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强年画:文化底蕴提产业底气
走进武强年画博物馆,在仿古年画作坊里,工作人员正在印制年画,宣纸被覆在涂好墨的木雕版上,用刷子均匀地一刷,一幅极具特色的传统版画《六子争头》便跃然纸上。
作坊的墙上挂着一张大照片,记录下一个重要的历史瞬间:2010年“六一”儿童节前夕,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中国科学技术馆亲手印制武强年画《六子争头》。
在这座国内第一家也是最大一家年画专题博物馆里,乡土气息十分浓郁,门画、窗画、灯方、中堂、对联、条屏、炕围、壁纸等30多种形式,民间习俗、农事耕作、天文地理、戏曲传说、经史典故、社会变革等丰富广泛的题材,反映了民俗民情,再现历史风貌。据介绍,博物馆藏有明清以来历代年画古版和纸质资料1万余件,其中三级以上文物1000余件。
武强年画始于宋元,明朝永乐年间形成规模,清朝康熙—嘉庆年间达到鼎盛。清末民初,在武强县城南关开业、有字可考的画店还有144家,县城附近有60多个村庄、上千户作坊从事画业生产与销售,全国各地设有批发庄点180多处,最高年产量达1亿对开张,行销大半个中国。
早在1993年,河北省武强县被文化部命名为“木版年画艺术之乡”。2003年,武强年画被文化部定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首批十大试点之一,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10月被评为“河北十大文化形象名片”之一。
近年来,武强年画走出博物馆,按照“艺术品实用化、实用品艺术化”思路,年画传统艺术与现代生活融合,年画特种邮票、工艺瓷盘、水杯等20多个系列、100多种相关产品相继推出。同时,古老年画与现代科技、工艺相结合,年画题材的动漫、服装、银行卡等衍生品陆续开发出来。
武强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徐沛全介绍说,以古老年画为底蕴,文化产业正成为武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战略支点。年画与西洋乐器、周窝音乐小镇成为文化产业的三大特色板块。全县文化产业增加值由2011年的2.3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11.8亿元,翻了两番,占全县GDP比重达到23%。
据武强县财政局局长张世德介绍,县财政将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资金纳入财政预算,每年安排300万元支持文化产业企业技术更新改造;从2012年至今,县财政局共上报文化产业项目21个,筹措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资金3804万元,都已拨付到位。
目前,武强又引进总投资18亿元的“国际年画城”项目,在年画博物馆南面重点建设年画文化产业创意区、年画DIY体验、会展中心等五个功能区。项目建成后,年可上缴税收3200万元,武强将成为世界最大的年画产业及相关衍生品生产基地、文化艺术集散营销中心、独具特色的旅游观光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