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榜样】此生不悔执教鞭——记段相林教授

12.11.2019  21:11

段相林,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荣获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河北省模范教师、河北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河北省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

1978年9月,段相林从河北师大生物系毕业留校任教。41年来,他一刻也没有离开过三尺讲台,始终手挥教鞭,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

段相林从第一次登上讲台的那一刻起,就郑重地告诫自己:教好书。他认为,教好书,是一名教师终身的追求。段相林主讲本科生的“组织学与解剖学”课程,这是一门高校生物学科重要的基础课,知识点多,内容枯燥,学生学习起来难度较大。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的“灌输式”,每次课下来,学生记忆负担很重,苦不堪言。为了彻底改变这种状况,段相林大胆尝试教学改革,积极探索素质教育的新模式。他先从实验教学入手,以加强学生素质教育为核心,推行开放式教学,把实验室面向学生开放,由学生参与管理实验室教学设备、教具和标本。学生可以在课下进入实验室对照标本等实物开展自学,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段相林的课,成了最受学生欢迎和学生最下功夫的课之一,每次段相林上课,没有一个学生逃课,也没有一个学生迟到,不但本专业的学生喜欢听段老师讲课,一些化学专业、体育专业的学生也常常去旁听。每次段相林讲完课,学生们都发自内心地响起热烈的掌声。有的学生说,段老师的课堂讲授记录下来,都可以当教材。学生田占涛更是直白地说:“段老师颇具大师风范,他行云流水的表达,由浅及深的讲述,使本来整篇密密麻麻、令人摸不着头绪的文字,顿时条理清晰、通俗易懂。

段相林讲课讲得好,在育人上也有独特的本领,被学生称为“能点石成金”的人。有一名学生,在校期间担任班干部,十分喜欢文艺活动,班级甚至学院开展文艺活动,他总是第一个报名。段相林担心这名学生思想跑偏,荒废学业,便亲自把这名学生叫到自己的实验室和他深谈。告诉这名学生,对自己的人生要提前规划,往什么方向发展,走什么样的路,思想上要想清楚,行动上及早准备,不然,你就会昙花一现,不会有作为。这名学生在段老师的教育、启发、引导下,明白了业余爱好和专业发展的关系,确定了自己人生奋斗的目标。从此,在利用自己的文艺特长为同学、为班级服好务的同时,朝着报考研究生的目标努力,最终考上生物学研究生。

段相林对学生倾情教育培养,还甘做人梯,为青年教师做好传帮带。

段相林主讲的课是国家级精品课和国家级资源共享课,他所带的团队是国家级教学团队。在这个团队的8人中,除了他自己,另外7名都是年轻教师。为了让年轻教师挑起教学科研的大梁,他积极推荐年轻人到教学科研管理岗位,亲自带着团队中的年轻教师去地下室解剖尸体,亲自带领年轻教师进行大鼠麻醉、灌流、石蜡切片的制作、手把手教年轻教师认识显微镜下的组织细胞结构,每次出差总是带给年轻教师有意义的小礼物,什么马克笔、荧光笔、“肱骨”形的圆珠笔等等。团队的老师们说:“礼物虽小,总是那么意外和惊喜,段老师总是把我们放到心上!

段相林对青年教师的生活,也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2007年8月,于鹏作为第五批顶岗实习支教驻县管理教师即将赴徐水参加顶岗实习支教工作,当时条件简陋,学校和学院没有配备电脑等办公设备,但是刚刚科研起步的于鹏需要在顶岗支教之余继续科研文献的阅读、实验数据的处理、文章的撰写,还要维护顶岗实习支教的博客等,其科研经费不足,段相林就把自己的宏基笔记本毫不犹豫地给了她。

段相林关爱青年教师超过爱自己的孩子,爱实验室如爱家,他家的桌子、电风扇、吸尘器都奉献到了实验室。年轻教师于鹏说:“段老师家的吸尘器至今还在我办公室中。

他的心中有一团火,那熊熊的火永不停息地无声燃烧着,烧灼出一段又一段风雨岁月,谱写出一曲又一曲人生乐章,那火焰化作了他的微笑,他的事业,他的梦想……”这是学生写给段相林老师的赞语。


(供稿:生命科学学院,执笔:赵振军;编辑:网络新闻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