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之本有了制度保障
浙江省卫生健康委一级巡视员 马伟杭
开篇语:2019年10月28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胜利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要“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并且提出“强化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制度保障”。现开设“四中全会精神研读笔记”栏目,供卫生健康领域的管理者、决策者和研究者交流学习,为行业改革和发展积蓄磅礴力量。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维护人民的健康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召开了全国卫生健康大会,明确了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全面开启了“健康中国”建设。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强调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制度保障,将一系列基本医疗卫生和保障制度纳入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中,成为国家的制度安排,必将更好更快地实现“要做身体健康的民族”的宏伟目标。健康乃民生之本。笔者通过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等重要文件精神,结合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深化医改的实践,谈谈学习体会。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价值追求和崇高理想,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健康必是题中之意。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人的全面发展,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利益作为发展经济的重要目的之一,作为为人民谋福祉的重要内容。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上,从“关心群众生活”到“以人为本”,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到“以人民为中心”,在理论和实践上与时俱进。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首次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初心使命所在。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浙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萌发地。早在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就在浙江提出:“没有健康就没有小康,没有卫生现代化,就没有整个社会现代化”。在取得抗击非典胜利后,习书记专门视察了杭州小营巷的爱国卫生工作,他指出:“没有人民的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并以大卫生、大健康的理念,在浙江全面推开“卫生强省”建设,以“农民健康工程、城乡社区健康促进工程、公共卫生建设工程、科教兴卫工程、强院工程、中医药攀登工程”为抓手,使浙江的医疗卫生事业得到快速发展,人民群众享受到改革开放的健康红利。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镇江调研时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2016年8月,在全国卫生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出了全面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动员会。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增进人民健康福祉的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事关卫生健康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性、方向性问题,将维护国民健康同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实现国家昌盛和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巩固长期执政基础紧密联系在一起,标志着我们党对人民健康重大价值和重要作用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立和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是实现全面小康的必然要求
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不仅仅是使人民群众尽量不得病、少得病,得了病有地方看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切实解决“病有所医”这个重大的民生问题。
同时,维护好劳动者的健康也会对经济发展发挥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世界银行专家曾测算,过去40年,世界经济增长的8%~10%归因于健康人群。我国专家研究,我国人均期望寿命从1950年的35岁增长到1982年的69岁,其创造的经济价值相当于同期GDP总值的22%。此外,在脱贫攻坚中,统计发现农村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返贫占比40%以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因病返贫、因病致贫是扶贫硬骨头的主攻方向,这个事情是一个长期的、不随着2020年我们宣布消灭绝对贫困以后就会消失的。
因此,我们必须建立好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人民群众希望能获得更高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而不断发展提高和巩固完善。
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生成有其历史、理论和实践逻辑,并且需要不断调整、不断丰富
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是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它的形成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阶段医疗卫生领域实践经验的总结和规律的凝炼。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明确提出,必须健全幼有所学、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要强化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制度保障。
从历史的主线来看,我们可以在早期的苏维埃政权里看到卫生委员会及其工作制度的萌芽;可以在建国初期、新时期和新时代的卫生工作方针中找到卫生事业在治理体系和制度层面的雏形和演变,并逐渐融入到国家治理体系中。
从实践的主线来看,所有卫生健康政策、服务体系和举措都与时代、环境、工作重心和群众需求相对应。战争年代,关心人民群众需要关心的一切,既是党的宗旨使然,也是党要发展壮大的必然。建设年代,卫生工作重心是要有效维护人群的健康,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发展年代,要让每一位城乡居民都能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红利,“做身体健康的民族”,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幸福安康。
因此,我们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就需要不断调整、不断丰富,真正发挥促进人全面发展的目的,实现“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