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水壶”是“乌龙”还是确有其事
近期,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一份电热水壶风险报告引发社会关注,不少人因此担心自家的电热水壶“有毒”。不锈钢电热水壶到底会不会引起锰中毒?消费者还能不能放心地使用?事关公共安全的预警如何更科学权威?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
问题
55.6%电热水壶锰含量在10%左右
3月17日,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召开新闻通气会,发布了一季度小家电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和风险监测结果,其中一份由江苏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制作的《2016年电热水壶产品风险监测质量分析报告》指出:该院对市场上50批次的电热水壶产品进行了质量风险监测,发现55.6%的电热水壶产品锰含量在10%左右,存在使用高锰钢的问题。
该报告进一步指出,电热水壶的锰含量越高,锰析出量也越高,高锰钢中锰析出量多数在0.1mg/L以上。人体长期过量摄入金属锰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产生记忆力减退、嗜睡、精神萎靡不振、神经功能紊乱等症状。报告建议消费者最好选用304牌号不锈钢材质的电热水壶。
报告发布后,“电热水壶烧水会导致神经紊乱”“过半电热水壶会让人变笨”“只有304钢的水壶才能用”等内容在微博、微信朋友圈流传,引发了舆论高度关注。记者采访发现,在各大卖场和知名电商平台,电热水壶的介绍中纷纷添加了“304不锈钢”字样。
有专家表示,不排除电热水壶产品生产企业在选择壶身不锈钢材料时存在把关不严,为追逐利益降低成本选用廉价材质的现象,但不合格产品主要集中在小品牌或是杂牌。
释疑
对于合格的水壶不必“谈锰色变”
对于“毒水壶”是否真有毒,一些科普机构和专家给出了看法。
中国工程院院士、冶金专家王国栋表示,用高锰钢电水壶烧水时,无含锰的氧化物发出,并且通过煮水析出的锰含量非常微小,还不如食品和自来水等物品中的含量高,因此不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情况。
科普网站果壳网发文称,江苏质检院的报告是参照SN/T2829-2011标准进行检测。但这个标准里,食品模拟物采用的是4%乙酸食品模拟液而不是日常用的水。此外,这个标准涵盖的重金属检测范围里不包括锰。建议权威部门用正确的方式再测一次。
有专家提出,选择不同的食品模拟物对试验结果的精确度有影响。用4%乙酸测定热水壶原材料中锰的含量,所得结果会比用水进行试验的结果偏高。
此外,从食品安全的角度进行分析,一些专家和厂商也提出,对于合格的水壶不必“谈锰色变”。
3月23日,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其微信公号中发文表示,成年人每天锰的可耐受最高摄入量为11毫克。以(江苏质检报告)锰析出量最高1.168mg/L的那批次电热水壶为例,要喝大概9.4升这种电热水壶烧的水,才有可能超出可耐受量。
江苏一位食品工程专家介绍称,类似的“谈锰色变”早在2012年也曾发生过。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当时就已做了科普:锰摄入的途径主要是呼吸,胃肠对锰的吸收率仅为1%-5%,因此饮食不会造成锰过量、锰中毒。在临床上也从未发现因使用不锈钢制品导致锰过量、锰中毒的案例。
声音
说法互相冲突都不利于澄清真相
针对用酸性溶液做检测是否科学这一问题,江苏省质检院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用酸性溶液加热、浸泡不锈钢所获“锰析出量”确实与烧水壶的实际工作环境有很大区别,但这确实合乎日常的重金属检测方法。该试验进行的是一种“加严试验”,用更为严苛的方法对潜在风险进行检测。
就“加严试验”的过程是否科学问题,记者致电江苏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办公室,接听电话的工作人员表示,此事的相关信息现由江苏省质监局统一对外发布。记者又就此采访了江苏省质监局,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报告是该局“根据实施情况定期发布监督抽查和风险监测结果”,该局只是“对发现问题的企业按照管辖权限及时进行处理,同时向社会发布消费提醒。”
不管出于何种原因,相关部门和检验机构对公众关切不及时作出权威的回应,并且说法互相冲突,都不利于澄清真相。如果质量检测都不能“统一权威”,监管何来“统一权威”?因此,在此次事件中,相关部门有责任和义务,讲清是非原委,给公众一个“统一权威”的回应。
一些冶金专家介绍,从食品安全的角度,选择合格热水壶是必要条件。买水壶首先要选择质量合格,符合国家标准的商品,如果容器内外壁标有“GB9684”字样,则代表符合国家标准,可以放心使用。
相关新闻
国外“工匠精神”的精髓
日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二届中国质量奖颁奖大会上呼吁,各行各业要弘扬工匠精神,打造更多消费者满意的知名品牌。谈及“追求卓越、崇尚质量”,英国西装、荷兰“王室供应商”、德国职业教育、日本千年制刀技艺堪称典范,人们可从中一窥“工匠精神”的精髓。
德国经济发展的“秘密武器”
职业教育常被人们视为德国经济发展的“秘密武器”。众所周知,德国高质量技工来自双元制职业教育。
与国内中学生通过高考上大学的现象不同,德国不到一半的中学生选择上大学;而一半多的中学生会选择接受职业教育。德国的职业教育之所以吸引人,在于德国技师收入可观,其社会地位也与学士相等,同样受人尊重。德国职业教育的一个基本职业精神就是:一丝不苟、照操作规程办事。而正是这种职业精神使得德国的职业教育非常重视培养学生们的严谨、负责态度,为“德国制造”的质量做好了铺垫。
荷兰的“王室供应商”
在荷兰海牙市中心购物街,有些肉食品店、眼镜店、手表店等挂着显眼的蓝白红三色狮子图案标志,中间是荷兰王室徽章,上下方分别写有“王室认证”和“王室供应商”的字样。顾客看到这个徽章,就可以确认这是一家值得信赖的百年老店。
据荷兰“王室供应商”认证机构介绍,“王室供应商”称号始于1815年,是荷兰王室历史最悠久、迄今仍在授予的荣誉之一。如今,历史超过百年、声誉无瑕疵、产品和服务对所在地区有意义、业主在法律和经济领域无不良记录的中小企业,才有资格在店庆200周年、175周年、150周年、125周年或100周年时申请成为“王室供应商”。
在44岁的肉食品店老板马萨罗眼中,“王室供应商”的称号是无形资产,是对长期追求品质的企业精神的褒奖。
英国伦敦的萨维尔街西装
在伦敦市中心有一条长300多米的大街——萨维尔街,身着这条街出品的定制西装已成为世界各国名流的身份象征。数百年来,萨维尔街追求极致、精益求精、力求完美的工匠精神,被誉为世界男装的工艺典范。
记者拜访过萨维尔街的一家百年老店——韦尔什&杰弗里斯。店铺的女合伙人说,这里的裁缝追求极致,不惜花费时间和精力,也要把西装品质从99%提高到99.99%。完成一套全定制西装需至少50个小时,经7个人之手,客人往往需要等待两三个月。
千年技艺传承的日本制刀
山田佳孝是京都百年老店“金高刀具店”的一名打刀匠。“金高刀具店”外观一点也不起眼,但却有着200多年的历史。在日本,千百年来一代代打刀匠探索钻研,创造出独特的日式制刀工艺,并传承至今。
日本刀具的一大特点是,刀背和刀刃分别由软铁和硬钢两种不同材质的原料熔炼锻接而成,对温控的要求十分严苛,因此温度拿捏很考验工匠的水平。
在日本,掌握锻打、淬火、研磨等技术,成长为一名独立的合格打刀匠,至少需要10年功夫。山田已在窄小的作坊里敲敲打打了20多年。如今他的锻打技术炉火纯青,蜚声日本国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