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杰:有一种失败教育必须引以为戒

05.08.2014  13:04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的教育是失败的。这里的私立学校用了数百名公办教师。私立学校的巨额收费让淮安区的百姓苦不堪言。淮安区三所大的私立学校已经成为三座大山,让全区百姓压得喘不过气来。(8月4日《中国青年报》)

    淮安区有120万人,不缺生源。这里的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在私立学校。这里主要的教育模式是民办公助。所谓公助,就是公办教师可以到私立学校任教,保留公办身份。我们不难明白,这对于淮安区政府来说,是一个好买卖。私立学校承担了全区的教育义务,全区连老师工资都不用再负担,区财政甩掉了一个多大的包袱啊。而且这种局面延续至今已有十年之久,难以想象淮安区的老百姓为自己的受教育承担了多大的压力,做出了多大的牺牲。

    记者看出了其中的蹊跷,既然那么多公办教师到私立学校领工资了,那么他们的财政工资哪里去了呢?记者到教育局左问右问,就是没人说,等于碰了一鼻子灰。没人告诉他到底有多少公办教师进了私立学校,这些每月都造工资册的公办教师的工资到底都到哪里去了,十年啊,累积起来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这一大笔钱掉到了哪个黑窟窿里,不能不令人生疑。

    在淮安区,家长们都是勒紧裤腰带供孩子读书,其中的花费令人咂舌。读三年初中,花费7万元还算节省的,其中借读费是9800元;读三年高中,借读费是3.28万元,住校生要7万元,陪读生要13万元。不仅如此,隐性付出更多。学生太多,家长们希望老师能对孩子多关照一些,平时少不了送礼。遇到节假日请老师吃饭也是家常便饭。有些家长不得不“打肿脸充胖子”。然而,这在淮安区教育局局长胡金浪看来,竟然是农村存在一批薄弱学校,严重影响了农村义务教育水平的提高这一类的肤浅认识。

    要知道,在淮安区的公办学校,漂亮的学校吸引不来生源,虽然花数十万元挖了一口井;学校建起崭新的塑胶跑道和3层的男女宿舍楼……但是,“宿舍楼只用了一层的几个房间,二、三层至今未投入使用”,糟糕透了。乡镇学校一直在恶性循环之中,没有好学生,老师们工作没有动力;教师们没动力,学校也出不了好成绩;没有好成绩自然不会吸引学生和家长。

    毫无疑问,淮安区的教育是令人忧虑的。这里有着全国多地让教育变成沉重负担的影子。可以说,查找当今教育问题,淮安区是个精准的“麻雀”。最典型的问题是“义务教育不义务”,老百姓为受教育花费巨大负担沉重。众所周知教育最大的问题是均衡发展,而这一点在淮安区非常扯淡,公办学校竟然成了鸡肋,私立学校一统天下,这种局面的背后是民生越来越苦,财政倒在偷着乐,政府究竟成了谁的政府,仔细想想都会不寒而栗。

    在这里,必须忠告淮安区政府,赶紧解决自己面临的教育问题吧,私立学校一定要与公办教师划清界线,不能那样搞民办公助;如果私立学校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哪怕收费再高,就是能引来滚滚生源,那是人家自己的事,咱也理解并且支持。无论如何就是不能像今天这样,逼着家长们“打肿脸充胖子”,这是标准的自毁长城的做法,当禁当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