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专家:京津冀不能按行政区简单分高中低端
(原标题:河北产业并非都傻大笨粗)
京津冀一体化的现状是三地发展不平衡、共同面临的大气污染防治、产业结构调整等问题,京津冀一体化下产业布局如何破题?作为三地中,产业高度相对落后的河北,只能靠承接产业转移来发展自己?未来河北应该如何利用自己的产业优势参与三地协同发展?就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河北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张建国。
相关阅读:
专家:京津冀石家庄政治地位重要 可设直隶省
京津冀将统一排污标准 河北或难完成北京出钱支持
发改委回应环首都贫困带:京津冀联动总能解决
专家:京津冀一体化 河北要敢于向中央要政策
搜狐焦点财智中国 3大经济学家共商京津冀一体化
精彩定调
河北现在有不少创新亮点并不为人所知,就如微软在30年前默默无闻一样,迟早会迎来爆发的一天
让科技人员服务于一个产业,而不是一个企业,更能留住他们
京津冀在产业分工方面,不是竞争关系,而是协同合作
人物名片:河北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张建国
观点1:河北部分产业先进性与京津很接近
观点2:京津冀产业分工不能按行政地域划分
记者: 大家现在一谈起京津冀产业发展,不少人多认为河北很难承接京津的高端产业,情况果真如此吗?
张建国: 说起河北的产业,很多人包括我们河北自己不少人总觉得我们的产业都是一些科技含量不高的产业。
其实,这是一个误解。比之于京津,在产业整体高度上,我省确实落后,但具体到某些领域,我省并不是一切都落后。尤其是近年来,河北加大科技创新转型升级的力度,从“有中生新”、“无中生有”寻求突破,使某些产业的层次水平取得了明显提高,比如在装备制造、生物制药等领域的某些行业门类,与天津某些产业高度接近。
记者: 有哪些产业河北并不落后,您能举几个具体的例子吗?
张建国: 例子很多,就说几个在国内外都领先的行业吧。
比如,唐山的矿用潜水机器人就在国内独占鳌头。保定·中国电谷作为国内最早涉足新能源产业的国家级高新区,在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新型储能、高效节能、输变电及电力自动化等产业领域,揽多项世界第一。
石家庄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54所、第13所等一批高端技术研发机构和中电科卫星导航运营服务有限公司及汉佳电子、德海电子、远东华强等20多家企业为依托的卫星导航产业,也是未来将获得大发展的。
记者: 这些高端产业对河北在未来京津冀产业分工中意味着什么?
张建国: 我认为,在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上,不能简单地按行政区域进行高端中端低端产业布局、定位和分工,而应以京津冀区域产业基础、创新优势、市场潜力及在产业链的地位为核心去定位。
在产业分工协作上,应形成首都科研成果研发、津冀技术应用研究转化与高端制造的价值链对接协作,在电子信息与通讯设备、生物医药、光机电一体、新能源等战略性产业领域抢占制高点,向创新链条的高端挺进。
具体到定位,河北应作为与天津差别化发展的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和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观点3:三地依托北京科技创新
观点4:建立协调的园区优惠政策
记者: 刚才这些例子,确实体现了河北近几年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的大发展。今后三地要分工,也要协同发展,如何破题三地共同创新呢?
张建国: 对,今后三地应面向未来以抢占技术和市场制高点为目标共同打造首都经济圈加强推进协同创新。作为中国的科技创新中心,北京是科技创新的引领者、高端产业的增长极、创新创业的栖息地、文化创新的先行区和生态建设的示范区。应该依托北京,将京津冀地区建设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中枢、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先导区、国家知识创新核心区、产业技术创新示范区,实现区域产业结构升级。
同时,三省市要建立协调的园区优惠政策,包括承接北京企业总部转移,改变河北、天津在获得北京技术外溢方面落后于广东、上海等的状况。加快京津冀各类园区(开发区)产业布局调整和创新升级,大力发展具有全球竞争力、国家竞争力和区域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观点5:河北企业“抱团”研发
观点6:京津冀成立三地产业联盟
记者: 我省有些产业已经在国内领先,对于河北企业而言,今后应该如何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
张建国: 创新是第一驱动力,对于河北企业而言,如果不创新,就不可能在今后的竞争中获得发展。
但是创新是要付出成本的,同时也伴随着失败,若要企业都单打独斗搞创新,将会面临破产倒闭的风险。如果企业之间能够共同携手,“抱团”组建产业创新联盟,就能有效地解决创新的人才、资金不足,并使风险降至最低。
举个例子,比如纺织行业,一家企业如果有突破不了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要创新可能要投入100万元,但如果失败可能就要破产。如果是10家企业共同聘请研发人员,每家出10万就够了,这样即便失败也不会造成无可挽回的后果。
当然,这不仅适用于河北企业,京津冀三地也可共同成立产业联盟,京津冀三地在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先进制造等产业具有极大的合作互补的空间潜力。
记者: 河北在哪些领域可以和京津共同合作?
张建国: 比如在中药、化学药品、生物药品研发生产销售领域,京津冀三地虽然互有优势,在医药产业链和价值链方面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但缺乏深层次、高水平的互动合作。
当今生物医药市场竞争日趋加剧,要迅速抢占国际竞争的制高点,唯有以协同创新求突破。三地可以围绕突破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形成重要的产业技术标准,加快提升生物医药产业的竞争力,由政府搭台、企业“抱团”运作,共同组建京津冀生物医药产业战略联盟。
同时,三地可以支持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联合组建产业技术联盟,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搭建公共技术和产业服务平台,构建专利池,创制技术标准。
观点7:打造全球大数据创新中心
记者: 如今,大数据已经与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一样,成为重要的国家战略信息资源,在这方面,三地能有什么合作?
张建国: 京津冀三地应围绕中关村打造全球大数据创新中心,共建一系列大数据共享共用平台,打造“京津冀大数据走廊”。
例如,作为我国信息产业的“策源地”,北京中关村已经成为我国大数据创新资源中心,在超大规模数据仓库、分布式存储和计算、人工智能数据分析、人机交互和虚拟现实等技术上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而河北的秦皇岛,由于地理构造适合数据灾备,具有数据产业所需空间及大量中低端人才的成本优势,加之多年打造数据产业的产业基础,因而在与京津联手发展数据产业方面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