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平泉:描绘生态发展“绿色画卷”
在河北平泉县,食用菌、航空科技等绿色产业正强势崛起,一股生态建设、转型升级的浪潮正在加快涌动,一幅生态文明、和谐发展的“绿色画卷”正徐徐铺展。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作为京津水源涵养地,平泉县始终坚守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以绿色理念为引领,绿色产业为导向,将良好的生态激活为生产力, 初步形成了“经济与生态齐飞,发展与环境共赢”的良性格局。通过实施“生态立县”战略,不仅让48万平泉人享受到了“生态红利”,还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 领域创造了福利。
用绿水青山构建京津绿色屏障
“面对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新机遇,作为环京津地区的水源涵 养地和生态屏障,平泉更加坚定了走绿色崛起之路的决心和信心。我们宁可牺牲一些发展速度,也要守住良好的生态环境,着力打造好保护首都生态安全的核心屏 障,让百姓在天蓝、地绿、水清、土净的优美环境中过上富裕殷实的小康生活。”平泉县县委书记董正国说。
从“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 山”,到“不管金山银山,有污染不进平泉”;从“有了绿水青山,才有金山银山”,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平泉的环境理念不断升华。近年来,全县通 过实施造林增绿、大气污染防治、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大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守住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的生态优势。
全县通过推进环首 都地区经济林、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等项目建设,林地面积达到28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7.8%,成为华北地区最绿的县份之一。实施小流域治理14平方公 里,建设水源与节水灌溉工程95处。加强水环境治理,落实“河长制”,加强瀑河、老哈河、西河等水源地保护,推进京津生态水源保护林工程。加快鸽子洞水电 站、引哈入瀑等工程建设,充分利用瀑河、西河两条水系,形成“双水绕城”之势。加快生态绿廊、绿地、绿林建设,初步实现“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生态格 局,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4.38%,建成了点、线、面结合的“生态型、山水型、宜居型、文化型”园林格局,成为“满城绿树满城花”的国家级园林县城。
鸟语花香、绿草茵茵、空气清新、水波荡漾,市民们徜徉在公园里舒适惬意,享受着自然的美景。
“绿地多了,环境好了,现在的变化真是太大了,我们就和城里人一个样。”说起现在的生活,家住桲椤树社区的康翠玲一脸幸福。崭新的水泥村道交错纵横,干净整洁的庭院赏心悦目,别具特色的新民居拔地而起,房前院后种满果树花草……美丽如画的乡村在平泉随处可见。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近年来,平泉以中心村建设为重点,实施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加大村庄整治力度,打造出一个个“升级版”的村庄。目前,4个乡镇跨入国家级生态乡镇行列,7个乡镇跻身省级环境优美城镇,22个村成为国家或省级生态村。
如何让生态环境持续好转?归根结底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平泉一方面坚持从源头上保护生态环境,严把项目审批关,凡是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境标准的一律不 得审批,宁缺毋滥。对合法采矿管理实行硬规定、对违法采矿打击实行硬手腕、对污染不达标企业实行硬拳头的“三硬”治理,强力推进对矿山、化工、活性炭、供 热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节能减排,责令达不到排放标准的26家中小企业退出市场,坚决淘汰落后产能。
用生态效益构筑实现可持续发展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平泉最宝贵的资源,最亮丽的名片,是平泉经济增长的新途径和后发赶超的最大潜力,也是最大、最长远的经济利益。
“围绕绿色发展理念,对于县域经济发展来说,就是发展绿色产业。就平泉而言,从里子上要发展山杏、食用菌、活性炭等循环经济,延长、加粗产业链条、吃干 榨净;在面子上要加快发展林果产业,追求长远利益。这样才能在绿色发展的同时,着力解决贫困的问题,实现利绿兼得。”平泉县县长曹佐金说。
在承德华净活性炭有限公司,车间工人们在紧张地忙碌着。他们用杏仁加工成杏仁油,用杏壳加工成活性炭及开发活性炭工艺品,用杏壳发电、产生肥料和余热。一颗颗小小的山杏在这里被“吃干榨净”,一年带来2亿多元的收入。近年来,公司成为国内最大的果壳活性炭生产企业。
作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平泉在保持生态优势的同时,不断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生态产业,探索实施了不以牺牲资源和生态为代价的特色产业体系,进一步做 大做强食用菌、设施园艺等生态产业,不断加粗、延长食用菌、玉米、秸秆、山杏、工业废弃物五大循环经济产业链条。不仅节约了资源、保护了生态环境,而且走 上了持续健康的发展道路,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丰收”。同时,把经济林建设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工程,与发展食用菌、林板家具、山杏等产业结 合起来,大力发展速生杨、刺槐等优势品种,全县绿化造林连续多年以7万亩的速度递增,林果基地面积为34.6万亩,产值达3.7亿元,全县农民人均果品收 入1583元,占农民人均收入的19.3%。
如今,平泉初步建成了食用菌、设施菜、林果等10亩以上农业园区2455个,园区农产品年产值达74.1亿元,10万余农民端上了“绿饭碗”,提供给全县农民的人均纯收入7000元以上,占总收入的70%。一座座荒山尽披绿装,成了农民致富的“聚宝盆”。
同时,平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通用航空、新能源、乡村旅游等生态产业,为县域经济绿色发展积蓄动能。去年,仅旅游收入就实现7.4亿元。
“绿色数据”背后,是多年的“绿色实践”。平泉以生态为底色,绘就了一幅“绿色画卷”,亮出了省级环保模范城、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优秀生态示范区、中国绿色名县、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等一系列烫金名片,提振了城市精气神,更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指数。
放眼“十三五”,平泉正通过良好的“生态引力”,吸引京津高端生产要素和优质资源,抢占区域发展制高点,努力走出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