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欢庆十九大·文化繁荣篇:打造文化强市 惠及万千民生

20.10.2017  10:54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述说新成就 欢庆十九大·文化繁荣篇

打造文化强市 惠及万千民生

宏伟的石家庄大剧院,自今年9月启动演出季以来,凭借《宫崎骏主题音乐会》《白鹿原》等高水准演出,一次次刷爆朋友圈;专业的石家庄丝弦剧院,先后承办“丝弦经典剧目演出季”暨丝弦剧种“东西南北中”五路流派交流展演等,不仅实现了五路丝弦流派首次“团圆”,更以文惠卡低票价惠及诸多戏迷;在装饰一新的市图书馆,市民遨游在知识的浩瀚海洋;在佳作云集的市美术馆,人们徜徉于名家的笔魂墨香……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要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近五年来,石家庄市正是在不断加大文化建设力度,在文化强市的道路上,步伐铿锵,硕果累累。如今,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拔地而起,公益文化活动惠及城乡百姓,文艺精品创作捷报频传,文化产业发展生机勃勃。

●设施齐推进 环境更优越

咱们石家庄的大剧院又气派,环境又好,演出也顶呱呱!”10月9日晚,看完陕西人艺版的《白鹿原》,家住东苑小区的朵妈忍不住连发数条朋友圈,配图中有演出现场,舒适的室内环境,还有夜色中灯火辉煌的大剧院。提及这座造型别致的建筑,不少人都纷纷点赞,为它竖起了大拇指。

作为石家庄市的文化地标,该剧院自2013年开工以来,一直加紧施工建设。今年6月中旬,经过设备调试,消防验收,石家庄大剧院正式落成并投入使用。该项目不仅为省会增加了一个文化展示窗口,更进一步提升了城市文化软实力。

十一”期间,大剧院准备了十几场演出,包括国家京剧院三团的红色经典《杜鹃山》,配合此次吴桥杂技节推出的杂技儿童剧《蚂蚁的奇幻旅程》,以及陕西人艺“现象级话剧”《白鹿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文化惠民卡的推行,这些演出的票价并不高昂。老戏迷崔爱国给我们算了一笔账,“如果一场演出的票价为100元,按五折优惠计算,用文惠卡支付50元,其中政府补贴了40元,我们相当于只花10元购票就可欣赏演出。如此大的补贴力度,这么好的剧场和演出环境,真不贵。

除了石家庄大剧院,2016年9月份投入使用的丝弦剧院也是很多戏迷常去的地方。这一剧场的投入使用,不仅弥补了省会桥西没有专业戏剧演出场所的空白,也为石家庄丝弦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了硬件基础。

从6月25日至8月底,“丝弦经典剧目演出季”暨丝弦剧种“东西南北中”五路流派交流展演活动在此精彩上演。而此次系列演出是自石家庄丝弦剧团成立以来,首次举办的大型丝弦交流展演活动,参演剧目之多,演出时间之长,都史无前例。8月29日晚,“东西南北中”五路丝弦名家名段演唱会演出结束后,大同市灵丘县罗罗腔剧团李永香团长激动地说:“来石家庄演出机会难得,在这么好的舞台上看到五路丝弦同台演出机会更难得!”省会戏迷也投桃报李,为艺术家鼓掌、叫好。

不少关心丝弦的戏迷对此次展演活动赞不绝口,60多岁的吴心丽说:“有了剧院,演员就有了‘家’,也有了奔头。以后大家排练有了地方,老师传承有了场所,我们戏迷也有了去处。就像现在这样请别人过来‘做客’,也显得咱主家敞亮啊!”她自豪地表示,“环境好了,人心齐了,希望演员能创排更多好剧目,把咱家乡的丝弦唱到全国的大舞台上去,唱响属于石家庄的故事。

党的十八大以来,石家庄市积极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各类公共文化设施不断建设完善。气势恢宏的石家庄美术馆,修缮一新的市图书馆……一个个大型文化设施的建设,为推动公共文化发展聚集了新动能,营造了好环境。

●文化惠民生 生活更精彩

以往人们发愁,周末干什么去好;现在人们也发愁,周末到底选什么活动好。音乐剧、话剧、京剧、听讲座、看书、赏画……丰富多元的文化生活,渐已成为节假日“标配”,充实着人民群众的休闲时光。

党的十八大以来,石家庄市始终坚持以民生为导向,不仅把文化惠民当成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将其作为实现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石家庄市不断加大公共文化服务资金保障力度,市财政每年安排送戏下基层演出补贴资金400万元、舞台艺术繁荣资金500万元、文化产业引导资金3000多万元,农村文化建设资金逐年增加,由200万元增加到了500万元,各县区也不断加大财政投入,让更多文化资源和服务向基层延伸。让看演出,听讲座,赏佳作成为多数人的节假日选择。

三尺讲台迎冬夏,一支粉笔谱春秋”。经过多年耕耘,石家庄市的“燕赵讲坛”不仅惠及燕赵之地,且业已成为全国知名的文化品牌。市民洪中星形容它是朴实无华的三尺讲台,一所不设围墙的“市民大学”。而作为讲坛的“铁杆听众”,他还专门写了一首《文化讲座礼赞》献给它:“文化讲座降甘霖,搅动省城一片春。启智东风吹万家,洁心雨露爽万人……

石家庄市的“一月一名剧”、“引进高雅艺术系列演出”等文化品牌,也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助力”下,获得更多掌声,赢得更多民心。10月13日下午,听说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王佩瑜月底要来省会举办京剧清音会,戏迷刘淑珍趁着周末,从赞皇赶来询问开票情况。她笑着介绍,自己是“一月一名剧”的忠实戏迷,只要有名角演出必来报到。

几十块钱一张戏票看大腕唱戏,太超值了。我听过迟小秋的《锁麟囊》,孟广禄的《铡美案》……还给李胜素、于魁智献过鲜花呢。”她说。现在等着盼着看大戏,已是大家每月最期待的事。精彩的演出,低廉的票价,让大家的幸福感“爆棚”。

不仅是文化消费市场,近年来石家庄市还积极培育“庆新春”欢乐大广场、“盛世欢歌”文化游园、“千人大比舞”、“鼓王争霸赛”春节大庙会、民间花会等公益文化品牌活动,丰富节日文化内涵。特别是把“送文化”和“种文化”结合起来,每年组织广场舞、美术书法等基层文艺辅导不少于2万人次,2016年辅导人次突破5.1万,形成了强大的文化辐射力和带动力。

市直艺术院团坚持每年“送戏下基层”演出800场以上,把好戏送到百姓家门口。每年4月到10月,组织县(市)区广泛开展“彩色周末”文艺演出不少于1000场,调动了群众的参与热情。

公益电影放映活动也从来不断档,石家庄市200多支放映队伍每年免费为老百姓放映电影近48000场,确保每月每村放映一场免费电影,打造了文艺舞台不落幕、惠民活动不断档的民心工程。

●精品创作频 处处硕果丰

对文化的责任担当不仅包括对文化建设的参与、对文化发展的推动,更包括对文化进步的引领。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文艺工作者围绕中国梦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作了一批彰显石家庄市特色、富有时代气息、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文化精品,艺术生产可谓春风遍野,花树千处,艺术之花绽放得一片锦绣。

石家庄市河北梆子剧团克服条件艰苦、资金短缺等诸多困难创排的现代戏《女人九香》,荣获了中宣部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和“文华奖”。这是河北省河北梆子剧种舞台剧第一次荣获这一全国大奖。值得一提的是,该剧除获文华优秀剧目奖外,还一举斩获三项文华单项奖。该团还在第三届全国地方戏优秀剧目展演获二等奖,第十一届中国戏剧节获优秀剧目奖。而由其历时三年创排的《百合岭》,在创作演出期间就得到了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和支持。

市评剧一团创排的《安娥》参加第十四届中国戏剧节,当地的姑苏晚报发文称该剧:题材好,立意好,是一部唱响“正气歌”,传播“正能量”的好作品,给人一种美感,使人眼前一亮,是近年来难得的优秀戏曲作品之一。该剧目还入选文化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全国优秀剧目展演,并参加了第十届河北省戏剧节、河北省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京津冀舞台精品(河北站)展演等。

创作精品的同时,市直艺术院团南征北战,一支支艺术之花,也仿佛递向全国各地的一张张名片,将石家庄的新形象鲜明地展现在各地人民面前。

2013年,市丝弦剧团还应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香港联谊机构有限公司邀请,一行60余人,赴香港参加2013中国戏曲节,并在香港大会堂剧院演出三场,充分展现了石家庄丝弦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艺术魅力。

石家庄市文化出版界近年来也是硕果累累,欢歌遍野。2013年,市作协副主席康志刚以正定塔元庄为原型,写就的长篇小说《天天都有大太阳》摘取了第二届《中国作家》剑门关文学奖,开创了石家庄市长篇小说首次获得国家级文学刊物大奖的先河。2015年,青年作家程雪莉以平山县为深入生活点,走访平山团老战士及其亲属和烈士后代160多人,创作出版了长篇纪实文学《寻找平山团》,该书今年6月份还获得中国报告文学最高奖——徐迟报告文学奖……

一批批文艺精品的成功推出,不仅让人们对石家庄有了全新的认识,激发了大家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更增强了城市居民的文化凝聚力和精神认同度。

●产业多发力 百舸竞争流

党的十八大以来,石家庄市还抢抓国家大力扶持文化产业发展和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历史机遇,高站位、大视野、巧借力,以科技促创新,以资本助融合,以项目强支撑,使省会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多点发力、蓬勃强劲的良好势头。

市委、市政府也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重点扶持和推动了演艺娱乐、出版印装、动漫游戏、广电传媒、文化旅游、民间工艺品等产业发展,涌现出一批出版印装、演艺娱乐、民间工艺品、动漫原创等文化品牌,培育形成了怀特古文化茶城、古韵文化广场、友谊图书批发市场等多个年销售额5亿元以上的文化市场。

石家庄市还逐步推进产业基地园区建设,积极推动河北长城影视动漫创意园、正定新区文化产业园、西柏坡版权产业建设。截至目前,石家庄市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6家,省级文化产业园区4家,共同推动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按照“一县一品”思路,扶持县域文化产业发展。扶持和培育了无极剪纸、晋州紫铜浮雕、藁城宫灯等一批县域文化产业品牌,产业规模和特色初显成效……

数据显示,2014年石家庄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实现196.78亿元,占GDP比重达4.1%,占全省的比重始终保持在22%以上。2016年上半年新增文化市场主体5447家,实增规模以上文化企业116家,达到353家,增幅和数量均居全省第一。

石家庄市还开创了以动漫引领创新和带动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的探索之路。目前经文化部认定的动漫企业11家(全省13家),其中玛雅影视公司坚持主攻VR等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先后特效制作了《花千骨》、《大鱼海棠》、《煎饼侠》、《加勒比海盗4》等30多部国内外知名的大电影和热播剧,公司订单一路高歌;铸梦动画公司原创武侠动画片《墓王之王·麒麟决》(独立IP自主知识产权)2016年8月成功进行了全网热播,目前全网点击量已高达1.2亿人次,获全网最热门话题IP前三名;深度动画公司坚持3D技术应用创新,成功获得了小米的战略合作,公司旋即跨入高速发展通道……

省会的百年巧匠公司还凭借30多项专利技术创新,成功与美国洛杉矶“汉天卫视集团”签下3500万美元的文化创意产品进出口订单,为中国文化走出去开辟了新的广阔空间……

新时期新阶段,我们正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不断提升石家庄市文化软实力,创造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的灿烂文明。(记者张晓娟)

责任编辑:李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