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围场:践行塞罕坝精神 全力服务和改善民生

23.11.2021  17:56

  中新网河北新闻11月23日电 (记者 张桂芹)23日,记者从承德市召开的“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河北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专场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该县四个班子带头走基层、解难题,深入基层联系点700余人次,全县1.1万名党员深入包联户开展服务、解决问题,收集关于项目建设、乡村振兴、城市建设、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意见建议1000余条,解决实际问题4500多件。

图为发布会现场。 张桂芹 摄

   坚持贴近群众,有效破解民生短板

  深入实施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实施了“强基础、强师资”双强工程,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安排资金3000万元,新建中小学、幼儿园教学楼、校舍1.5万平方米,新建塑胶运动场5.2万平方米,硬化场地2.5万平方米。强化师资能力建设,联合天津师范大学在围场设立教师教育改革实验区,全县106名中小学校长、543名青年教师、148名新入职教师参加了综合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管理水平、教育理念得到明显提升。城区入学难、大班额、“三点半”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深入实施城市建设工程。以省级园林城市建设为契机,全力建设精品城市。着力提升城市品质,实施路网改造、市政管网等城建项目15个,完成投资13.65亿元,实施了伊逊南路、秋狝北路贯通工程,彻底消灭县城“断头路”;新建城南、城北2座热源厂,新增供热能力380万平方米;加快推进综合管网改造、雨污分流、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新建5G基站44个,实现中心城区5G全覆盖。着力打造宜居环境,依托伊逊河城市水系和城市慢行系统,新建提升口袋公园8个,县城公共绿地面积达277公顷,绿化覆盖率37.3%,人均公园面积8.68平方米。改造棚户区11.8万平方米,启动建设宜居小区9个,老百姓的生活品质和城市气质进一步提升。

  深入实施智慧平安社区建设工程。以平安建设为契机,投资3000万元,率先在全市建成智慧安防小区110个,3655路感知前端全部实现联网应用,形成了“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感知体系,构筑起一张24小时不打烊的智能安防网络,彻底解决了老旧小区无技防设施的问题,让群众住得更加安心、放心。

   坚持久久为功,着力提升生产生活条件

  该县谋划实施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远程诊疗、路网电网建设等从根本上解决老百姓生产生活条件的民心工程,坚持久久为功、持续推动,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以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水流域和禽畜粪污综合治理为抓手,实施了水流域综合治理、“厕所革命”、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等工程,治理河道120公里,建设静脉产业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1处、乡镇分散式垃圾焚烧处理设施6座、垃圾转运站7处,有机肥厂5个、储粪池343个,项目完成后将实现全域生活垃圾、污水、粪污无害化处理。

  持续推进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工程。本着“让信息多跑路,让患者少跑腿”的宗旨,于2017年持续投入2000余万元创建了医疗救治“远程分级诊疗系统”,搭建乡镇卫生院-县医院-京津冀三甲医院的三级诊断平台,打造省心省时省钱、病有所医的“围场模式”,有效地解决了老乡们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今年,共完成远程影像诊断6.8万余例、心电病理诊断2.7万余例,治疗有效率达到98%。还实施了总投资7.6亿元的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医院迁建工程,严格按照三甲级医院标准进行建设,总床位可达到1000张,开放床位可达到1400张,极大地提升了综合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

  持续推进城乡交通运输建设工程。投资5.3亿元,全长15.8公里的国道G233棋盘山至围场北段一级公路改建工程全部贯通。投资1.6亿元,完成农村公路改造提升189公里,全县37个乡镇全部通达等级硬化路,全县312个行政村通村主路硬化率达100%。投资603万元,对原有农村班线客车进行国有化改造,已开通8条城乡公交路线,实现县城20公里范围内公共交通运输体系全覆盖,成功创建省级城乡客运一体化试点县。

   坚持服务发展,全面深化审批制度改革

  该县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积极营造政策最优、成本最低、服务最好、办事最快的“四最”政务环境。

  扎实推进村级综合服务站标准化建设。投入资金500万元,全面提升村级综合服务站标准化建设水平,目前全县321个村(社区)综合服务站面积全部达到40平方米以上,平均设置业务窗口3个,8项工作制度全部更新上墙。梳理村级事项清单,制作办事指南,实现了社保政策咨询等21项公共服务事项村内办理,最低生活保障申请等22项事项领办代办,婚育证明等3项事项村内直接办结,并全部设立了政务公开专区,将公共服务事项、领办代办及直接办结事项的办理时限、条件、流程等线上线下同时公示公开。

  积极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积极推进“满意承德”与“冀时办”应用推广,加快实现“网上办”“指尖办”。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选取100个高频事项实行全流程“一号通办”“一站通办”,推广“不打烊政务”“24小时智慧自助”等服务模式,通过信息技术化手段,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充分发挥企业服务中心作用。派驻26名驻企代表,入驻全县46家“四上”企业和重点项目以及1523家小微企业,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对重大项目进行全方位帮办,目前,企业服务中心共收集问题1428件,解决1428件。

   坚持维护稳定,切实提高现代化治理水平

  今年以来,围场坚持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己任,不断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开通县委书记“连心信箱”。立足全面掌握、及时解决群众的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创新问题反映方式,开通了县委书记“连心信箱”,建立“受理+转办+办理+回复+回访”的闭环式工作机制,切实架起干部与群众的连心桥。围绕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痛点、堵点问题,每周面向全社会公示信件反映诉求、承办单位、承办人和办理结果,真正以“连心信箱”的公开办理改进干部作风、推动工作落实、赢得群众认可。截至目前,累计受理群众反映问题4410件,办结2765件,办结率94%,群众满意率达95%。

  推动法制政府建设。以法治引领保障生态文明创建为统领,全力推动法治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双赢”。强化环境法制顶层设计,制定出台《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自治条例》和涉及土地管理、城镇市容和环境卫生等多个领域的4个单行条例,以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坚持以铁的手腕打好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建立县乡村三级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全面落实“林长制”“河湖长制”,推动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连年保持在300天以上,森林覆盖率提升至60%,被评为“中国生态魅力县”;塞罕坝机械林场建设者的感人事迹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范例,荣获联合国环境领域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

  据悉,下一步,该县将持续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坚定不移的办好、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难点痛点问题,为建设新时代“生态强市、魅力承德”作出围场贡献。(完)

编辑:【梁周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