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海兴:自力更生 让美丽乡村绽放新的魅力
农村面貌改造提升,钱从哪里来?国家级贫困县沧州海兴县,不等不靠,自力更生,让美丽乡村绽放新的魅力。
小亭、长廊、花园、广场、太阳能路灯、柏油路以及绿树掩映、净水池塘……这样的景色在海兴的各个村庄用不同方式绽放着。
毛陶镇孙庄村民候贵荣:以前道上都是垃圾,都是柴火,乱七八糟。从去年变好了,下水沟也都修好了,原来水都出不去。小二家来(说)这是孙庄吗?你看真像城市似得。
可喜的变化辉映着一张张笑脸,村美了、水甜了、路畅了、心亮了……美丽的乡村让海兴在外打工的游子呆不住了。
孙庄村民候贵荣:这不小儿想回来嘛!一看变化这么大,想回来,找合适的活在家。
这一个个变化,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并不容易。海兴地处河北东南部,2013年全县公共财政收入只有2个亿,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程,对于海兴这样一个穷县,犹如无米之炊。 不等不靠,自力更生。海兴县把改造农村人居环境当做最大民生工作来抓,硬是从依靠上级转移支付过日子的县级财政挤出5000万元,以奖代补,科学引导,激发了农村群众的积极性,干部带头,引导农民搞整治,动员农民唱主角。
海兴县农改提办公室工作人员孟春雨:小巷里所有的户家义务的出工,把自己房前屋后的杂物杂草都清走了,地面整平整了,然后大队出彩砖或红砖,村民按照统一标准铺好了。这样相当于大队只出了原料的费,而没有任何人力劳动成本,仅仅节省劳动力就节省了老多钱。
去年以来,海兴全县出义务工达200多万人次,仅这一项就节省建设资金一亿多元,同时海兴县还动员在外能人、企业老板为家乡发展出谋划策、捐资助力,先后有10多家企业、近百名海兴籍在外知名人士,捐款捐物1000多万元。
“挤、合、捐、补”,靠着这四个办法,海兴县硬是整合出2亿多元,实现了黄河水管道入村率、农村主要道路硬化率、农村中小学校舍新建率、农村夜晚亮化率、农村标准卫生室新建率“五个100%”,成为“全省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作先进县”。(河北电台记者王美中、沧州电台记者吴思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