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铁狮锈蚀严重 游客:不看后悔,看了也后悔
诞生于后周广顺三年(公元953年)的河北沧州铁狮子,在当地被称为“镇海吼”,是我国现存年代最久、形体最大的铸铁狮子,显示了我国古代铸造工艺的高度成就。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铁狮子已历经四次修缮。目前,铁狮子四肢断裂疏松,锈蚀严重,需依赖支架站立。(9月30日《新京报》)
这头雄狮,曾经昂首嘶吼,气宇轩昂。现在,它连站稳的力气都没了,四肢断裂疏松,需要依赖支架才能站立。如此雄风不再的沧州铁狮子,如游客所说,“不看后悔,看了也后悔”。当然,一头铁狮子,历经一千多年,锈蚀不可避免。但让人诧异的是,很大程度上,并非是因为自然的锈蚀,而是人为的“保护性破坏”。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到2000年的不到50年间,铁狮子曾历经四次大维修,但结果都是“病情”愈加危急,一位参加过铁狮子保护的专家表示,这四次大修,一直走的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路,下一次的问题往往比上一次来得更猛烈更难以治理,也一直陷于坏了修、修了坏的循环。历次维修,反而加剧了铁狮子的损坏程度。
文物的科技保护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好的愿望如果没有专业化的指导往往会事与愿违。或因此,“保护性破坏”也情有可原。然而,就是因为四次大修成了四次“保护性破坏”,自此“保护”就成了谁也不愿接手的“烫手山芋”。距2000年大修后,已历时15年,铁狮子再没有进行过修缮。
对于铁狮子来说,更重要的是日常养护,比如除锈、脱盐、缓蚀、封护等减缓锈蚀措施。“和人一样,平时要讲养生,不能等着生病住院去解决问题。”但现在,即使日常的养护,对文物局来说也是难题。“地方文物局根本没有专门研究铁质文物的人员。”然而地方文物局没有的,上级文物部门也没有吗?
沧州铁狮子如今的惨不忍睹,固然是因为“铁狮子的保护一直是难题”,但根本原因,还是缺乏文物保护的责任意识。如果这15年的时间里,不是干脆放弃养护,至少也可以延缓“老去”,为最成熟的保护方案赢得时间。显然,现在最迫切的是强化文物保护的责任机制,诸如“沧州铁狮子”这样濒临毁灭的文物,才能得到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