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河流域将建多处湿地 新机场再造“白洋淀”
永定河流域将建多处湿地
环绕新机场再造一个“白洋淀”
本报讯(记者 朱松梅)京南50公里,永定河畔,鱼戏莲叶间的湿地景观将环绕新机场。记者昨天从市水务局获悉,《永定河全流域生态修复与水资源保护规划》初步方案已编制完成。今后,永定河流域将建多处大型湿地,其中,环绕新机场的湿地相当于一个白洋淀的规模。
永定河全长747公里,贯穿京津冀,在京境内170多公里,有北京的“母亲河”之称。自上世纪60年代,因为雨量减少、过度取水、沿岸污水直排等原因,原本水草丰美的永定河受到严重污染,水质低于五类,三家店以下河段断流。2010年,本市启动永定河修复工程。通过截污治污、回补再生水等措施,部分河段重新恢复碧水潺潺,晓月湖、宛平湖等五个湖泊点缀其间,形成了300万平方米清水水面。
依靠再生水,永定河虽然恢复了水清岸绿,但仍缺少自我修复的能力,还算不上真正的生态恢复。为了让永定河真正“活”起来,近日,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一份全新的《永定河全流域生态修复与水资源保护规划》,计划连通上下游,贯穿京津冀,真正让永定河水“活起来”。
根据最新的规划,永定河流域将建多处大型湿地,涵养水源,增强河水的自净能力。上游湿地将建在官厅水库的入库区域,由两块湿地组成。其中一块湿地位于桑干河和洋河汇流口,另一块则拟建于永定河上游八号水文站附近。湿地将种植芦苇、蒲草、水葫芦、美人蕉等水生植物,出水水质能提高到四类。
永定河下游的湿地将建在新机场附近的大兴、固安、天堂河一线,规模与河北白洋淀相仿。环绕新机场的湿地生态系统,将成为市民的亲水空间,还能为机场隔音、降尘、减噪。
永定河修复采取多水源配置综合调控模型,以再生水和雨洪水为主、官厅水库为补充、流域外调水参与调配。目前,永定河每年利用清河、小红门两个再生水厂的1.2亿立方米再生水、200万立方米雨洪水以及1000万立方米到3000万立方米的官厅水库来水。
永定河还将建设相应的生态节点,发挥支撑作用。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的相关负责人透露,拟在张家口、怀来一线的高原区建设大型森林带;在官厅水库周边规划生态修复工程和库滨带工程。
此外,永定河今后还将分段规划。市水利规划设计院的相关负责人介绍,永定河一路流经高原区、山丘区、平原区、滨海区,每一段的地貌和河流状况都各不相同。市水利规划设计院的专家已经开展了前期调研和踏勘,将针对永定河每一河段特点和问题,采取不同的生态修复措施和水资源保护措施。
目前,《永定河全流域生态修复与水资源保护规划》初步方案已经完成,具体细则正在编制中,今年年底将提交规划研究报告。
相关新闻
亦庄调节池扩容 增量相当于昆明湖
本报讯(记者 朱松梅)南海子郊野公园东,凉水河南,静卧着一个52.5万立方米的蓄水池——亦庄调节池。今年年底,调节池二期工程将正式启动建设,预计两年完工。建成后,亦庄调节池新增蓄水量207.5万立方米,相当于一个昆明湖,总容量将达到260万立方米。作为本市东南部的重要水利枢纽和调蓄系统,亦庄调节池的扩建对保障本市供水安全有重要意义。
2014年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每年有10.5亿立方米江水进京,与密云水库一起成为本市的两大饮用水源。在北京市内,形成了一条沿北五环、东五环、南五环及西四环的地下输水环路,环路上的水厂都具备双水源切换能力。
江水北上穿越1276公里路途,输水至北京大约需要10至15天左右,输水过程存在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的特点。同时,输水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不稳定因素,如停水检修、突发自然灾害等。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的进京水量减少。
一旦进京江水不足,本市将立即调用密云水库、密怀顺水源区等大中型调蓄系统来为水厂供水。但水源切换需要一定时间,为保证城市供水安全,在水源切换的时间段内,就需要小型调蓄池来暂时提供水源。目前,本市共有大宁调压池、团城湖调节池和亦庄调节池3个调蓄池,分别位于输水环路的西南、西北和东南部。南水北调来水和密云水库来水均可经这三大水利枢纽进行统一调蓄,进而流入各大水厂,保证本市的供水安全,实现各种水源的丰枯相济。
作为南水北调京内重要配套工程,亦庄调节池一期工程今年年初就已正式投用。它的蓄水量仅为52.5万立方米,不足团城湖调节池的1/2,主要承担为第十水厂提供水源的任务。但随着进京水量的增多,东南部的亦庄水厂、通州水厂相继立项、开工,现有的亦庄调节池已经不能满足水厂的需求。
今年年底之前,本市将在亦庄调节池一期工程的东侧和北侧开挖二期工程。据了解,亦庄调节池二期工程的设计蓄水量为207.5万立方米,它将与一期工程共同承担起南干渠末端的亦庄水厂、通州水厂、第十水厂供水任务。
2018年年初,二期工程将正式投用,亦庄调节池将形成一片约80公顷的水面,总蓄水量增加到260万立方米。届时,这个北京东南部的水源调配枢纽将使得多个水源互为应急备用,实现灵活切换,保证供水环路的运行安全。(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