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光山色,一时都入壮怀

19.04.2016  11:21
——在赣鄱之地感受长江的人文生态脉搏   4月17日,江西省湖口县石钟山望江亭。凭栏眺望,鄱阳湖水波浩瀚,往北注入滚滚长江,江湖交汇处清浊分明,蔚为壮观。
  “江西生态秀美、名胜甚多,绿色生态是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今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到江西考察,寄语赣鄱大地一定要保护好这份家底,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文章。
   丰厚遗产
  2月下旬,记者来到鄱阳湖南边的南矶湿地。成群的候鸟密密麻麻地栖息在草洲上,稍一靠近便振翅而起,形成遮天蔽日的景象。
  南矶湿地处于东亚至澳大利亚候鸟迁飞线路的中间节点,是东方白鹳、白琵鹭等众多濒危候鸟的重要越冬地。“去年冬夏,南矶湿地的过境、留境候鸟多达215种,猛禽数量达89种。”南昌市新建区南矶乡综治办专职副主任陈公道对湿地的鸟类如数家珍。
  湖乃生态之肺,在中国的生态版图上,鄱阳湖地位“显赫”。“在维护生物多样性,调解长江水量和蓄洪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江西师范大学特聘教授王野乔说,鄱阳湖的水量、水质是否稳定,直接关系到长江下游的用水安全。
  对江西而言,鄱阳湖是名副其实的“母亲湖”,不仅以鱼肥稻香养育了这片土地的人们,还孕育了璀璨繁荣的赣鄱文化。
  在赣鄱文化中,悠久深厚的绿色人文传统尤为引人注意。
  古朴雅致的白鹿洞书院坐落于巍巍庐山下,隐藏在茂密的树林里,朱熹、王阳明都曾在此讲学。“仁者,天地生物之心”“天地万物与人原为一体”,他们把儒家的“仁”扩展到生命和自然界,推崇“仁爱万物”,其生态哲学思想至今仍熠熠生辉。
  鄱阳湖流域还是禅宗文化的发祥地。禅宗主张人与自然保持圆融和谐的状态,百丈寺怀海大师、云居山虚云大师倡导的“农禅并举”,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十分密切。
  丰厚的遗产需要格外用心呵护。江西省委副书记、省长鹿心社反复强调:“要切实保护好鄱阳湖‘一湖清水’,让赣鄱之水源远流长,补给长江、惠泽下游。”
   先行示范
  “绿色江西既是大自然恩赐的厚礼,也是我们持续保护生态环境的结果。”江西省委书记强卫说。
  从20世纪80年代推进“山江湖”工程,到1998年特大洪灾后,退田还湖,给“水”让路;从2002年提出“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到2006年提出建设绿色生态江西;从2009年成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到2013年提出“绿色崛起”发展战略,2014年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赣鄱人民对良好生态的执着,超前时代、坚于常人。
  “所谓‘先行’,就是要抢占先机,闯出一条生态文明建设新路;所谓‘示范’,就是走在前列,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谈到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强卫表示,“要靠改革开路,从制度切入,形成科学管用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实现绿色崛起提供有力保障。”
  2015年11月1日,江西印发《江西省实施“河长制”工作方案》,“河长制”工作正式拉开序幕。
  与很多地方实行河长制相比,江西的河长阵容堪称“豪华”:省委书记担任省级“总河长”,省长担任省级“副总河长”,党政四套班子7位省领导分别担任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鄱阳湖、长江江西段省级“河长”。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总河长”,负责辖区内河流的保护治理。网友纷纷对江西的做法点赞,评论认为,这是“江西生态保护有史以来的‘最强团队’,所构建的区域和流域相结合的‘河长制’组织体系,在全国覆盖面最广、规格最高、体系最完善”。
  江西还出台《江西流域生态补偿办法》,在全国率先实现全境流域生态补偿。森林生态补偿、湿地生态补偿、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等制度研究制定也同时稳步推进。
  同时,江西进一步完善了市县科学发展综合考核评价办法,加大生态文明建设考核权重。把干部考核的重点向生态领域延伸,把干部选拔的焦点向绿色政绩聚光。
   风景独好
  “这两年,来南矶湿地的东方白鹳越来越多,说明这里的食物充足,水环境在一天天变好。”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南山管理站站长万松贤说。
  以前在鄱阳湖畔,为了驱赶来湖里吃鱼的候鸟,渔民打锣、放鞭炮,严重影响候鸟的栖息。
  为了实现候鸟保护与渔业生产双赢,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想出了“点鸟奖湖”的办法:在候鸟越冬期间,渔民承包的湖泊里飞来一只候鸟,就奖励渔民1块钱。
  万松贤介绍:“原来驱赶候鸟的渔民,现在开始主动考虑如何在渔业生产时尽量减少对候鸟的影响,甚至向保护区管理局讨教如何保护候鸟。”
  进入武宁,林海苍莽、群山耸翠,让人感觉每一个肺泡都清新起来。泛舟西海,清澈的湖水让人忍不住想捧起一口品尝味道。九江市委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武宁是江西“全省生态建设第一名”,庐山西海的总体水质为最高等级“优”,位居江西全省所有湖库之首。
  不论投资多大、税收多高,污染项目一律不引进。不达排放要求的污染工业企业,一律关停。同时,干部考核重点向生态领域延伸,对没有达标的单位主要负责人,淘汰和降职使用。“这样一来,我们就不再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同时,集中精力发展旅游业,让绿水青山带来金山银山。”武宁县旅发委副主任赵钢说。
  “要我说,现在武宁的老百姓都是护林员、护水员。”罗坪镇长水村村民卢育明盖起了13间客房,加入到生态养生旅游行业中,年收入6万多元。“我们搞旅游,靠的就是生态好。谁伐木毁林,谁破坏生态,谁就是破坏我们的美好生活,我们决不允许。”
  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图景,正在赣鄱大地徐徐展开。(记者  谢文  胡晓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