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世家苦守非遗30载 鼓书声声只为传承(图)

07.08.2017  17:56


张君丽在表演梨花大鼓。 刘飞 摄

  中新网邢台8月7日电 (张鹏翔 李铁锤 刘永格)“头一炮把那辣椒打了一个血点红;二一炮打中了白莲藕,打得藕瓜净窟窿,打得面瓜咧着个嘴;把西瓜打了一个满肚红;打得丝瓜上了吊;把那茄子打了一个紫烂青……”在河北威县艺术团的演练室内,张君丽一曲字正腔圆,清脆美妙的梨花大鼓《大闹菜园》,赢得了观众们的阵阵掌声和喝彩。

  “我们家也算是梨园世家了吧。”说起和梨花大鼓的缘分,张君丽笑着说,张君丽是威县常屯乡横河村人,她姨母是著名梨花大鼓表演艺术家孙金枝。

  梨花大鼓是河北南部地区独有的鼓曲之一,因演唱者手持犁铧片伴奏而得名。它风格朴实,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曲调高昂,说、唱、道、白兼备,叙事抒情交融。其传统书目很多,其中尤以说为主、唱为辅的中长篇书见长,现流行的有《包公案》《海公案》《西厢记》等。2008年,梨花大鼓被确认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7岁学艺,20岁登台,今年57岁的张君丽唱了30多年的梨花大鼓。丈夫宋录良,从8岁就开始学习梨花大鼓艺术,能编、能唱、能伴奏。儿子宋一越,也继承了父母的行当,一直活跃在梨花大鼓舞台上。张君丽唱词,丈夫宋录良创作,儿子宋一越拉三弦,一家三口都是梨花大鼓艺人。

  “张君丽的梨花大鼓水平很高,她唱《二十四孝难》、《百孝篇》曲目,让给我们这些老人听一次抹一次眼泪。”威县票友郑路明说。

  “梨花大鼓从前叫犁铧调。明代中叶,田间劳作之余,农民三三两两相聚,手敲犁铧片,高声唱农歌。之后,器乐逐渐丰富,改用铜制月牙片,加了矮脚鼓和三弦等乐器,其形式不断丰富,将业余的即兴歌唱,演变发展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说唱形式。”张君丽说。

  但现在,威县梨花大鼓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困境,张君丽一家成了威县仅有的一丝传承梨花大鼓的命脉。

  “梨花大鼓传承难有多方面原因,最重要的是梨花大鼓的高难度。”张君丽介绍说,为提高梨花大鼓的表现能力,前辈艺人借鉴昆腔、小曲等艺术精华,但也增加了梨花大鼓的学习难度。

  《大西厢》是梨花大鼓集大成的代表作。在梨花大鼓艺人中流传着“会唱《大西厢》,其他都能唱”的说法。“里面花腔特别多,难度非常大。”张君丽说,她年轻时跟老师学习《大西厢》,一句一句全靠口耳相传、死记硬背。足足学了多半年,仍然是学会没学精。板眼死,腔调婉转,梨花大鼓的高难度,成就了它的独特艺术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它的传承与传播。

  “会梨花大鼓的,能唱河南坠子。会河南坠子,却不一定能学得成梨花大鼓。”宋录良说。他的一位朋友,是河南坠子演员,突然对梨花大鼓产生了兴趣,就找到宋录良打算学上一段。几句词,半个月,宋录良的朋友反反复复学不成,只得打道回府。

  宋一越表示,典雅文词、婉转曲调曾一度推动梨花大鼓走向繁荣,但近乎严苛的文词、曲调要求脱离了年轻人的胃口,产生了过犹不及的后果,使市场逐渐萎缩。

  为传承发展梨花大鼓艺术,张君丽一家不但长期义务为梨花大鼓爱好者讲解梨花大鼓,传授梨花大鼓技艺,还经常自愿参加送欢乐下基层演出活动,为农民送欢乐。近年来,他们多次指导高校大学生、硕士研究生撰写梨花大鼓论文。

  “只要有人愿意跟我学,分文不要我都教。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把梨花大鼓传承下去,不能叫它后继没人。”张君丽说。(完)