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综合竞争力居全国第57位 位列全省第三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城市百人论坛、社科文献出版社及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联合发布《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 O.13》,从整体上衡量中国城市竞争力的发展格局。报告对2014年全国294个城市竞争力指数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并进行了排位,沧州城市竞争力综合排名居全国第57位。此次蓝皮书调查结果显示:沧州的综合竞争力在全省11个设区市中排在唐山(全国第29位)、石家庄(全国第42位)之后,居全省第三位。
随着河北沿海地区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及“一带一路”三大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沧州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市委、市政府着眼新形势,适应新常态,把握新机遇,明确了打造科学发展、绿色崛起“升级版”的目标与定位,确定了推进创新之城、产业之城、文化之城、生态之城、好人之城“五城建设”的发展战略,在全市掀起了新一轮“大开放、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热潮。
2014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等诸多困难和挑战,我市经济依然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133.38亿元,总量居全省第三位,同比增长8%,高出全省1.5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二位;固定资产投资2728.9亿元,增长19.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89.7亿元,增长10.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02.8亿元,增长9.2%,主要指标增速保持全省前列,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这得益于市委、市政府深入推进“五城建设”,用发展凝聚人心,用发展鼓舞士气,用发展推动各项工作;得益于全市上下紧紧围绕打造河北沿海地区率先发展增长极目标,统筹推进渤海新区、中心城市经济、县域经济“三大经济板块”,全力构筑沿海经济隆起带;得益于广大干部群众始终以不畏难、不松劲、不浮躁的工作精神,不断加快发展步伐,不断扩大发展优势,不断优化发展环境。
这一串串不断刷新的数据,折射出了去年沧州经济发展的累累硕果:全年新增物流贸易企业530家,贸易额和税收增幅均超50%,港口物流成为沿海经济发展的新亮点;中心城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占全市比重超过三分之一,沧州连续两年跻身福布斯中文版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百强;全市新增上市企业18家,总数达到70家,其中,县域新增15家,总数达57家,在华北地区率先实现上市公司县域全覆盖;全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216个,竣工投产212个,新增“四上”(规模以上工业、规模以上服务业、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业、房地产开发经营单位及资质内建筑业这四类规模以上企业的统称)企业516家,居全省第一;北京现代沧州工厂、华北石化千万吨炼油、海兴核电和核燃料产业园等一批重大战略支撑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沧州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伴随着发展实力的壮大,沧州的区位、交通、资源等发展优势也日益凸显,沧州在环渤海、环京津乃至更大区域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沧州距北京190公里,距天津100公里,距石家庄、济南均为220公里,是环渤海经济圈和京津冀都市圈的重要成员。随着京沪高铁建成通车,沧州真正进入京津一小时经济圈,沧州至北京始发高铁“沧州号”的成功开行,更是上演了京沧“同城记”;全部建成投运的黄骅港20万吨级航道、20万吨级矿石码头和邯黄铁路,使港口吞吐量达到1.8亿吨,成为欧亚大陆桥新通道“桥头堡”和华北、西北通向东北亚的重要门户;沿海临港217万亩的未利用地、51万亩的建设用地,是发展临港产业的黄金宝地……这诸多的优势正加速转换为竞争优势,成为我市招商引资,承接京津、长三角、珠三角产业转移,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的最佳平台。
当前,在“五城建设”战略指引下,沧州已开启了新常态下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