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坚持生态优先 守住绿色门槛

13.09.2017  08:34

  □记者 龚磊 董传辉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着力践行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加快转型、绿色发展、跨越提升的新路;围绕打造京津生态环境支撑区,落实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从大气、水、土壤等关键领域入手,狠抓环境问题整改落实,下大力改善环境质量,为加快建设创新驱动经济强市、生态宜居美丽沧州奠定坚实环境基础。

  ——沧州市委书记杨慧

  发挥毗邻京津的优势,加快建设创新驱动经济强市,这是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五大发展理念对沧州的定位和厚望。沧州市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河北沿海地区发展、“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解放思想、乘势而上,把创新作为最大的发展动力,加快建设创新驱动经济强市步伐。

  加快产业转型

  大力发展旅游产业

  沧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把旅游业作为沧州未来发展的支柱产业精心谋划、全力推动,致力将沧州打造成“京津冀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世界知名的文化旅游名城”。

  “十三五”时期是旅游业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沧州市坚定走加快转型、绿色发展、跨越提升新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发展全域旅游为方向,以融合发展为路径,以品牌建设为抓手,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拓展新领域,打造新业态,完善公共服务,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推进旅游产业化,构建富有沧州特色的全域旅游大格局。

  突出理念引领规划先行,建立健全“多规合一”全域旅游规划体系。突出打造全域旅游片区,抓好一批全域旅游示范县(市、区)和全域旅游乡镇创建。突出产业融合发展,推动旅游业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突出培育特色品牌,打响“运河古郡、渤海明珠”主题形象品牌。突出抓好重点项目,以大项目推动景区大建设、旅游大升温。

  日前,沧州举办了首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大会以“瀛洲寻古 渤海听潮”为主题,邀请知名旅游专家、旅游资源提供商等300余人齐聚沧州,亲身感受沧州的旅游美景。首届旅发大会为沧州旅游下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确定了工作基调,开启沧州旅游跨越发展新篇章。

  多措并举

  打好环境治理攻坚战

  今年,围绕打造京津生态环境支撑区,沧州市将落实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从大气、水、土壤等关键领域入手,采取五项重点举措,狠抓环境问题整改落实,下大力改善环境质量,集中力量打好环境治理攻坚战。

  强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一是严控燃煤污染。2017年实现全市煤炭消费总量较2016年净削减10万吨以上。推进中心城区“气(电)化工程”。二是严控企业排放。2017年6月底前,全部关停“地条钢”。对“散乱污”工业企业及集群开展专项行动,根据产业布局和环保达标情况提升一批、规范一批、取缔一批。三是严控扬尘污染,对市区现有和新增建筑工地全部安装自动监控装置,凡监测数据超标的一律停工整顿。四是严控机动车(船)污染。

  强力推进水、土环境治理。水环境治理方面,综合整治城市黑臭水体,确保2020年底前完成黑臭水体控制在10%以内的治理目标。加强重污染河流治理,确保今年白洋淀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100%,子牙新河、南运河、青静黄排水渠、黑龙港河水质基本消除劣五类。

  强力推进生态修复。一是推进引水节水综合治理。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做好“节、引、蓄、调、管”五方面工作。加快推进引黄工程,今年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和李家岸饮水工程建成通水。全面治理深层地下水超采,确保今年年底前关停南水北调受水区公共供水覆盖范围内的自备井。二是开展绿色沧州攻坚行动。围绕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开展城郊森林公园建设,加快城镇园林绿化、村庄绿化和绿道体系建设。三是加强湖泊湿地保护。实施黄骅古贝壳堤、南大港湿地、海兴湿地和海兴小山火山遗址4个自然保护区自然环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以及淡水、河口、芦苇湿地等生态敏感区保护工程。

  强力推进整改任务落实。对环保部第一季度空气质量督查和省环保督察指出的问题,主动认领、立行立改,抓紧制定整改方案,逐条制定整改措施。

  强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一是“”:即淘汰落后产能,守住绿色门槛。实行最严格的能耗和排放标准,年底前压减旋窑水泥产能21万吨。二是“”:强化源头把关、减少污染排放。三是“”:加快产业升级,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提升石油化工、管道装备及冶金、机械制造等传统产业,培育壮大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和清洁能源、通用航空、节能环保等高附加值、高技术、高成长和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坚持生态优先

  打造绿色港口

  “渤海新区成立十年来,全力抓好开放招商和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以投资结构优化促产业结构升级。尤其是近两年,渤海新区在走好‘发展新路’上苦练内功,装备制造项目占比由过去的12%提高到20%,新兴产业发展明显加速,产业质量效益加快提升。当前,以港带产、以产促城、港产互动、产城共兴的生动局面已在渤海新区形成。”沧州市委常委,渤海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国栋说。

  城市是渤海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本营”,更是绿色发展的大舞台。在渤海新区黄骅新城建设初期,总投资26亿元、全长39公里的“三横两纵”道路工程,就创造了当年规划、当年建设、当年完工的奇迹,使黄骅城区与中捷城区连为一体,为后续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短短几年间,博海公园、世博欢乐园、五星级酒店等设施相继建成,特别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育学院、河北农业大学渤海校区、河北工程大学研究生院、泊头职业学院渤海分校等高等院校的入驻,既为城市发展增添了活力,又为城市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撑。

  同时,渤海新区大力推进城乡环境整治,仅用时108天,就依法拆除违建9436处,近300万平方米,并实现了“零上访、零事故、零冲突、零钉子户”;仅用时100天,就完成了97家单位165栋建筑的亮化工作,使渤海新区市区在夜间更加迷人。当前,随着渤海新区规划展馆、贝壳湖景区、沧海文化景区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建设,一座绿色科技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滨海新城正展现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