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河北井陉洪灾区:重建“心灵家园”任重道远
中新社石家庄7月28日电 题:访河北井陉洪灾区:重建“心灵家园”任重道远
作者 鲁达 崔涛 张帆
董超在亲朋面前始终保持着坚强的形象,倘若不与之深入交谈,记者难以想到,这位70岁的老人在井陉“7.19”洪灾中失去儿子一家四口。只有亲朋不在身边时,这位古稀老人才敢放任泪水恣意地在脸上流淌。
董超是河北省井陉县南峪镇贵泉村村民,7月19日,一场暴雨引发山洪,冲走了住在山坡下的儿子一家。他因住所地势较高而幸免于难。至今,他还记得19日晚上儿媳叮嘱他,“雨这么大,您岁数大了,千万别出门。”
“自己要坚强。”董超说。
南峪镇是井陉县此次受灾最严重的乡镇之一。27日,中新社记者在现场看到,该镇大部分道路已损毁,仅由一条狭窄泥泞、布满碎石的简易公路连接各村庄。靠近河道的房屋有的已经完全倒塌,有的墙壁被冲走。在残垣断壁中间,不时能看到扭曲变形的机动车。
在井陉采访的过程中,中新社记者发现,虽然在救援队、志愿者等人的面前,很多村民忍住悲痛,保持着坚强和感恩,但面对失去亲人的痛苦和家园重建之路,悲痛、迷惘仍透在他们的眼神和言语之中。
洪灾过后,48岁的仇田仓在南峪镇台头村一家废弃的庙宇里为30多名受灾村民做饭。在他看来,也许找些事做能暂时忘掉一些事情。
在庙宇对面,就是仇田仓家被冲毁的二层小楼。仇田仓说,在洪水来临时,他带着女儿离开家,逃往地势较高的地方保住了命,可“花费了半辈子积蓄”建起的二层小楼却被洪水冲毁,同时被冲走的还有30多辆准备销售的摩托车。
坐在倒塌的房屋对面,仇田仓讲述着他半生的辛劳,从15岁开始辍学打工,沿街叫卖冰棍,到后来靠卖冰棍积攒了一些钱去技校学习修理摩托车。学成后的仇田仓白手起家,通过修理和销售摩托车,建起了一栋二层楼房。洪水来临前,他刚刚购进了30多辆摩托车准备销售,不想一场洪灾,冲走了一切。
“一夜回到了30年前。”讲到这里,仇田仓再也说不出话来,泪水涌出了眼眶。
有心理专家表示,灾难发生后,面对很多受灾民众的心理创伤,最急需的便是简单的陪伴和关爱,而灾后“心灵家园”的重建一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根据官方消息,截至26日,河北井陉县33万人中有20.8万人受灾,死亡38人、失踪33人。另外,在井陉县境内修高速公路的中铁十一局和中建一局外地施工人员死亡7人、失踪22人。
灾情发生后,井陉县成立8个工作组,分头推进抢险救人、抢修基础设施、灾民安置、灾后防疫等工作,共安置受灾群众8000多名,随着洪水消退,大部分群众返家,截至26日,共有955名受灾群众接受安置,吃、穿、住、医基本有保障。
在冲毁的街道上,辛庄乡辛庄村村民卢晓星驾驶自家的挖掘机,清理着村庄路边的杂物。“万幸人还活着,还要往前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