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强县“城建标兵”杨士杰甘当城市美容师[图]

06.06.2014  12:47

武强县环卫工人杨士杰认真清扫大街。刘金英 摄    杨士杰老人辛苦劳动却“乐在其中”。刘金英 摄

  长城网衡水6月5日电(刘金英 扈炜 记者 王永宏)在年画之乡武强县,有一个曾被武强县委、县政府表彰为“城建标兵”的环卫工人,6年来一直勤勤恳恳的工作在武强县高速公路出口地段,为建设文明、整洁、安全的县城而默默的奉献着自己的心血和汗水。他,就是年以古稀的环卫工人杨士杰。

  杨士杰,这个在农村中长大的汉子,曾抱着保家卫国的志愿参军,在军营的熔炉里的摔打4年,锤炼出了敢于担当、甘于奉献的时代精神,退伍回乡后以“亦工亦农”(即合同制)被安排在武强画厂工作。画厂破产改制后,他回农村继续当农民种地......2008年,在县城建设中,他当上了一名环卫工人。退伍军人善于艰苦奋斗的本色,使他倍爱这个能为社会做贡献的工作岗位。他和一个叫张建茶的女同志,承担着武强县高速公路出口地段的环境卫生清扫任务,从武强高速公路出口到迎宾街,1500余米长,公路和两旁的便道,宽40多米。这里是县城的文明窗口,每天来来往往的车辆有几千辆。他在县城没有住房,离老家15华里,每天坚持早晨7点前到岗,晚上6点后下班,常常风里来,雨里去......为保持整个路段的清洁,推着环卫清洁车,拿着大扫帚、小笤帚、铁锨、簸箕,每天不知要把责任区清扫几个来回,把尘土杂物清扫干净。来往车辆随手扔下的塑料袋、饮料瓶等垃圾他都随时随地的捡起来。尤其是一些车辆停车后跑冒滴漏在路面上的刹车油,他就一点一点的清理干净。公路两边的人行道,7米多宽,水泥砖缝内爱生长杂草,而且还很难清理,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他从家里拿来镰刀、小铲,在清扫公路卫生之余,就把水泥砖缝内的杂草一棵一棵的剜掉,长出来一次,剜掉一次,一年四季坚持不懈,使公路两边的人行道一直保持了既干净,又整洁。许多过往行人感慨的说:“这个路段这样干净,连棵小草都没有,真是不容易。”

  杨士杰除了干好分内的工作,分外的工作也管。他所管辖的路段内,有8个通往居民小区、机关单位和临近村庄的道口,道口上常常是晴天一地土,雨天一地泥,为不让路口内的泥土、杂物带入公路路面,他每天在清理打扫辖区内环境卫生时,总是坚持把路口外几米的尘土、杂物一起清扫的干干净净。高速公路出口两侧路沟内的垃圾、杂草,哪怕是旮旮旯旯儿的地方,他也从来不放过。他说:“环卫工人,对环境卫生决不能留死角才行。”

  高速公路出口这个特殊的地段,来来往往的车辆不断,有些外地的车辆驶入武强后有的找机关单位,有的要到下边的乡镇或农村,路不熟,经常有人停车向他问路,他便甘当“指路人”,一个一个的热情指路,从不发烦。遇有车辆突发事故,为了交通的畅通和安全,他都以见义勇为的精神给予方方面面的帮助,或是帮助把车弄到安全之处停放,或是帮助司机设置故障标识,或是给司机看护车上的物品,让司机去购买维修的机件......有的司机被他的热情关照所感动,掏出钱来想付给他“辛苦费”,都被他言辞谢绝了。然而,许多人并不知道,杨士杰干的环卫工人是“合同工”,原来每月500元的工资,近年长了待遇后也才700块钱,许多人对他执着于环卫工作很不理解,认为打工干点什么事儿也比打扫卫生强。可他却时时以革命军人的精神鞭策自己:“这是社会的需要……”

  杨士杰,在农村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儿孙满堂,不愁吃不愁喝。老伴和孩子们多次劝他说:“别‘扫大街’了,既辛苦又危险,你都60多的人了,咱们家里也不缺你那几百块钱,和领导说说歇了吧。”杨士杰听后总是笑着说:“我觉得为画乡美容挺有意义,干几年再说吧……”年复一年,6年来,在他所管辖的地段内,以忠诚、敬业、助人为乐的实际行动谱写着一个环卫工人的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