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黄骅老太迷信保健品不听子女劝阻花费万元

16.03.2015  17:56

图说:价值1980元的万能暖心宝。代晴/摄

燕赵都市网沧州电(记者代晴)本以为母亲去听保健品讲座没有坏处,没想到老人被彻底“洗脑”,不光花费近万元购进大量仪器和药品,听不进孩子的反对和劝说。得知家人向相关部门举报后,老太还将购物小票等证据藏匿起来。面对迷信保健品的母亲,黄骅市刘女士无计可施。

六旬老太花万元购进保健品

黄骅市刘女士的母亲今年61岁,除了心脏不太好,身体还算硬朗。往年,老人定期都去正规医院体检,平日按时服用药物。去年在亲戚的带领下,她开始去保健品店听讲座。“一开始,我母亲说店里主要讲食物的搭配禁忌,我们也没反对。”刘女士说,过了三四个月,母亲参加了保健品店组织的老年人免费旅游,购买保健品的热情便一发不可收拾。

那次旅游,母亲拿回来一块吴博士三高治疗仪,看上去像一块表但上面没有时间,只有个红点一闪一闪,说是通过激光照射穴位来治病。一问价格,3980元。”刘女士说,母亲没有退休金,平日里特别节俭,子女给她钱连件贵衣服都舍不得卖,可买起保健品却一掷千金。“母亲说,去的20来位老人都买了,谁不抢谁吃亏。”刘女士说,家人都说母亲上当受骗了,但她却听不进去。 没过多久,刘女士的母亲又买回类似维生素的金多莱壳寡糖,家人问价钱她不肯说,不让她吃,她就背地里偷偷吃。后来,老人又买回来一个暖心宝,手心那么大的小东西1980元。刘女士粗略算了一下,母亲在购买保健品上已经花了近万元。

家人举报老太主动藏匿证据

刘女士说,母亲带上三高治疗仪后,不但病没见好,心脏扑通地更厉害了。但让她着急的是,母亲自从接触保健品后,不仅把平时服用的药物都停了,还不相信大医院了,不管他们怎么劝说母亲就是不肯去正规医院检查。

家里见老人痴迷不悟,开始向多部门反映。“保健品店宣称他们开办的老年大学是民政局扶持的,我父亲去问,根本没这回事。”刘女士说,父亲还向黄骅市食药监局举报,工作人员请他们提供证据,没想到母亲听说后把所有买保健品的票据、会员卡等都藏了起来。刘女士说,最近母亲正在照顾弟媳做月子,可只要保健品店打来电话通知听课,她放下手中的活就走,什么都顾不上了。现在,全家人都对母亲无计可施。

刘女士说,最可恶的是,这些保健品宣传人员还挑拨老人和子女之间的关系,只要当儿女的反对老人购买保健品,老人就说孩子们不孝顺。“我每次劝我妈,她总岔开话题,说你看谁家的女儿多孝顺,给她妈一万块钱买仪器。时间长了,我们母女之间也有了隔阂。

老年人保健品虚假宣传严重

记者了解到,从国家工商总局披露当前消费维权四大热点来看,虚假广告、虚假宣传是四大热点之一,特别是针对老年人的保健品、食品、药品,虚假宣传程度尤其严重。

前段时间,沧州某保健品公司打出一则广告,全篇都是免费办理会员卡、赠送东西的字眼,打电话一问,发现只有买够200元东西才办理会员卡,赠送一些小物品。为避免大面积投诉事件的发生,经过12315投诉中心及时干预,该公司及时撤销了广告。 沧州市工商局12315投诉举报指挥中心提醒广大消费者,除了老年朋友自己要擦亮眼睛,有病及时到正规医院治疗,不要盲目相信保健品的作用外,身边有老年亲戚朋友的,也有义务多了解老年人的身体需求,多做提醒,免得老年人身心受到伤害。另外,老年人买到保健品有质量问题的,可及时拨打食药监的投诉电话。遇到虚假宣传的,可拨打工商局的投诉电话。3月13日,记者联系到沧州市工商局12315投诉举报指挥中心,工作人员表示从接诉的情况看,老年人对保健品虚假宣传警惕性和自我保护意识普遍偏低。很多保健品经销企业一方面利用各种媒体夸大宣传,一方面在营销手段上大打亲情牌,利用免费定期体检、上门唠嗑、上门陪护等方式,使老年人放松警惕,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