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市大力推进京津冀科技合作

09.12.2014  11:20
    近年来,沧州市把加强与京津科技合作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措施来抓,积极搭建企业与京津知名院校、科研单位的对接平台,共建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大力引进先进成果、先进技术与高端人才,提升产业、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一、抓对接,促科技合作。近年来,沧州市把搭建与京津院校、科研单位对接平台作为重要科技工作来抓,先后举办了沧州-北京院校科技合作会议、化工产业、农副产品加工业、沧州首届大学科技园成果对接会、渤海新区高新技术洽谈会等大型对外科技交流活动,共邀请京津冀等地院校、科研单位80所,知名专家学者220余名,签订合作协议90多项。其中,与中科院、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等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

    二、抓基地,促成果转化。依托中科院和中国农业大学分别在南皮、吴桥建立了国家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试验基地,促进了农业科技创新。一是中国农业大学吴桥试验基地重点开展了旱作农业、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综合治理等技术研究与推广,共取得科技成果33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5项、省(部)科技进步奖14项。研发的“冬小麦节水高产栽培技术”获河北省省长特别奖和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研究成果通过吴桥示范区向整个黑龙港低平原区及全国辐射,累计在全国推广3000余万亩,经济效益36亿元,节约灌溉用水18亿立方米以上,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二是中科院南皮试验基地重点开展了盐碱地开发利用、中低产田改造等综合技术研发,以中科院院士李振声为代表的科研团队,在南皮试验站研发的科技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实施“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挖掘盐碱地和中低产田增产潜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引起中央、国务院关注,列为国家科技支撑项目。沧州作为发源地和核心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市长王大虎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强力推进。2014年已在10个县(市)示范推广面积达到60万亩,其中,示范推广小麦面积30万亩,平均亩产达到455公斤,亩增产83.5公斤,总增产2503.5万公斤;夏玉米30万亩,平均亩产达到500.052公斤。全省“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观摩推进会在沧州市召开,省政府、国家科技部、中科院、省科技厅有关领导和专家多次到示范区考察指导,给予充分肯定。

    三、抓平台,促科技创新。围绕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与京津院校、科研单位建立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推动企业成为创新主体。一是建立产业研究院。围绕管道装备特色主导产业,依托国家钢铁研究总院、中油管道科学院等科研单位,建立了由河北沧海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为主承建的“河北省管道装备产业技术研究院”,开展管道装备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推动产业向高端、绿色制造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二是建立院士工作站。围绕石油化工、管道装备、现代农业等主导产业,依托中国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及其团队,建立了10个省级院士工作站,引进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院士19名,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863、973、科技先导专项等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其中,渤海重工管道有限公司院士工作站与中国工程院叶奇蓁院士、胡文瑞院士建立了合作关系,取得核电站超级管道项目的两项发明专利,填补了国内空白,实现了核电站装备国产化。三是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围绕主导产业,依托中国农业大学、天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院校、科研单位,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1家,建立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个,先后承担实施国家、省、市重大科技项目20余项,研发推广转化科技成果30余项。同时,建设市级工程技术中心20家。四是建立大学科技园。沧州高新区依托河北工业大学建立了大学科技园,成为省级科技孵化器,围绕沧州高新区机器人制造、物联网新材料、太阳能光热、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生物医药五大核心产业,重点转化科技成果、孵化高新技术企业、培养复合型人才、培育新型科技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