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倡导生态安葬 节地环保理念渐入人心

21.03.2016  12:23

  中新社石家庄3月21日电 题:河北倡导生态安葬 节地环保理念渐入人心

  作者 崔涛 肖光明 王天译

  临近清明,坐落在太行山脉的石家庄市古中山陵园迎来一场特殊的葬礼。在墓区的花丛中和树下,已有被挖好的20个树坑。不久之后,20位逝者将埋骨于此。

  此次生态安葬活动采用免费花葬、树葬形式。安葬的穴位一般不超过0.5平方米,使用可降解材料作为骨灰容器。逝者的骨灰被安葬于墓区的花坛中和树下,入葬者的姓名会篆刻在花坛外侧或制成铭牌悬挂于树上。

  “我的父母一直认为人来自于大自然,理应回归自然。”前来安葬父母骨灰的于女士说,受父母影响,她很认同节地生态葬理念,回归大自然是最好的归宿。

  74岁的高先生刚刚将母亲的骨灰安葬于树下,对于节地生态葬,他表示这种新的安葬方式节省土地,不仅环保,而且避免了铺张浪费。

  古中山陵园负责人赵志国表示,该陵园已举办四届公益花葬、树葬集体落葬仪式,如今选择生态安葬的市民越来越多,表明民众的传统观念已开始转变。

  殡葬改革已在中国多地推广多年。2016年2月19日国家民政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北京、上海、河北、福建、江苏等多省市都制定了多项推行措施。

  河北省民政厅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处副处长、河北省殡葬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任兆元表示,河北省作为中国内陆省份,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生态节地葬尚处于起步阶段。“生态节地葬需要更多的人去推动、倡导,去率先垂范。

  中新社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河北多地已开始实行生态节地葬,节地环保理念渐入人心。

  石家庄市殡葬管理处处长赵益农表示,该市自1996年以来,已经举行了21次骨灰撒海活动,有一千多位海葬者和数百位花葬、树葬、草坪葬的先行者。

  截至2015年,河北省唐山市已组织18次骨灰撒海活动,10多年来已有1200多名逝者长眠大海。保定、秦皇岛、邯郸等地也在殡葬中推广树葬、海葬、花葬、草坪葬等方式。

  秦皇岛市民陈女士表示,愿意将亲人骨灰撒向大海,“这是最生态的方式。”唐山市民韩先生认为,相比传统墓葬,树葬生态环保,又能睹物忆人,寄托思念。

  任兆元说,为了让民众有缅怀和凭吊先人的载体,河北祭扫活动也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在石家庄一些陵园为节地生态葬的先行者们留下二维码标志,后人通过扫描二维码可重现先人视频。“未来,节地生态葬会被更多的人接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