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市:破解发展瓶颈 再铸绿色辉煌

03.07.2014  10:03

  26年前,毕节生态恶化、人口膨胀、经济落后。
  1988年,这是一个春天,毕节试验区建立。
  26年来,毕节市紧紧围绕“生态建设”这个试验主题,把生态建设摆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同步提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普遍贫困到基本小康、生态环境从不断恶化到明显改善的跨越。
  26年间,毕节旧貌换新颜,乌蒙荒山披绿装。从1988年至2013年,毕节市森林面积从601.8万亩增加到1774.65万亩,森林覆盖率从14.94%增长到44.06%,林木蓄积量从872万立方米增加到2487.72万立方米,实现了森林资源持续同步增长。
  沧海桑田,喜看今日毕节,石漠化总面积从2005年的6526平方公里下降到2011年的5980平方公里;城市、道路、河道、街道、小区处处绿意盎然。昔日“秃岭荒山”已成“绿水青山”、“金山银山”。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041.9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2228元、财政总收入达到336.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646元。
  “毕节试验区的实践证明,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毕节市委副书记胡吉宏说,毕节市将全面贯彻落实全省生态文明大会精神,让生态文明新风再绿乌蒙大地。
   生态文明新风再绿乌蒙大地
  毕节试验区成立26年来,毕节市紧紧围绕“生态建设”试验主题,全市生态环境从不断恶化到明显改善,不仅破解了发展瓶颈,还铸就了绿色辉煌,探索出西部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和模式。
  坚持以生态修复为核心,生态安全体系初步形成。1988年,毕节市森林覆盖率仅14.94%,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试验区建立后,各级党委政府紧紧围绕生态建设试验主题,大力实施生态修复工程,致力于生态环境的修复重建,先后实施了“3356”、长防、长治、退耕还林、天保、石漠化综合治理、三江源生态保护等国家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完成营造林1900多万亩,增加森林面积1172.85万亩,实现了森林覆盖率年均增长1个以上百分点的目标,生态安全体系初步构成。
  坚持以科学治理为抓手,多种模式综合治理。按照“山上植树造林戴帽子,山腰坡改梯配经果林系带子,坡土种绿肥盖地膜铺毯子,山下多种经营抓票子,基本农田集约经营收谷子”布局开展的“五子登科”生态建设立体治理模式,收到良好的生态、经济综合效益。针对缺水少土,生态承载力低,居民生活能源和生存条件困难的地区,采取封山育林与人工促进主导型模式。针对人地矛盾突出,耕地支离破碎的中、轻度石漠化地区,积极发展特色经果林和地道中药材产业,实现生态富民为目的的植被恢复与特色产业主导型模式。针对人地矛盾突出,拥有较好资源禀赋、独特的森林资源景观和民族文化积淀地的地区,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的森林景观资源开发与生态旅游主导型模式。
  坚持以保护资源为重点,坚决守住生态红线。毕节市实行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目标责任制,市政府每年与各县区政府签订林地保有量、森林覆盖率、造林面积等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的目标任务,列入年度对县区政府工作目标的考核体系。加强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违纪案件查处力度,坚决打击乱砍滥伐林木、乱征乱占林地、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等违法犯罪活动。切实落实管护责任,及时兑现公益林补偿,2013年及时兑现国家级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4931.94万元。
  坚持以改善民生为己任,生态经济统筹协调发展。始终坚持寓生态建设于经济开发之中,把生态建设与经济结构调整、扶贫开发和农民增收致富有机结合,统筹推进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同步实现生态改善和民生改善。2007年以来,通过整合林业、扶贫、畜牧、移民等相关项目,实行引资开发、合股经营、部门扶持等多种方式,大力发展特色经果林和林下经济,开发绿色食品,发展生态旅游,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打造出了中国“核桃之乡”、“樱桃之乡”“天麻之乡”、“竹荪之乡”等品牌。目前,全市已发展经果林300万亩,林下经济88万亩,森林公园10个。毕节林业总产值达到91.6亿元。林业产业带动农民人均涉林收入1065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0.88%。
  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试验区林业建设活力彰显。毕节市积极探索有利于生态建设的机制体制,激发林业发展活力。深化林权制度改革,进一步理顺了农村生产关系,激发了农民的创业积极性。已办理林权抵押贷款2215万元,森林保险投保面积1200万亩,流转林地面积10.24万亩。探索建立林业合作经营机制,加快林业发展产业化、经营特色化、管理规范化、产品品牌化、服务标准化的新型林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成立合作经济组织323个。深入推进国有林场改革,创造性地将12个国有林场全部划定为生态公益型林场,实行县级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管理。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在生态建设上闯出新路子。6月21日,省委、省政府对毕节试验区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重要战略部署,要求毕节试验区要在坚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把守住“两条底线”作为总纲,时刻绷紧环境保护这根弦,加快创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把植树造林、保护生态作为发展经济、改善群众生活的基础来抓。
  毕节市将切实承担起“近期作示范,长远探路子”的历史使命,切实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和推进毕节试验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决策部署上来,发扬“深化改革,锐意创新,埋头苦干,同心攻坚”的试验区精神,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力争用3年时间全面完成194万亩宜林荒山绿化,再用3年时间,把289万亩25度以上陡坡耕地全部退耕,完成石漠化治理面积4000平方公里以上,石漠化和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90%以上。到2020年,试验区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万元,森林覆盖率达到52%以上,实现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深化林业改革推进生态文明
  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毕节试验区把林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全面深化林业改革,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国有林场改革、森林资源保护和营造林机制创新等方面取得突破,在保护和改善环境上闯出了一条新路子。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市里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充分调动农民林业生产积极性的意见》,强化服务林农的体制机制建设。出台《毕节市政策性森林保险实施意见》,将全市1209万亩公益林全部纳入了保险范围。制定了《毕节市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管理办法》,林农累计获取林权抵押贷款2415万元。
  全面推进国有林场改制转型。将全市12个国有林场全部转为生态公益型林场,纳入县级财政全额拨款的副科级事业单位管理,强化对国有林场改革发展的监督管理,经验和成就获国家林业局充分肯定。
  探索创新营造林机制,全面提高造林绿化成效。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良性互动”的造林机制,形成财政、企业、社会多元化投资营造林的格局。建立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先建后补管理机制,鼓励农民、大户、专业合作组织、企业等各类造林主体按照工程设计和建设标准先行筹资建设,提高了造林主体的积极性。探索创新造林模式,积极鼓励和支持“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大户承包、村支两委代种代管等造林模式,转变散户造林等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适应现代林业发展要求的造林模式。建立造林绿化企业资质认证制度,着力解决造林实体参与工程建设的问题,让更多的营造林实体参与营造林。
  创新森林资源保护机制,确保森林资源安全。市里出台《关于建立健全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制度推进生态环境建设的实施方案》,强化对各县区森林覆盖率、林地保有量、采伐限额管理等指标的考核,科学划定林地和森林、湿地、石漠化区植被和物种生态保护红线,确保森林资源安全。
  通过多种体制机制的创新,毕节市众多山林成了林农的绿色银行,先后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全国林业生态建设示范区”、“全国石漠化防治示范区”、首批“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
   特色林产业促生态经济协调发展
  毕节市在实现生态系统从不断恶化到明显改善跨越的基础上,大力推进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林业产业突飞猛进,初步形成了以特色经果林、森林旅游、林下经济、林副产品加工为主的林业产业体系。2013年,全市林业总产值从41.61亿元增加到91.6亿元,增长120.14%,农民年人均林业收入达到1065元。
  依托重点工程,大力发展特色经果林。依托、整合各类林业重点工程,投入5.75亿元发展以核桃为主的特色经果林。截至2013年底,全市樱桃、苹果、梨、李、柑桔、石榴、漆树等经果林达到302万亩。
  依托森林资源,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积极引导扶持农民发展林药、林菌、林菜、林茶等林下种植业和林禽、林畜、林蜂等林下养殖业以及开发森林景观,使林下经济成为农民增加收人的新途径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路子。目前,全市成立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353个,经营林地88.06万亩,实现年产值12亿元,惠及林农16万户。
  依托景观资源,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优势,大力推进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建设,着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产业。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百里杜鹃等国家级森林公园3个、省级森林公园3个、市县级森林公园4个,申报国家湿地公园2个。通过举办杜鹃花节、观鸟节、草场赛马、民族插花节、火把节、逛花坡等活动,延伸了森林旅游产业链,去年实现森林生态旅游综合收入43亿元。
  实施龙头带动,着力打造林业产业知名品牌。全市各地有针对性地开展林业产业招商活动,一批果品精深加工企业相继落户毕节并建成投产。同时,扶持核桃、樱桃、软籽石榴等种植的林业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打造了“中国核桃之乡”、“中国天麻之乡”、“中国竹荪之乡”、“中国樱桃之乡”等的知名品牌和“乌蒙山宝、毕节珍好”公共品牌,为全市特色林业产业品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综合治理石漠化让石山赛良田
  因“越垦越穷,越穷越垦”,毕节曾饱受“地球癌症”石漠化的严重侵袭而被联合国有关专家称为“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方。
  2008年,国家启动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毕节所辖县区全部纳入国家试点范围,开启了毕节试验区石漠化综合治理的新征程。工程实施以来,全市已累计投入国家石漠化治理专项资金3.73亿元,治理石漠化面积114万多亩。
  在石漠化综合治理中,毕节市整合水利水保、生态畜牧业、茶产业、森林植被恢复、风景名胜区绿化、特色经果林、石漠化科技支撑等项目资金参与石漠化综合治理。提炼出了“植被恢复与特色产业主导型、封山育林与人促修复主导型、石漠化草地建设与生态畜牧业主导型、水土保持与基本农田建设主导型、岩溶景观资源开发与生态旅游主导型”等多种石漠化治理模式。
  项目区森林覆盖率得到很大提高,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生态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有力推动了毕节试验区“从石漠化严重地区向生态环境优美地区转变”。据2011年全国第二次石漠化监测结果显示,毕节石漠化土地面积为897.6万亩,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22.28%,与2005年全国第一次石漠化监测结果相比,减少了81.3万亩,减少8.31%,年均减少面积13.6万亩,年均缩减1.4%,生态环境恶化状况得到明显遏制,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基本农田得到有效保护。
  “石旮旯”长出的一片片绿色孕育了农民一个个致富希望,创造了一个个“点石成金”的生态富民奇迹,毕节市获得“全国防治石漠化示范区”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