顺指出,我们要清醒地看到,河北正处于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既面临加快发展的艰巨任务,又面临着结构调整的巨大压力,特别是完成国家下达的化解过剩产能、治理大气污染的硬任务,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和艰苦的努力。
另一方面,我们也应看到,河北还面临着千载难逢的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和推动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已正式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这是河北面临的最大机遇、最宝贵机遇、最现实机遇。”
“我国沿海开放由南向北推移,环渤海地区正在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新的经济增长极,河北处于环渤海地区的核心区域,发展潜力十分巨大。”
认清差距,才会感到压力、激发动力;看清机遇,才能抓住优势、乘势而上。
省委、省政府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根据河北经济社会全局和发展规律作出顶层设计:实施四大攻坚战,走绿色崛起之路,决不再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换取高速度。周本顺强调:“当前,推动河北科学发展,最为紧要的任务是打好四大攻坚战。在相当长时期内,我们必须紧紧扭住四大攻坚战,务求志在必得,志在必胜。”
“四大攻坚战符合中央精神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能有效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和主要矛盾。”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孟明认为,这一重大部署让陶醉于以往成就和增长速度的人们逐渐转变了思想,厘清了一系列有关发展理念、发展方向、发展道路的认识问题,从而为河北科学发展、绿色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