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户区改造的邯郸样本

04.08.2014  19:17

      7月16日,邯郸市棉一生活区棚户区改造项目现场,50多岁的老吴围着开挖的地基转了转,“来看看,心里踏实。”自从开工,他已经来这儿“巡查”好几次了。

      老吴是棚户区中的第二代,上个世纪60年代出生,就随着父母住在这片密集狭窄的小平房里。上个世纪80年代,他的孩子也在这里出生,并在流着污水的窄巷中穿梭成长。

      邯郸市住建局一位负责人介绍,棚户区改造面临多重困难,拆迁难,资金难,有的项目还面临着回迁难。自2003年开始,该市实施主城区旧城区片和城中村改造以来,逐渐摸索和积累了很多“邯郸经验”。截至目前已有近6.6万户居民完成征迁,4.4万余户居民住上了舒适宽敞的新房子。

棚户区的生活记忆

      邯郸市陵园路与光明大街交叉口西南角,在挖掘机、翻斗车的往返忙碌中,建于上个世纪50年代的棉一生活区已成为历史。作为邯郸市棚户区改造项目之一,这片占地8.33万平方米的土地今年开始挖槽施工,未来将呈现一个名为“中央名都”的西班牙建筑风格居住区。

      50多岁的老吴,棉一生活区的第二代,自项目开工他就时不时过来转转。指着项目部板房前的几张展板,老吴说,那儿记录着他曾经的生活,“你看这张照片,这个就是我们那排房子,大间儿12平方米,小间儿9平方米。很多都住着一家三代。

      从展板上的照片看,一排排低矮的平房屋顶上压着油毡和砖头,“厂里负责修缮,但房子太老了,修了也不大管用,再说这一大片千余户,修也修不过来。

      棚户区改造为老吴描绘了一个新的未来。据介绍,建成后的“中央名都”小区将设幼儿园、老年活动中心、社区医疗、业主文化中心等,居民不出小区即可享受丰富的休闲生活。

      对老吴来说,更让他满足的是,房子交工时,每家至少会分上一套80多平方米的两居室,“比现在大了好几倍。”说这话时,慢条斯理的老吴语气有些加重。

出棚进楼”的新居民

      实际上,老吴所期待的生活,在去年底已经竣工入住的南程庄改造回迁的“安居东城”小区里已经变成了现实。

      午后,安居东城小区内,90岁的张奶奶坐在轮椅上,由女儿推着到小区广场乘凉,此时已有10余位老人聚集于此。“老人耳背,听不清别人说啥。”女儿在一旁跟老姐妹们热络地聊天,张奶奶看着穿着背心光着屁股的孩童在一旁撒欢儿,笑眯笑眯的,脸上皱纹挤在了一起。“过去在村里,整天窝在家。”因为上了年纪,又坐着轮椅行动不便,搬进楼房之前,张奶奶很少去邻居家串门儿,只是偶尔在自家院子里晒晒太阳。她的女儿说,“现在天天出来,就愿意到人多的地方,觉得热闹。有时晚上广场的大屏幕放电影,也张罗着出来看。

      在27号楼的老李家,午休后的老两口正悠闲地看着电视,“吃完晚饭,就去广场上跳健身操。”说起跟城市人一样的生活,老李毫不掩饰内心的喜悦。

      59岁的老李所在的南程庄位于邯郸市区和邯郸县交界处,曾经一边是城市的高楼大厦,一边是他所在的街道狭窄垃圾遍地的“棚户区”。拆迁之前,他天天出去跑买卖,“不干咋整,儿子闺女都大了,上学花钱,结婚花钱。

      现在,老李已经主动“退休”了,“拆迁分了三套房,儿子一套,闺女一套,我们自己住一套。儿子结婚那会儿,要是花钱买房,一套少说也得六七十万元,我这一辈子再忙活挣钱也不够。

让群众告别“忧居

      加快棚户区改造,让千百万群众告别“忧居”,那些城市低收入群体无疑是政策的最大受益者,但让被征迁群众离开“老家”,并非想象中那么容易。

      “拆迁工作可以说是绞尽脑汁,情理兼施。”邯郸市住建局负责人介绍,棚户区改造征迁中,大家都带着感情做工作,在严格程序、坚持标准的同时,尽可能考虑被征迁群众的实际困难,做到和谐征收、有情拆迁。

      在房屋征迁期间,有的亲自帮助被征迁群众寻找过渡安置房,组织工人帮助搬家;有的亲自帮搬迁群众落实子女上学问题;有的还上门儿为被征迁群众协调处理家庭琐事;遇到群众过红白喜事,也前去帮忙。

      该负责人说,丛台区15天便完成串城街区域1073户征迁;邯郸县20天完成占地310亩、634片宅基地的北陈庄村整村征迁,均未发生群体性上访。类似的“邯郸速度”在该市并不少见。

      但拆迁中常有想不到的意外出现。棉一生活区的拆迁对大家来说应该是件大好事,但该生活区拆迁难度却不小。

      棉一厂一位负责人说,阻力多来自老年人,在“小窝”住了几十年,猛一说搬,情感上一时半会儿还挺难接受。另外的原因,还有对“市场”的不放心。

      为了消除老职工的顾虑,市里、区里负责拆迁的人员和厂里领导班子共同做工作,厂里多方动员,最后完成拆迁并顺利开工。

不能让群众住在“图纸”上

      房拆了,能否按时顺利回迁,不单是棉一厂职工有担忧,很多被拆迁项目的老百姓心里都或多或少有顾虑。

      “不能让被征迁群众画饼充饥,住在图纸上。”为此,邯郸研究了很多对策加快回迁。

      该市规定,棚户区改造的回迁房未开工建设的,该项目商品房楼座一律不得办理施工许可。回迁房建设进度达不到80%的,不得办理同期项目商品房预销售许可。对故意缓建回迁房,侵害老百姓利益的开发、施工企业,该市将其列入“黑名单”,严禁进入房地产开发市场。

      同时,邯郸市还提供了诸多加快审批的便捷服务。市、县两级实行“帮办”制度,市便民服务中心、国土、规划、建设、房管等部门实行“领办制”,主动引领企业办理项目手续;区、县政府按照项目属地管理原则实行“代办制”,明确专人负责帮助企业跑办项目手续。

      各审批职能部门按照“文不过夜,事不隔天”的要求,建立手续办理“绿色通道”,有效保证了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四证”齐全率。

      回迁房建设,群众最关注的还有房屋质量问题。对此,邯郸市要求回迁房要与该项目商品房“一视同仁”,不搞“歧视”,严格做到“四个统一”,即:规划标准统一,施工质量标准统一,材料选购标准统一,交房验收标准统一。

多元破解棚改资金“短板

      解决了“人往哪去”的问题,“发愁”的还有“钱从哪来”。

      城市棚户区改造,政府责无旁贷,邯郸市财政筹资直接组织实施累计完成投资75亿元,占城市棚改完成投资13.2%。

      邯郸市住建局负责人说,以政府投资主导实施的棚改项目,改造后多以广场、绿地、游园等社会公益性建筑、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为主。“棚户区改造不单纯是住房保障问题,还必须保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供给,要还空间于城市,还休闲于市民。

      市场化运作是邯郸市棚改的“投资主力”,通过招商引资、企业自筹、银行贷款等方式,该市广泛吸纳利用社会资金,累计完成投资达492亿元,占城市棚改完成投资86.8%。省内外20多家有实力、信誉好的开发企业,参与到邯郸的城市棚改中。

      同时,邯郸市充分发挥政府性投融资平台作用,已申请获批国开行贷款131.4亿元。通过融资平台发行企业债券,2011年至2013年,连续3年成功发行企业债券总额达48亿元,创造了全国唯一一家连续三年发行企业债券的政府性融资平台,发行总额居全国地级平台之首,发行审批时间全国最短等三项全国第一。

      该市还积极争取中央和省补助城市棚户区改造专项资金,累计4.6亿元,全部用于补助政府主导的城市棚户区改造拆迁、安置、建设以及相关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等开支。

      截至今年6月底,该市累计实施的137个城市棚户区(含城中村)改造项目中,已有123个项目开工建设,其中竣工入住项目75个。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全部做到了基础配套设施同步开工、同步竣工、同步交付使用。(刘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