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民政实践中——《唐山劳动日报》访市民政局局长崔敬东
民政关乎到国计民生,关乎到长治久安,党和政府的爱民之情、利民之意、为民之举,大多是通过民政工作来实现。在民政系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着感情做好民政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记者日前采访了唐山市民政局局长崔敬东。
崔敬东说,民政系统开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活动,就要立足民政工作自身特点,结合正在深入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全局干部职工的思想上形成共识,使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民政实践中。
崔敬东介绍,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民政部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完善了三条救助保障线,建立了五个同步增长机制,初步建立起“适度普惠型”的社会救助保障体系。三条救助保障线分别是:以城乡低保为核心,以五保供养、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教育救助、扶贫开发等相配套的救助保障线;以孤儿、流浪乞讨人员、残疾人员等特殊人群为重点的抚养保护救助线;以保障灾民基本生活为重点的防灾减灾救灾救助线。五个同步增长机制分别是城乡低保、农村五保、退役士兵自谋职业补助、义务兵家庭优待、烈属抚恤金等五项救助保障标准同步增长机制。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社会养老已经成为党委、政府普遍关心,社会广泛关注,人民群众迫切期待解决的重大民生问题。崔敬东介绍,我市将养老服务工作提到家庭幸福安康、社会和谐发展的高度来加以重视,印发了《唐山市加快社会养老事业发展的意见》,确定了发展目标、工作要求和保障措施,明确了各有关部门的职责任务。全市累计投资3.8亿元,完成全市所有农村敬老院改造工程,总床位数超过1.6万张, 67所敬老院被省评为星级敬老院。投资7100多万元,建成17所“三院合一”的综合性养老机构,增加床位2000张。统筹推进城乡社会养老“幸福工程”,在村居同步建设居家养老服务站,为有生活自理能力老人提供日托型互助服务,解决居家养老的日间照料和文化、娱乐、生活问题。全市累计建成4739个居家养老服务站,覆盖面达到全市村居总数的86%,今年可实现全覆盖。建设居家养老服务平台,为居家老人提供信息咨询、紧急救助等方便、高效的居家养老服务。
爱国总是与拥军相连。我市严格落实《兵役法》和《退役士兵安置条例》,建立多种方式结合、城乡一体的退役军人安置制度。建立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政策体系,实行免费职业技能培训,鼓励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全面落实优抚政策,城镇义务兵家庭发放优待金每年每户达到13420元,农村最高12698元,标准全省最高。
在谈到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融入到民政实践,崔敬东表示,全市民政系统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把握:一是培养俯首为民的道德情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我们要以“服务人民为荣”,民政工作的对象既有“最可爱的人”,也有“最可怜的人”。对最可爱的革命功臣,我们要做好优待抚恤,加强服务保障,确保他们同步享受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对最可怜的困难群体,我们不仅要满怀爱心,保障好他们的基本生活,还要努力创造条件,帮扶他们有所发展。二是树立埋头苦干的敬业精神。民政人要深入基层,辛勤工作,大兴调查研究、艰苦奋斗、埋头苦干、求真务实之风,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帮群众所需,真正为民政对象办实事、解难事,切实履行“解决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的工作职责。三是时刻保持强烈的进取意识。民政工作要想不负使命,就必须提倡锐意进取的开拓精神,不断地研究新情况、提出新办法,积极帮助解决百姓特别是困难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建设沿海强市、美丽唐山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