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安全生产简报(2014)第 69 期
十八届四中全会期间暗查暗访活动结束
“六打六治”打非治违专项行动阶段成效明显
十八届四中全会期间暗查暗访活动结束
为确保十八届四中全会期间全省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形势稳定,继9月底第一次暗查暗访活动后,10月19日至24日,省安委办牵头,组织省安全监管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旅游局、省质监局、省交管局、省消防局等7个部门以及河北电视台、河北日报和河北安全生产杂志人员,由厅(局)级领导带队,共60余人、组成6个暗查暗访组和2个巡视组,对全省道路交通运输、人员密集场所、旅游景区景点、特种设备和民用爆炸物品等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了第二次暗查暗访和突击检查。
本次暗查暗访继续采取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方式进行突击检查。共检查13个市、52家企事业单位,发现问题和隐患139条。期间,还对第一次暗查暗访企业中的6家企业进行了复查,确保问题和隐患整改到位。河北电视台、河北日报、河北安全生产杂志、省安监局网站对暗查暗访工作进行了及时报道,共发布新闻、动态消息15条。2个巡视组对各组工作进行了巡视,保证了工作纪律、廉政纪律的严格执行。
针对暗查中发现的问题,省安委办及时向各市进行了通报,要求加强督办力度,确保整改到位。同时督促指导各市、各有关部门针对发现的问题和隐患,举一反三,强化监管措施。鉴于前两次暗查暗访活动的组织形式比较有效,今后将把暗查暗访作为常态化的工作方式,加强督导各市、县和企业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落实。
“六打六治”打非治违专项行动阶段成效明显
--省安委办完成第二阶段督导检查任务
按照我省《关于开展“六打六治”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督导检查的通知》要求,在第一次督导检查结束后,省安委办及时总结,对照工作进展,于10月13日至18日,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了第二阶段督导检查。
省安委办派出13个联合督导检查组,由厅级领导带队,利用6天时间,采取明察暗访、突击检查、“四不两直”等检查方式,对“六打六治”打非治违专项行动、铝镁制品机加工等企业大检查、特种设备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开展情况进行了联合督导检查。共督导检查16个市直部门、47个县(市、区)、69个县直部门、114家企事业单位,发现问题和隐患389条,提出具体要求和意见建议153条。
本次督导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每日进行分析总结,提高督导检查的针对性。督导检查实行日报制度。省安委办领导每天对各组上报的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将分析、总结情况及时反馈到各督导组和各设区市安委办。各督导组、各市安委办根据总结分析情况,及时调整督导方式、督导内容。
二是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确保督导检查效果。各督导组采取全面检查与重点抽查相结合、查阅资料与现场检查相结合、明查与暗访相结合、查隐患问题与整改落实相结合等方法,对各市的专项行动开展情况进行了督导检查。通过检查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情况,倒查政府部门的监管责任落实情况;通过检查重点行业,带动一般行业,并与各设区市及县(市、区)形成督导检查合力,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共同解决实际问题,确保取得实效。
三是摸清底数,及时掌握专项行动进展情况。各督导组对各市专项行动开展情况进行了全面摸底调查,重点检查了各市的打非治违行动执法情况。经统计,截至目前,全省共组织1.6万个执法检查组,参加执法检查人员10万余人次,检查企事业单位和场所6.5万家。组织开展跨地区、跨部门联合执法831次,向社会公告“黑名单”企业101家,关闭非法违法企业59家。省级专项行动领导机构对重大非法违法行为备案477起;打击矿山企业无证开采、超越批准的矿区范围采矿行为,整治图纸造假、图实不符问题283起;打击破坏损害油气管道行为,整治管道周边乱建乱挖乱钻问题179起;打击危化品非法运输行为,整治无证经营、充装、运输,非法改装、认证,违法挂靠、外包,违规装载等问题1969起;打击无资质施工行为,整治层层转包、违法分包问题273起;打击客车客船非法营运行为,整治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挂靠经营及超速、超员、疲劳驾驶和长途客车夜间违规行驶等问题2.7万起;打击“三合一”、“多合一”场所违法生产经营行为,整治违规住人、消防设施缺失损坏、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堵塞封闭等问题4724起。“六打六治”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河北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2014年10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